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橋梁施工在我國高速發展的現代交通事業當中,屬于一種常見且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設項目,它關系到我國交通網絡的構建,以及局部地區交通壓力和區域功能的設計與排布。但是由于該類工程的工藝和工序組成復雜,持續時間長,人員參與以及材料消耗較大,因此容易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文章就橋梁施工的危險種類進行闡述,并分析了危險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預判技巧與防范措施。
關鍵詞:橋梁施工;危險預判;危險防范
1.橋梁施工危險的種類
1.1技術危險
由于作業場地的特殊性,所以橋梁施工對于技術工藝的要求較高,如果出現技術的缺陷,將會直接帶來危險。例如:鋼結構的組合、銜接技術出現問題,導致結構松散,主體承載能力下降,引發設施坍塌和傾斜;焊接技術不過關,致使結構連接不牢固;塔吊等大型、重型機械設備操作不當,形成施工危險;線路鋪設與連接技術不足,形成漏電、火災等隱患;重型貨物裝卸技術不足,造成貨物傾倒、滾落,阻礙施工通道和應急通道;維護技術不足,導致機械、工具等的檢修不到位,埋下安全隱患。
1.2設備危險
設備危險主要是指由于設備自身的某些問題而產生的危險,例如:貨車、罐車等運輸設備由于長時間工作導致機體發熱,控制性零件在反復使用后出現損壞而導致失靈,剎車(急剎車)設備無法正常使用而產生危險;架橋機、提梁機、(張拉設備)等設備調試不到位,致使設備工作異常,在承載施工任務時出現誤差,形成危險作業;防護欄、防護網等設備(安全設施)安裝不當,無法對高空作業的相關危險進行有效防范;電線、鉆頭、螺絲等輔助性的小零件質量不過關或是安裝不當,容易產生突發性的故障;信息設備出現缺陷,現場無限指揮和監控系統無法正常運轉,導致施工指令傳達出現偏差,各施工部門之間無法正常配合,最終發生危險。
2.產生施工危險的緣由
2.1意識薄弱
主要是施工方的管理層或決策層的安全意識薄弱。在現代橋梁建設工程當中,施工單位可能會為了工期、成本等問題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國近年來不斷強調“安全第一”的原因所在。管理階層更多地是注重效益,因而可以投入到安全管理中的精力和物力較少,受到人力與物力的制約,安全漏洞必然越來越多從而形成更多的危險源。并且,這種源自于管理層的意識形態最終還會對基層工作者產生影響,形成一種不良的工作風氣。最為直接的表現之一便是為了追求利益,勉強地選用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和元件,無疑加大了故障產生的可能性,因而也埋下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
2.2管理不當
從管理機制上看,危險的產生受到管理不當的影響最大。①管理大綱。沒有指定全面、細致的管理辦法,特別是不同部門之間的管理權限和責任劃分尚不明確,從而形成一些管理盲區。例如:一些多部門公用的設施和設備因為沒有被直接涵蓋于某一部門的工作范疇當中,從而成為“三不管”的事物。②監督制度。應當包含了指導、監管、處理三大部分,但是由于制度本身缺陷或是運行機制的不合理,造成監管不力,許多危險應當被及時發現并處理的卻未能被預見。
2.3客觀局限
某些危險受人力因素的影響很小,只能是被動地觀察和防范。例如:自然災害(大風、暴雨、洪水、滑坡等);工具和設施的本身缺陷(零件自然老化、設備因多次使用或持續受力而產生的松動、破裂、解體等)。這些受到客觀因素左右而產生的危險,是無法完全避免的。
3.施工危險的預判
3.1經驗預判
即根據判定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對危險進行識別和預判。①判定內容,包括危險的種類、產生因素、危險等級、發生時間、發生過程等,對危險進行細致的分析,并及時整理出相應的應對辦法。②判定依據,可以經過直接分析和對比分析來完成,不同的分析辦法有不同的參考依據。直接分析主要是以判定者自身的經驗,結合相關的法律和施工規定、技術標準、物品說明等進行綜合分析。對比分析則是通過一些已發生的事故或者是及時防止的事故實例進行比對,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及時找出危險緣由。
