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一項復雜的技術、經濟活動,具有流動性強、協作性高、周期長、受外界干擾及自然因素影響大等特點,同時涉及到眾多的社會主體和多變的自然因素,會受到物質、技術條件的制約。因此,如何根據城市道路施工特點,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合理利用時間和空間對工程進度進行有效管控,加強施工質量控制,都是目前市政道路建設者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道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特點
1.1交通受到限制。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一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在施工中各種交通受到嚴重的影響,因為場地的封閉性,使得工程的各種線路和設備都比較集中,這樣不僅不利于工程的人員組織和物品管理,也不利于各種項目活動的開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難度。
1.2地理環境差。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過程中,一般都面臨比較嚴峻的地理形勢,即通常表現為施工區域的地下水位比較高,并且土質比較差,從而也就嚴重的影響了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活動的執行,增加了工程的難度,給施工效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干擾。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2.1施工效率低下的問題
對于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而言,更多的是要關注效率的問題,因為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市政道路施工的經濟效益。依照亞當斯的公平理論,一個人做出了成績并取得了報酬以后,他不僅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且更要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所以,只有通過各種比較來確定施工的方案,進而提高施工工作效率,才能為施工單位實現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2.2信息傳遞中存在偏差的問題
在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進行橫向和縱向的信息傳遞與溝通工作。例如,項目經理向技術科發出質量要求指令,技術科向合同預算科抄送技術方案等。所謂的縱向溝通,指的是上、下級之間的溝通,由于個人的技術水平不同,理解偏差等進而造成信息在流通過程中失真的現象。信息傳遞中存在偏差嚴重地影響到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效果與施工質量,并且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2.3相關管理人員素質及資質低下的問題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管理所涉及的領域多,所需的知識面廣,因此,這就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管理理論水平。然而,由于我國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領域起步較晚,其管理水平與發達西方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并且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從而使得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整體技術水平低下。
3.如何管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現場
3.1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現場施工管理貫穿于施工的整個過程,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做好現場施工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如此,才可以使整個施工過程得以連續、協調地進行。在準備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設置一套規章程序,用以約束工作人員,規范行為,通過考核獎懲,來督促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施工之前對影響工程施工的各種因素進行調查,同時作圖標注,輔以報告,把它視為修訂施工方案的依據。第三,認真審查施工設計圖紙,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第四,依據簽訂的施工合同、圖紙及施工現場調研,認真有效地編制預算,作為控制成本支出的重要依據。第五,培訓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明確相關技術標準、操作規章等等。
3.2施工所需資源的科學配置
資源的科學配置是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關鍵。在施工過程中,不管是人力、材料還是機械的需求量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在管理中應力求資源均衡,避免出現人、材料、機械的需求量大起大落的變化。依照施工進度計劃,去編制人力、材料及機械的進場計劃;依照材料供應及使用情況來確定應該儲備的材料數量;依照施工中用的主導機械,去相應地配置附屬機械;依照施工期間具體的天氣狀況,合理地調整施工進度,使人、機、天達到有機統一。
3.3工程施工質量的保證措施
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依照國家規定設置質量標準,同時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加強對質量的管理。市政道路建設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路基不均勻沉降導致地面出現裂縫,橋頭涵頂跳車等等。想要做好質量管理,就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預防措施:有效處理整個路線中的軟弱地基,陡坡地段填土前應挖臺階。填土時根據壓路機功率,合理設置分層厚度,分層壓實,做好壓實度檢測。做到壓實一層、檢測一層、合格一層;處理好路基和橋涵接頭,設置橋頭搭板,嚴格保證臺背填土壓實度。壓路機壓不到的死角要用小型打夯機夯實。
3.4施工進度的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不管是月、旬作業計劃,還是具體的機械使用計劃都應該無條件地去服從總體進度計劃。如果施工過程中遇到惡劣天氣或者其它突發情況,影響了施工進度,現場管理者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調整方案。第一,對于實際施工進度與計劃進度之間的偏差,分析找出原因;第二,對于影響工程進度的項目,要合理進行調整;第三,有計劃地壓縮一些關鍵線上后續工作所用的時間,使施工能在合同工期內完成。
3.5施工機械的合理配合
現在的市政道路施工大部分都采取機械作業,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勞動力,加快施工進度。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機械需求量是一直處于變化狀態之中的,現場管理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機械組合。在保證施工進度以及質量要求的基礎上,選擇最適用的主導機械,配備適當數量的輔助機械,使各個機械完美組合起來。例如,在土石方工程中,當土方運距在50米以內時,可以以推土機為主;運距在50~100米時,以鏟運機為主;運距在200米以上,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的施工方式,實現最為經濟的機械組合方式。同時,對于機械設備設置維修小組,儲備關鍵配件,當機械出故障時,能夠及時排除,使施工能夠繼續進行。
4.市政道路現場施工的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題
4.1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問題
施工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對現場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程開工前認真編制,在施工過程中,能自覺貫徹執行。按照批準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現場布置和組織施工,做到管理科學化、施工規范化、操作標準化,杜絕質量事故和返工的發生,并確保施工安全。
4.2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及業務素質提升問題
市政道路施工勞動力密集,操作人員眾多使得在進行現場管理時,很難對每一位操作人員每一個施工環節面面俱到,因而他們自身質量意識的淡薄,技能水平的高低,決定著工程質量的優劣。要提高全員質量意識,需要經過多次培訓、宣傳,質量意識才能逐步深入人心。強化對質量目標進行考核,嚴格執行質量獎懲制度,增強他們的責任感,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同時應該加強對操作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方能上崗。
4.3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證
首先對道路施工的現場進行封閉管理,市政道路上車輛、人員來往頻繁,在進行施工時須制定安全防護措施才能減少意外事故發生。施工單位可以依照各個施工階段以及具體的天氣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在施工現場關鍵處,設置警示標牌。其次,對于施工現場周圍有可能遭受損害的特殊建筑物進行專項防護。最后,施工現場工作區與生活區應分開設置,搭建安全合格的臨時活動房。項目經理對臨時活動房安全負有責任。施工現場必須具備醫療、急救設備,工作人員的飲水和膳食,都必須達到衛生標準
5.結語
總之,在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建設,不但可以幫助便利,還能夠幫助城市提高形象,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程舉措,建設現代化的城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那么本人作為一名專業的技術人員,要在不斷的建設施工的過程吸取相關的經驗,學會總結經驗,以便為以后的工程建設提供更好的簡介經驗,因此,只要對道路工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質量管理,就能夠提高整體的質量,提高企業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張帆 市政工程道橋施工管理措施[J]中國房地產業,2011
[2]代國中 道橋工程施工[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