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公路工程建設也在不斷地發展,公路工程的質量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公路的養護質量更是直接面向用路者,備受關注工程質量。為了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提高公路的服務質量,必須要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做好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
關鍵詞:公路工程;養護;對策;管理
前言
公路的養護管理是公路工程建設的延續和發展對公路工程的使用功能起著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隨著國家公路網結構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公路工程的養護管理在整個公路工程的系統中的主導地位將逐漸樹立起來。本文結合工作經驗對公路工程管理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公路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根源
1.1質量意識不高
建設者是保證公路工程質量的首要人物,一項高質量的工程,仿佛為企業樹立的一塊碑。公路工程質量代表著施工方的人員隊伍素質、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因為受著這樣那樣的因素的干擾,不是所有的施工人員都有這樣的素質意識,影響著質量的保證,尤其是施工現場的一線人員,效益、材料、成本等因素,質量第一只作為一個口號而已。等到出現問題了,返工造成浪費了,才意識問題的嚴重性,但為時已晚了。
1.2技術水平不高
建設單位的技術力量是工程質量的保證,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決定著施工質量。由于近些年來,工程項目增多,導致工程技術人員短缺。一些重要的施工崗位給一些技術能力很弱的人員占領著,人浮于事、有的崗位出現一崗多人的現象;甚至總工的專業素質也不是很高,滿足不了施工要求;人員工作效率不高;工資發放制度陳舊,沒能很好體現效率與公平的原則。另外,由于進城務工的農民多起來,一線農民工也緊缺,這支隊伍的素質更是不如人意。諸如此類因素導致工程質量難以保證。
1.3責任心不強
做任何事情,人員的責任心都是成功的保證。尤其在道路施工過程中,管理者工作作風浮夸,施工技術不夠高,深入一線和現場的時間不多,一切要求及紀律都是停留在口頭,嫌臟嫌累的心理,致使不深入現場直接抓質量措施的落實。還有的時候,技術人員不對施工者進行技術交底,導致施工盲目。加強周轉材料的管理方面欠缺,采購過程的消耗管理不力,質次的材料進入現場,材料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損耗過大追究責任不嚴格,也是導致質量問題的又一個原因。各道工序圖省事,能簡單絕不繁瑣,施工規范只作為文件存檔。這樣就導致了質量問題的發生,推廣使用降低公路工程質量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
1.4管理機制低效
有些工程的管理者,在思想意識中也是很重視質量問題的,但由于管理模式上有一些不科學的因素,不能嚴格按照工程技術規范和安施工安全直接影響施工項目的成本全操作規程辦事,管理機制上存在著因循守舊、憑經驗、獎懲無力等,在具體施工中就出現了問題互相推諉,管理乏力,責任不清,質量保證體系流于形式安全事故常有發生。所有這些使得質量問題不斷發生,造成了不必要形象上的、經濟上的損失。嚴格地對公路工程施工的全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和有效的質量控制,細分到每道工序及原材料的性能,降低不必要的損失,避免消耗,在公路工程質量上采取計劃定價方式,以保證項目質量的穩定提高,同時也是公路工程質量控制評定驗收的一個主要環節。
2.加強公路養護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注意新材料、新設備以及新工藝的引進使用
公路養護管理必須對所有科技和技術進行全方位的覆蓋,因此出現了公路養護工作科技含量高的特點。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特點還表現為系統性,公路養護工作紛繁復雜,涉及的事物點多面廠,如果管理采用逐一進行的方法將會出現管理上的困難,一般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都是采用系統的方法,在借助系統理論、功能理論的基礎上形成公路養護管理的新體系和新系統。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規模較大,借助于新材料或者是新工藝的引進,對于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縮短工程施工周期以及加快施工進度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施工單位應該注意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明確各種新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各項注意事項,同時對施工作業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教育,為新技術的運用做好準備工作。
2.2養護管理工作規范化和科學化
公路在使用的過程中,承受著很大的交通負荷,由于其路況是不斷變化的,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復雜多樣,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應規范化、科學化。在公路的施工過程中,應嚴格對公路工程進行質量監督,工程竣工時按照相應的規范要求進行驗收,這樣才能保證公路工程符合相關的設計標準,從而維持公路工程正常的運營標準和服務水平。所謂養護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就是指依照科學的手段,在對公路進行養護管理決策時,應根據公路的質量、交通量大小、實際路況以及經濟技術參數等制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對策,絕不能夠出現背離實際或主觀臆斷的決策。在保證公路工程養護質量的同時還應盡量縮短因養護工作占用公路的時間,縮短養護工期,所以,在公路工程養護管理的過程中,應大力推廣并應用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從而縮短養護工期,提高養護工作效率。
2.3積極改革,創新公路養護管理體制
公路的養護管理對國民經濟發展、公眾安全具有重大影響,政府必須加大立法與執法力度,按照公路法的條款內容,加快制訂相關配套法規.完善法規的細則說明。加強政府對公路行業的監管力度。明確經營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養護、維修義務和責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費、經營權力。
一是依托市場資源,實行“養管分離”。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及要求,不斷優化公路養護市場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充分吸納社會力量進行公路養護,真正實現“養管分離”。在養管分離的模式下,將公路養護機構從路政部門中剝離出來,使其真正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二是改革用人機制。為了適應新形勢下公路養護管理的需要,必須對公路養護管理用人機制進行改革,可以利用招投標方式選擇養護施工隊伍,構建公路養護競爭機制,用合同管理逐步取代計劃任務模式。
2.4提高公路養護人員的素質水平
一是加強公路養護人力資源管理,應該拓展人才引進渠道,將一些具有現代高新專業技術的人才吸收到公路養護管理中來,不斷提高經濟待遇,制定良好的用人制度,實行績效薪酬制度,將公路養護工作與養護人員的薪酬待遇、獎金福利等切身利益相掛鉤,從根本上提高養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提高公路養護管理專業水平,加強對養護人員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公路養護管理的專業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管理理念、技術,加強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依靠科技力量,著力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公路管理部門要積極引入高效節能自動化養護機械設備,采用先進的電子顯微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技術,同時,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對公路網進行監控,借助公路故障自動監控系統等信息技術的優勢,不斷提高公路養護管理的及時性、高效性、安全性。
3.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自身的特點和作用決定公路工程養護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對此,公路工程管理部門必須要重視公路工程養護管理,樹立建養管并重的思想,不斷創新和改革公路養護管理體制,逐步推行公路養護工程的市場要求化,制定和完善公路工程的養護管理制度,實現公路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公路的使用品質,更好的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愛娣,王豐來.高速公路工程養護管理[J].價值工程,2010,29(18)
[2]張挺.對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8)
[3]王紅霞.公路養護與管理技術[J],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