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軟土地基的處理很普遍,做好軟土地基施工質量控制工作對防止工程病害有極大意義。本文筆者重點介紹軟土地基施工基本原則,并從施工材料、器械、過程和成品檢測等方面分析軟土地基施工處理質量控制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軟基;施工;控制
前言:
軟土的意思是在緩慢流水處境下以細粒為主的近期沉淀物,其較高的天然含水量,高壓縮性,承載力不高,低滲透性,在水底部形成飽和粘土的狀態。由于城市不斷的發展和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建設工程被迫在貧瘠的土壤軟土地區建設,如果軟土處理不當,在荷載或基本負荷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會出現很多的工程質量問題甚至災害。所以一定要仔細的研究和分析地質條件,在軟基處理上確定一個技術上先進、施工中可行和造價上經濟的處理方式來滿足工程需要,確保施工質量、進度和投資項目的需要,減少工程的造價。但在軟土地基施工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質量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完成建設項目的成效。研究質量控制方法,加強施工管理,才能保證軟基處理措施的質量。
一、軟基施工的原則
通過鑒定方式的選擇和軟基質量保證方面的分析,應按照施工期間除軟的原則,以確保工程質量。
按照“學會觀察,分析優勢”的原則和“依據圖紙施工”來施工。在發現地質條件與原勘探報告不符合或原設計無法實施時需要對原軟基處理方法作出必要改變時,應及時向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設計單位報告,并按照修改審核過的設計圖紙進行處理。軟地基施工應完成以下任務:①搜集類似工程的數據,熟識施工圖、工程地質報告、和地下管線等其他資料。②編制施工構造設計或施工提綱。③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進場驗收和見證取樣檢驗。④施工機械設備的調整。在施工中軟基施工前要有良好的排水設施。常年有地表水或池塘面積大的地方,應依據設計需求做好抽水,疏通等工作。軟基材料的選購,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運到工地的所有材料必須分類堆放保管,質量檢驗要符合相關標準,不允許在工程中使用不達標的材料。在軟地上建設工程一定要有合理的規劃和科學的設計,旨在提高工地的技術管理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落實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相關的手續。在軟地基施工中要仔細做好記錄,累積資料,匯總經驗,提升軟地基施工技術的作用并嚴格保證軟基施工的安全和遵守建筑法律法規。
二、軟基處理施工質量內容
(一)應用材料的質量控制
軟基處理工程較多采用的材料是沙子、石子、水泥,粉煤灰,塑料排水板、鵝卵石、磚、煤灰、化學材料等。現在市場上許多材料的種類,質量參差不齊,應結合本地的實際狀況,了解、掌握商家材料提供狀況和經濟技術標準,挑選一個更合理的供應商。原料應由建設單位提供,建設單位挑選采購材料用招標的方式,材料問責制的實施,在確保材料的質量和價格上有一定的優點。施工單位要保管好材料,如塑料薄膜、塑料排水板等都要堆放倉庫里,避免風吹雨曬,避免材料老化太快。水泥應采取防雨、防潮等防護措施,避免受潮變質。施工砂石和泥土要分離,以避免泥土與砂石混合。
(二)施工機械的質量控制
軟基處理主要集中在建筑機械的控制,檢查施工機械的性能能否完全滿足設計的需要,由于不同廠家的機械性能,施工參數是不同的。在工程設計中,按照不同的標準來確定建筑機械的型號和參數的大小。主要的例子是使用強夯產生強大的沖擊能量(通常為500KN·M-8,000kN·m),這樣的沖擊波和一個巨大的地基土動應力能夠增加土壤的強度同時減少其壓縮性,能夠達到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列出的壓實加固深度,因為夯擊能量等于落錘的質量乘以落下的距離,所有設計的夯擊能量都是為了適應深度處理的需求,但是實際應運中往往因為夯擊能量的選擇不當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夯壓實設備主要由起重機、門架、自動脫鉤裝置、皮帶輪和其他部件組成,動壓力和錘的重量成正比,彼此確定兩個參數,夯槌面積越小,產生的動能量越大,土壤的影響深度也越大,如果選擇的夯槌面積過大,則不能對深層土壤產生影響,使其加固。強夯機械中的門架是由由梁和柱門框壓實機械組成,門架不但要適應強度需求,而且要應適應穩定性的需求,以確保吊裝后脫錘的穩定和不發生逆轉的現象,所以門框的質量也應引起施工人員的關注,以免發生意外。
