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技術
陳志剛
文登德泓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264400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因穩定性好、強度高、耐久性好、使用壽命長、日常養護費用少,且有利于夜間行車等優點而備受低等級公路的青睞。本文以人工攤鋪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方法做以淺析。
關鍵詞: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質量控制平
一、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藝
(一)筑路材料的選擇
1.水:潔凈、無雜質,飲用水可直接使用。
2.碎石:應選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級配符合規范要求,最大粒徑不超過40mm;碎石的粒形以接近正立方體為佳。
2.砂:應采用細度模數在2.5以上的中粗砂,且要求表面粗糙、堅韌耐磨、有害雜質含量低的砂;采用泥土雜質物含量小于3%的細砂時,注意合理選用砂率。
3.水泥:不合格的水泥產品堅決杜絕進場,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及化驗單。不同標號水泥應分別堆放并標識,不得混合堆放。在運輸及保管過程中,應注意防潮,受潮水泥或超過保質期,必須經過試驗決定其是否可用,結塊水泥不得使用。
4.外加劑:在必要情況下選用外加劑如減水劑、流化劑等,均能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強度及耐久性。
(二)施工準備階段
1.拌和場地的選擇:要求運混合料的運距盡量近,水、電等方便,能合理布置拌和機和砂石料的堆放,并可有水泥存放空間等。
2.材料的配合比確定: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材料試驗。
3.攤鋪前的準備工作:混凝土攤鋪前,應檢測基層的平整度、寬度、標高、路拱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合格之處應予以整修。混凝土攤鋪前,應灑水潤濕,以免混凝土底部水分被基層吸收。
(三)路面施工
根據設計圖紙放出路面邊線;在路面兩側布設水準點,以便施工時對路面標高進行控制。施工過程中,要做到及時測量、及時校正。
在處理好的基層,清掃雜物,然后再支立模板,模板高度與路面高度相齊平。
模板按預定位置安放,兩側用鐵釬打入基層進行固定,校核模板頂面標高,嚴格控制模板平面位置。
模板要與路面基層貼密實,連接牢固,要使振動梁的振動而不走形。
為便于模板拆卸,在澆搗混凝土之前,其模板涂隔離劑,可防止漏水、漏漿,使混凝土板側更加美觀、平整,保證了水泥混凝土板的密實度、強度。
拌合路面混凝土時要嚴格控制配合比,用于拌和的石料、砂、水泥須精確稱重,并合理控制用水量,并應按照碎石、水泥、砂的裝料順序裝料,進料后邊攪拌邊注水。混凝土攪拌時間應根據拌和物的和易性及攪拌機的性能確定,時間適中即可。
(四)路面抹平及路面拉毛
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抹平及拉毛操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粗糙度、平整度及抗磨性能。
抹平前,先清除粘漿,修補缺角、掉邊。
抹平采用小型電動磨平機,先采用圓盤進行粗光,再用細抹平片精平。操作人員來回抹面重疊進行,初次抹面需在混凝土整平后8分鐘以內進行,寒冷季節施工時可相應延長時間。抹平后,有時再用拖光帶進行橫向拖拉幾次。
抹面后,當用手指稍微按壓按下能出現2mm左右深度時,即可拉毛,拉毛深度需達到1~2mm。
拉毛時,拉毛器緊貼模板,順橫坡方向前進,一次完成,這樣拉毛既美觀且形成的溝槽有利于排水。
(五)路面養生
當混凝土具有相當強度時,就可用濕麻袋覆蓋,灑水時不能直接澆在混凝土表面,當遇到大風時,要每天勤灑水養護,保持麻袋濕潤。通車放行后,仍需灑水養護3天。
(六)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時先拔除模板鐵釬及支撐物,而后用鐵撬棍棒插入混凝土與模板中間,輕輕撬動,拆除的模板應立即清理、保養并堆放,以備轉移使用。
二、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的強度分為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抗拉強度、抗剪強度等。我國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一般按抗壓強度進行配合比設計,按抗折強度作施工質量檢驗標準。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除要考慮混凝土的脫水程度和脫水過程的混凝土體積的變化。但應注意的是這并是說加水量越大越好。另外,真空吸水主要是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強度,但路面建成后要經受車輛反復荷載作用,同時還應確保有足夠的水泥用量。
(1)在現場進行凝結時間、安定性、細度、強度、體積的抽樣檢測,重點檢查安定性指標。
(1)穩定性差、標號太低的水泥應禁止使用,應嚴格檢查生產廠家的水泥產品檢測報告。
(3)對不同批次的水泥進行單獨配合比試驗,以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的實現。
(4)采用真空吸水施工時應少用或不用火山灰水泥。因為它含有很細的附加填充物,具有較強的吸水性,影響脫水效果。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
平整度是是檢驗水泥混凝土面的最重要指標,平整度好的路面,不僅可以提高通行能力,而且還可以減少對面板的沖擊力,從而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
(1)水用量控制不到位,拌合料稀稠控制不到,使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收縮不均勻,影響平整度。
(2)混凝土拌制太短,運料過程中產生離析現象,致使混合料中水泥漿體含量小、收縮值小。
(3)模板安裝時接頭處誤差較大,失穩、變形及磨損都會帶來路面平整度較差。
(4)配料未準確秤重,造成水灰比忽高忽低,影響和易性響和坍落度,造成脫水率不均勻,導致最終水灰比和密實度不均勻。
(5)振搗過度、振搗不足,除了自身還會產生密實度的不均勻,影響平整度指標外,還會使漿體分布不均勻,。
(6)真空脫水時間掌握不當,致使邊部和下層卻仍是彈軟狀態,造成水灰比分布不均勻。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的控制
混凝土面板厚度是保證使用壽命的基本指標,混凝土路面厚度主要靠提高基層平整度來控制。具體控制辦法如下
(1)模板的安裝要求位置、高程準確,接頭平整、線條順直、牢固,在振搗時不位移、不下沉、不變形。
(2)模板高度、模板尺寸必須與路面厚度一致。
(2)模板剛度。禁止使用頂面不平順、變形大的模板。
(4)立模高度。通常采用用拉線檢測,每5m檢查l處,用小鋼尺量
測3點,若發現模板高度不夠,應及時處理,直到合格為止。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還要鉆孔取樣,最終確定實際板厚是否合格。
(四)路面接縫質量控制
接縫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特有的薄弱環節,是影響路面平整度和傳荷能力的主要因素。接縫施工質量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影響較大。
縮縫分割縫和壓縫兩種。畫線割縫不但保持混凝土面板線條平直美觀、邊角完好無損。而且可以連續澆筑,加快施工進度,又有利于應用真空脫水工藝。所以除一些低等級公路仍采用壓縫形式外,其他絕大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廣泛采用割縫形式。割縫質量質量控制的關鍵是最佳開割時間的控制。過早割縫,容易引起上層砂漿脫落,縫槽不順直;過晚割縫將加重割刀磨損,延誤工期、增加造價。特別是晝夜溫差較大時,如不及時切縫,很容易引起斷板。
結束語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既有水泥混凝土施工特點,也存在路面工程的普遍特性,在施工過程中應首先從筑路材料開始控制,充分重視人為因素的影響,規范各個工序的操作行為,并有針對性地對主要指標(如強度、平整度)加以強控制,從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參考文獻: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 D40-2011)編制介紹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 – 劉伯瑩 姚祖康 王秉剛等。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11)編制介紹 - 公路 - 傅智,劉清泉,牛開民,喻波,梁軍林,徐加絳,楊澤濤,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術規程》 JTJ/T037.1—2000作者:傅智刊名:施工技術(北京)機構: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分類:U4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