3.2特性預判
即根據對象的某些特性進行預判。①工種特性,根據危險潛在工種的固有特點,推斷出較為可能發生的一些危險。例如:焊接工種可能引發火災、爆炸;基坑作業可能引發坍塌;高空作業可能發生墜物;運輸作業可能發生碰撞。②材質特性,根據所用的材料特點進行分析。包括:易燃物品、易爆物品、毒性物品等。某些物品在單獨存放或使用時產生危險的可能性較小,但是在混合使用時可能產生化學反應或物理反應從而改變物品特性,誘發危險。
3.3環境預判
依據施工所在地的各種環境因素對危險進行識別和判定。①氣候因素,包含降水、霜凍、溫度、適度等,評估是否因為環境問題而使工地中某些物品發生反應,或者是導致設施、設備故障,進而引發危險。例如高溫環境可能導致密閉裝置發生內部膨脹,最終造成物質泄漏甚至是爆炸。②地理特點,主要是土石方面的特點,可幫助對泥石流、塌方等地質危險進行判定。
4.施工危險的防范
4.1樹立安全意識
加強施工安全學習,對相關法律、技術標準、操作流程等進行強化學習,在基層隊伍中利用一些休息時間及時地宣講安全知識,提高施工隊伍的整體覺悟,也可以利用一些圖文、音視頻作品等豐富教育形式,營造安全施工的大氛圍。對于管理者,要求必須樹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依靠牢固的風險意識履行自身的職責,對于一些不注重危險規避的行為,堅決予以懲處。
4.2加強施工管理
①健全以危險防范為核心的管理機制,將有關危險管理與應對辦法的內容獨立出來,明確具體的責任落實到負責人。特別是施工現場的檢查要以定期檢查為主,不定期檢查為輔,依靠快速的信息傳輸渠道實現“馬上發現,馬上解決”。②對一些高危源,要進行特別管理,例如:高壓電、高空設備、大型機械等,必須進行隨時檢查,做到施工人員隨時跟進,特別是高空施工所用的物件,要求施工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無法攜帶的應當按照標準放置于某處,盡量避免高空墜物。③對技術和材料進行嚴格的控制。在技術上應當選擇較為成熟的,安全保障性能高的技術,并由專業人員完成作業。在材料方面,首先應當考慮的是危險系數低,性質穩定,可變性較小的材料。④成立現場監管小組,對施工現場進行巡查,主要查看違規操作、不當操作、作業過失、消極怠工等情況,確保整體施工的順暢進行。同時建立專門的危險備案,登記一些高危事項,由監管小組隨時跟進查看。
4.3做足準備工作
①做好事前危險評估,在施工前對工程各項目、各階段的一些事物進行分析,推算可能出現的危險,并給出相應的預值,作為后續階段建立管理方案的依據之一。②施工進場之前,由經驗豐富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對現場的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的調研,將危險先行一步排除。③做好現場布控,可利用攝像監控技術,對現場的各個部位進行實時監控,一些高危項目可設立專門監控,例如塔吊。
5.總結
橋梁施工的危險性較高,因此必須樹立起相應的危險防范意識,通過各種信息的掌控及時地發現并處理危險源,盡可能地杜絕事故發生。除了施工單位應當特別注重該方面的問題之外,監管部門更應當將自身的職責履行起來,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關于橋梁施工安全保障的相關技術還應當進一步研究和發展,做好安全施工的后備工作。
參考文獻:
[1]張錦峰.橋梁施工中危險源的辨別及評價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28)
[2]張景柱.探討橋梁施工管理中安全及質量控制[J].科技與企業.2014(21)
[3]徐云輝.公路橋梁施工危險性評價及應對管理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10)
[4]金文生.橋梁施工過程中危險源識別技術及評價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