(三)施工工作的流程安排
對施工次序的合理安排,可以加強地基處理的成效,以減少土壤板結的效果,打樁擠土的軟基處理過程中需要跳樁,嚴禁拉斷或切斷的工程樁。如果出現嚴重的塌孔時,可以采用錘反復震蕩,以增加孔的設計深度,然后加入分級碎磚和石灰塊。如果影響到成孔的質量,應回填然后重新標記進行二次沖擊成孔。當采用動力固結軟土時,在撞擊時開始錘的高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出現“扔錘子”的情況,這樣只會不斷增加錘擊的能量卻達不到實際的壓實效果,從而多打了很多次。應以合適的高度多次夯實土壤表面的硬殼層,然后再增加能量水平,加深加固深度。
(四)施工質量驗測
軟基處理是一項非常實用同時也很復雜的技術,很難做到準確的理論計算,一般需要在軟基處理過程中進行監控,同時也為測試其施工質量。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檢測地基處理的成效,并能夠指導設計和施工,施工過程中還可以降低偷工減料情況出現的幾率。
(五)建立質量責任體系
企業需要創建質量責任制度,一定要管理好在施工與質量管理中的商業利益和質量之間的關系,一定要堅持質量第一的準則最為重要,利潤最大化是基于對品質的追求。無論是在公司層級,還是班組層級,每個人都要做到權、責、利相適應。質量控制指標一定要明確落實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管理者,每一項工作。工程建設的質量調控從基層出發,現場作業的建筑工人要建立施工問責制度。軟基處理工程的質量控制,只有完成了基礎的施工質量才可以保證后續工程的順利進行。還需要制定質量準則,用于軟地基處理工程施工,指派專人負責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保證監督落實。在正常情況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嚴格執行可以產生很好的影響力。
(六)完善信息化施工
軟基處理工程對檢測工作重復性和復雜性等技術方面要求比較高,而地基處理,介乎一個月甚至至超過一半以上的時間要進行監測,監測數據非常大,技術人員在白天收集數據,晚上他們不得不花費很多的時間進行數據匯總、處理,加上工程本身施工問題需要處理,技術資料的需要傳輸和保存,這些工作依賴于人工處理是比較不理想的,這已經無法適應軟基處理的開發和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控制要求。因此,提高信息化利用程度,對地基處理的施工質量控制還是非常重要的,使用計算機處理數據可有效提高質量管理的效率,這是加強建設地基處理獲得合適成效的一種有效途徑。
在孔隙水壓力監測時,無線監控系統,可及時傳遞信息給業主和施工單位,進而挑選施工的適當時機,加快施工進度。無線監控系統是由靜態傳感器、數據采集和數據收發器單元處理器和其他組件組成,通過各種傳感器,傳感和采集監控數據,最終發送到用戶客戶端。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增加了測量范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建筑施工技術在不斷的快速發展,軟基施工質量已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此我們要加強軟土地基施工質量,選擇合適的方法,做好質量調控和監督,堅信更多的工程實施和閱歷,將逐漸充實和完善軟基質量控制體系,進而促進軟基處理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廖海君,熊偉雄.軟基處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9,08:71-72+79.
[2]黃誠輝.淺談公路施工中軟基處理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6:139.
[3]柯小青.水泥深層攪拌樁軟基處理施工質量控制的探討[J].廣東建材,2012,06:56-58.
[4]陳維舟.軟基處理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法[J].公路與汽運,2008,0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