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2O的運營,需要更加接地氣,這是很有“土腥味”的活兒,核心在于平臺能否提供目標客戶群體需求的信息和服務,這也是駐留活躍用戶的關鍵。早期的活躍用戶才是平臺最核心的種子用戶。
2014年,O2O成為最活躍的關鍵詞之一,投資熱點眾多,從美業、婚慶、影院、租車、社區O2O、汽車后市場服務、餐飲、租房、裝修等,這里面既有電商屬性明顯的外賣、社區電商,也有側重于社區或者垂直行業的社交化O2O。而融資基本都是以千萬美元計,這意味著眾多O2O項目背后,都有數十億元人民幣估值,以及中國這個龐大的億萬級O2O市場。
用數千萬美元去撬動億萬級市場,資本市場的瘋狂其實也就很好理解了,但這么大的市場真能被炒動嗎?一著不慎,一鍋好菜似乎也只有被炒煳了。
創業者眼中遍地黃金的O2O,從業者更多的是看到市場規模,并沒有完成真正的商業盈利的閉環,這也是目前O2O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對于未來的O2O市場,我們依舊需要懷著向往和敬畏之心,社區O2O是符合用戶習慣的商業模式,風華正茂正當時,但目前眾多商業網站提供的所謂社區O2O服務,很多是本末倒置。
分清楚O2O與社區O2O本質
目前業內公認的O2O定義是:用戶線上平臺進行產品和服務的篩選,線上支付,線下享受相應的產品和服務。這跟傳統的電商模式接近,但我們更加強調的是服務以及支付閉環的建立。而目前的社區O2O,更強調的是基于O2O閉環之下,解決社區最后一公里的解決方案。
從以上模式,我們不難看出,社區O2O強調的是線下產品和服務,這也是跟傳統電商的重要區別之一.傳統電商通過物流解決了產品的運輸問題,但并不能解決基于社區的服務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基于本地化的服務具有強烈的地域屬性,通用化產品并不足以完全解決社區O2O目前運營的問題,但是我們所看到的所有社區O2O,都試圖通過一個平臺,解決所有問題,貪大求全。
重推廣輕運營:本末倒置燒錢忙
如今,在各大影城,都能看到各家O2O的取票機,在街頭的小飯館,都能看到各個團購、O2O網站提供的終端設備,收取商家一定押金,然后再給網友用戶提供巨額補貼,而各家寫字樓,也被眾多的社區O2O地推占滿,今天你來掃樓,明天我來送盒飯,后天再來送獎品,用戶獲取成本與平臺之間的競爭之慘烈可見一斑。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所謂市場推廣的結果:成本巨大,終端設備需要成本、雇兼職掃樓需要成本、吸引用戶注冊的獎品需要成本、推廣的時間也是成本,最狠的是為了維護用戶的巨額補貼……千萬級美金就是這么燒掉的。2013年曾經有某網站也聲稱推出“驗證機”終端,完成O2O閉環,畫蛇添足的做法,最終也以失敗告終,錢燒光,團隊收縮,目前在做運營推廣的眾多O2O無不是在走這條老路,似乎只要圈到用戶,燒錢不夠了,再要唄,但是萬一如同2000年一樣的泡沫時代來臨呢?
高成本的推廣以及用戶獲取,比賽燒錢終究不是正途。O2O所提出的閉環概念,是希望能由自身平臺的生態而最終形成良性的循環,圈地搶客戶的背后,完全就是一場豪賭。
社區O2O運營推廣,絕不是飲鴆止渴式的燒錢推廣,而是基于自身平臺特質的精細化運營。
社區O2O建設重點:打造媒體屬性
本地化是社區O2O的特點,基于本地化,獲取用戶的成本除了降低之外,更應該體現在后續的活躍用戶維護上。依靠獎品刺激的用戶不完全是平臺想要的優質用戶。通俗地說,O2O的運營,需要更加接地氣,這是很有“土腥味”的活兒,核心在于平臺能否提供目標客戶群體需求的信息和服務,這也是駐留活躍用戶的關鍵。早期的活躍用戶才是平臺最核心的種子用戶。比如目前365地產家居網發布的“小區寶”O2O項目關鍵點就是:獲取用戶成本很低。因為在運營房地產業務時,他們從用戶源頭切入,建立了自己的生態體系,擁有數百個現成的線上小區以及版主,這種用戶轉化自然比同類產品效果要更好,而且更加接地氣。
具有一定的媒體屬性,將會是O2O項目運營推廣的利器,項目的品牌知名度也是媒體的表現屬性之一,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會幫助社區O2O項目提升自身的用戶轉化。眾多的O2O項目選擇大量的廣告投放,也是希望短期內建立自己的媒體表現,幫助品牌形成口碑傳播效應和知名度,但目前來看,簡單的品牌推廣,在互聯網時代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短期內的效果,如果沒有后續的媒體化信息維護以及自身產品和服務的支撐,效果獨木難支,所以社區O2O平臺需要有一定的媒體化屬性表現,提升品牌的同時,打造自身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其實小米手機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案例,他們鮮有廣告投放,大部分營銷推廣都是依靠自己的媒體平臺。
平臺夢:大而全,還是小而美
除了獲得融資的新項目之外,其實BAT也在不斷地進行嘗試,比如阿里系的淘點點以及螞蟻金服,面對行業的選擇,我們看到很多平臺都選擇了類似餐飲外賣等行業,表面上來看,BAT似乎也在做,類似大眾點評重點城市餐飲店的數量皆是十萬以上級別。
不難看出,餐飲行業是比較容易入門的領域,但長期來看,此類O2O項目的盈利收入預期不高,從戰略上,更多的是選擇從餐飲等淺度服務需求行業進行試水,所以應該選擇具有較高利潤率的行業進行深度運營,這樣對于未來服務的領域盈利預期才有足夠支撐,比如房產、家裝、汽車、家政等產品附加值或服務附加值較高的行業,更加值得深度挖掘和運營維護。
無論選擇何種模式,對于平臺的要求,不是簡單地看單點發展,而是看模式的合理性和可復制性。如果連最基本的盈利可能都沒有,模式再漂亮,用戶再多,依舊存在巨大的隱患。
在確保模式健康的情況下,對于平臺的復制需要考量的問題是自身模式的標準化問題,在運營過程中自身的運營計劃、規范、目標管理等運營管理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到模式復制的本身。
從創業者角度來看,更多的創業者在早期的創業過程中,多少都是偏技術或者運營,但實際的運營管理是會存在漏洞的,這也造成了“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客觀事實。炒煳的O2O就是由于上面所說的所有環節中某個環節或者某些環節不到位造成的,我們更建議O2O從業者從單點突破,先生存再圖快速發展,O2O億萬級市場亟須擁有更高開闊眼界、愿意沉淀的創業者去完成這個時代賦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