蘇州,一座承載了2500年歷史的城。平江路,一條沉淀了800年記憶的街。

溯河而行,跨過青石橋,穿過幽深的巷子,蘇州望族潘氏的老宅,靜靜地佇立在南石子街上。潘家門第顯赫,人稱“貴潘”,家族之中,狀元、探花、翰林、舉人不勝枚舉,享有“天下無第二家”之譽。晚清重臣潘祖蔭為咸豐二年探花,官至軍機大臣,他酷愛金石收藏,所得西周青銅器大盂鼎和大克鼎,與毛公鼎合稱“海內三寶”,就曾收于此宅。
花間堂·探花府便是依著這棟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潘宅改建而成,為了更完美的呈現“貴潘”的氣質,花間堂別出心裁的請來了大批室內設計領域的精英,依托“海內三寶”為靈感之源,構思以青銅所體現與演變的青色為設計的主色調,打造出別樣的探花府私家定制。
重現“貴潘”風華
最直觀體現蘇州花間堂·探花府青色基調的設計從一進門便映入了游人的眼簾,很多來來往往的人都會被前臺的長柜所吸引,仔細端詳酒店前臺那刻滿花朵的青銅色長柜,獨特的紋飾與用色,宛若記錄在古老柜體上的神秘暗語。仿若潘家女主人親手為自己的家人挑選來應合家人的收藏,就如同有著花間堂的潘祖蔭故居,如此完美的契合。
穿過園林,一路花香滿徑。攀古樓前,植有金桂和玉蘭,寓意金玉滿堂。有人說,桂花的香最像花的話,一句一句的甜,帶著花的祝語進入客房,感受到的是古典與現代的碰撞。探花府的8間客房有致的分布在庭院內的幾幢閣樓里,房間內到處是是古典與現代的碰撞。為了保有貴潘的氣息,設計師跳脫了既有的中式絲綢屏風的框架,改用有著古典奢華的琉璃屏風來作為家具或空間的背景墻,因為琉璃不管在那個時期都是稀有的,酒店期許給來店的貴賓可以感受到稀品的貴氣。
生活空間的文人儒雅

為了相呼應潘祖蔭文人的特質,花間堂·探花府內所有的燈筒則是從安吉定制的天然竹節。在不同的空間以不同的樣式來點綴,把這樣一個文化故居徹底的變成一個可以用,可以生活的空間。而為了再現昔日貴潘的風華,蘇州當地的畫師也參與了所有裝飾布景的設置,以承襲蘇州水岸風荷的意境為房間增添符合當地人文的床頭壁畫。以氣韻生動的藝術與花藝擺飾品來增添空間及家具的設計氛圍。
在家具的選取上用色沉穩,既蘊含蘇式的精致與典雅,又有著十足的設計感。最有趣的是實木衣箱,看似傳統,使用起來才發現另有玄機。竹編的大床背靠著落地的巨幅水墨畫,其實原本的床頭是定制的蘇繡,但因為繡女的手工太過精細,只能用暫時的遺憾等待驚喜。床體的周圍也特地使用藤編軟包的概念,讓客人晨起下床時不至于感覺到硬面家具的冰冷,更提高對有幼兒家庭的保護。而不同的房間也有不同的風景,有的帶有獨門后院,安靜私密,自成天地;有的推門便是池塘,錦鯉成群,碧波蕩漾;還有的可以憑窗遠眺,坐觀古城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