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炭工業鄭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鄭州" 450008;2.陜西省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 陜西西安" 710003
摘要: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主體部分是施工部分的重點之一,主體施工的質量關系著使用者的安全,并直接承載著人們對整個建筑的印象。主體施工分為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本文對其詳細描述,并強調對施工重點部位的質量控制,期望對實際建筑結構工程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主體;建筑施工;施工技術
1 框剪結構建筑主體
1.1 框剪結構建筑
框剪結構,即框架剪力墻結構,是我國現階段發展條件下最常采用的高層建筑結構形式之一,靈活采用框架結構與剪力墻結構的部分形式,并進行優化組合,具有純框架或純剪力墻結構體系所不能具有的效果。它的框架部分與剪力墻部分在不同層次的豎向上分別承擔拉伸、抗剪的作用,即滿足功能要氣的大空間,又可以提供相當不錯的安全性能,是較為經濟合理的結構選擇。
1.2 建筑主體部分
在建筑施工中,框架剪力墻結構的主體部分指的是建筑的基礎土方、防水施工完成后,基礎以上部位的施工,包括最基本的墻、柱、梁等構件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施工中按材料及施工步驟分為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三部分重點。
2建筑主體施工
2.1 模板工程
多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多用材料可靠的組合模板以保證剛度及穩定性等需要。在控制線和位置線放線結束后,開始進行模板工程。配板時將較短的內側模板與較長的外側模板組合,空出墻梁的位置,可以保證外側模板與墻體的貼近,已澆筑的墻體同時也可以成為后期施工的參考點,確保施工的精準。模板與墻體之間墊襯海綿等物防止相對位移對于墻體及模板的損傷。為防止內側模板隨意移動,保證模板位置的準確性與施工的穩定性,將短鋼筋頭置于模板內側,作為對位置的控制。墻模吊裝時要有充分的照明,保證精確性和穩定性。吊裝位置的設置應保證維持建筑結構穩定以及工作人員的安全,還要注意防止鋼筋刮傷墻模。
2.2 鋼筋工程
鋼筋工程技術是鋼筋的選取與布置,施工技術要與時俱進,及時改進。合格的施工技術人員對結構的受力特征、變形特征等特性有充分了解,施工時由鋼筋工長進行組織協調。原材料質量檢驗合格的鋼筋應視其性能與規格數量,根據圖紙要求正確下料。最好有實體樣板現場放樣,保證建設質量。
鋼筋搭接技術包括綁扎,電渣壓力焊焊接等。墻體用筋較細,上下層鋼筋常用綁扎法接長。為保證鋼筋在澆筑時的穩定性,減少晃動,一定范圍內可以焊接水平筋。鋼筋加工過程還應充分利用原材料,長短搭配,減少浪費。
基礎處鋼筋接頭用順扣或八字扣綁扎,上下層鋼筋間設置符合規定的支撐馬鐙來控制上層鋼筋的位置。鋼筋綁扎完成后還應設置墊塊留出保護層位置。支模地撐應避開主筋,焊在附加筋上。
框架柱處鋼筋施工流程為先彈線,剔鑿浮漿、修理柱子筋后套箍筋,接下來才是豎向連接鋼筋,在畫完箍筋間距線后才可進行綁扎。鋼筋數量、間距等應嚴格按照圖紙要求,符合規范。綁扎時按箍筋位置線,將套好的箍筋上移,與主筋保持垂直。
剪力墻處鋼筋先立2至4 根縱筋,劃橫筋標志分檔。兩根定位水平筋綁扎于下部,劃橫筋標志分檔。先綁縱向筋,再是橫筋,遇暗梁、暗柱先行綁扎。綁扎結束設置墊塊留出保護層位置。
樓板處鋼筋交錯布置,深入支座,單向受力網片外邊緣交叉點全部綁扎,其余可以隔點交錯綁扎。上下層鋼筋間設置符合規定的支撐馬鐙來控制上層鋼筋的位置。
2.3 混凝土工程
施工中應抓好混凝土選料、攪拌、澆筑、養護等中間環節。施工應按配合比,照砂石、水泥、砂子的順序科學投料,增加抗拉強度。
混凝土澆筑應結合施工現場具體情況,一次性澆筑成型。先澆筑一層混凝土強度的水泥砂漿,分層下料,充分振搗。振搗過程中振點應均勻布置,快插慢拔,在初凝前完成,由下而上逐層完成澆筑。這樣澆筑出來的混凝土氣泡消失,性能好,不空鼓。混凝土拆模時間應盡量放晚,至少在澆筑三天的后才能拆模,有利于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拆模后的混凝土應整體覆蓋,而且經常灑水,水溫適中,使其保持濕潤,防止因水分蒸發而引起的干燥裂縫。
3施工質量控制
3.1 會審工作
施工前期應做好圖紙會審工作,結合各專業的圖紙,反復核對,將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常見問題提前研究,確保各專業圖紙成為一套協調的體系,在施工中合理組織,確定復雜節點設置合理、減少尺寸位置打架、確保鋼筋配筋合理、確定留洞埋管等方案的可行。
3.2 工程質量控制
(1)復核與調整
在風荷載等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下,結構的整體剛度強弱會有一定的變化。變化值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通過模型分析的方法來驗算、復核結構的配置方案,施工中可以對于結構剛度變化較大區域內進行調整,起到質量的控制作用。每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應對構件的均勻性、平整度等質量項目按照、要求仔細復核,嚴格把關,靈活調整。
(2)梁、柱節點
框剪結構中多方向的柱、梁都交叉于這些特定的節點部位,于是梁、柱節點處的鋼筋集中,合適的鋼筋綁扎處理細部措施對于保證結構質量至關重要。強化施工中對于節點處鋼筋細部合理性的認識,對多方向的交叉點處梁柱的承載力進行復核,驗算梁箍筋的高度;避免由于梁高難綁致使箍筋遺漏、節點部位養護不到位等現象。處理節點時應注意澆筑前的清理工作、澆筑時的精準定位、人機配合的振搗工作以及澆筑后的濕潤養護工作。
(3)施工縫
施工縫是無可避免的薄弱地帶,對此出的處理應強調澆筑前期的徹底清理,以及留出相應接茬。澆筑時做到振搗密實,表面不抹光,同時保持有不小于24h的充分濕潤養護狀態。施工縫處已澆筑混凝土應滿足規定的抗壓強度,48h后可繼續澆筑規定強度等級內的混凝土。
4結語
框架剪力墻結構兼具剪力墻結構較強的承載能力與框架結構的自由靈活,在我國其多用于靈活度與強度要求均較高的小高層建筑。其結構優勢對應到施工中便具有形體較復雜、工作量與用料量均較大的特性。
施工技術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整個工程質量。因此,在框架剪力墻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原材料滿足性能要求,施工人員擁有相應的專業技術,其次要總結經驗,注意做好常見問題的處理工作。施工中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具體操作要求,只有環環相扣,有條不紊得進行,才能確保施工工程順利進行,為人民筑就較好的建筑環境。
參考文獻:
[l]尹順利,《多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分析》,神州,2013/26.
[2]吳德兵,《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的分析》,中外建筑,2014/01.
[3]高潔瓊,《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主體施工技術》,門窗,2012/11.
[4]高景峰,《多談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6.
[5]孫志濤,《淺談框架剪力墻結構鋼筋施工技術實踐》,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2.
[6]陸萌,《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的施工質量控制問題探討》,科技致富向導,2014/02.
[7]張震,《房建工程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科技致富向導,2014/03.
[8]何旭東,《高層框架剪力墻鋼筋施工技術措施探討》,中華民居,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