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建筑工程鋼筋檢測的主要內容及檢測方法,同時對建筑工程鋼筋檢測的注意事項進行了闡述,以期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關鍵詞:建筑材料;鋼筋檢測;主要內容;檢測方法;注意事項
前言
鋼筋混凝土在建筑中的應用是革命性的,是現代建筑工程的主流。但是如何保證鋼筋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是擺在工作人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只有對建筑材料鋼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進行全面檢測,才能確保工程中使用的鋼筋符合質量標準,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得到保障。
1、建筑工程鋼筋檢測的主要內容
鋼筋作為建筑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必須保證鋼筋各項指標滿足設計要求及相關標準,否則將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有可能導致工程事故。對于建筑用鋼筋的主要項目有:鋼筋的強度、延性、彎曲性能、重量偏差等方面的指標。
1.1 鋼筋的強度
鋼筋的強度是決定建筑的結構承載力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一般來說,鋼筋強度高的構件比較安全,因此一般采用高強鋼筋降低配筋率,但并非強度越高越好。由于鋼筋彈性模量基本為常值,高強度鋼筋在高應力下往往引起構件過大的變形和裂縫。尤其此對普通混凝土而言,強度過高超過設計上限也沒有什么意義。
1.2 鋼筋的延性
延性是鋼筋變形、耗能的能力,與強度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調查表明,很多建筑事故并非是因為鋼筋的強度不足,而是延性不夠,脆斷而引起的。鋼筋延性通常用伸長率表示,即以量測拉斷鋼筋斷口域的相對變形來計算。
1.3 鋼筋的彎曲性能
鋼筋力學性能的穩定性十分重要。規模生產的鋼筋產品強度及延性離差小,均質性好,性能穩定質量有保證。而對鋼筋進行二次冷加工,如冷拔、冷拉、冷軋、冷扭后質量不穩定。尤其是小規模廠家的生產,由于我國母材普遍加工工藝粗糙,缺乏有效的技術管理和嚴格的質量檢驗,質量波動大,不合格率高,往往影響結構的安全。
1.4 鋼筋的重量偏差
如果鋼筋重量與理論重量不一致,有可能是鋼筋直徑不滿足要求,但也有可能是鋼筋存在質量問題。因此,通過對鋼筋重量偏差的檢測可以初步間接評價鋼筋的質量。
2、建筑工程鋼筋檢測的主要方法
2.1 鋼筋保護層厚度及位置檢測
2.1.1 保護層厚度檢測、對于保護層厚度的測試條件是相當嚴格的,需要有良好的測試前提,才能避免測試中出現誤差。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鋼筋一般呈網狀分布,這樣在測試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相鄰鋼筋的影響,為了避免誤差的產生,在測試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如下問題:①測試位置的選擇。在對鋼筋進行檢測時,應該盡量避免相鄰鋼筋之間的影響,避開鋼筋的交叉口,選擇距離交叉口遠的地方。先測定鋼筋的位置及分布情況,再進行鋼筋保護厚度的測試方法。②對測量結果進行驗證和修正。在測量前對儀器進行檢查,看看儀器是否有損壞,是否可以得到相對準確的數據,在測試完之后對儀器測試結果進行驗證,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2.1.2 鋼筋位置和走向的準確測量。由于鋼筋的檢測儀是根據電磁的方法進行檢測的,因此在測量的過程中難免。受到相鄰鋼筋的影響,要想取得準確的測量結果要盡量減少相鄰鋼筋的影響,選擇合理的測量位置,避免測量誤差的產生。應該先對上層鋼筋進行定位,然后通過對上層鋼筋之間進行測量來定位下層鋼筋。
2.1.3 鋼筋分布檢測。如果采用普通的一次橫向掃描和一次縱向掃描的單次掃描方法測量鋼筋的分布圖,這種方法很難達到理論上的鋼筋走向平行,因此很難在實際的構件中客觀的反應鋼筋的實際分布情況,不能作為檢測的理論依據。
2.2 鋼筋力學性能檢測
2.2.1 鋼筋實際應力檢測。對于測試部位的選取應該選擇實際應力構件的最大受力部位,這樣才能反映該構件承載力的實際情況。在檢測鋼筋實際應力的時候首先要鑿去被測鋼筋的保護層,有利于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通過應變片來測其應變,用游標卡尺測量鋼筋直徑進行計算,減小誤差。
2.2.2 鋼筋強度檢測。鋼筋強度檢測需要采用取樣法進行檢測,即為從施工現場截取鋼筋的一段樣品拿回實驗室做拉伸試驗。拉伸試驗主要是檢測鋼筋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及延伸率等。這一部分在取樣的時候應該注意取樣是否具有代表性,而又不威脅到正常的施工,取樣后要進行及時的補強措施,以免造成建筑物的不穩固。
2.3 鋼筋銹蝕程度檢測
根據現場的實際應用情況,鋼筋混凝土銹蝕速率檢測方法主要有混凝土電阻檢測法、交流阻抗法、線性極化法和電流躍階法,其中混凝土電阻檢測法極為常用。混凝土電阻檢測法的檢測原理是:鋼筋銹蝕是一個電化學過程。它包括以離子形式流動于陰極與陽極反應區域混凝土之間的電流。鋼筋失鈍化以后,其銹蝕速度既依賴于氧氣對陰極反應的供應,也依賴于混凝土的電阻,它決定了離子在陰陽極之間的轉移速度。而混凝土電阻又依賴于混凝土水飽和度和微觀結構,混凝土的電阻越大,則離子電子流越低,腐蝕速率越低。因此,可根據特定裝置測量混凝土電阻以確定銹蝕速度。
采用混凝土電阻檢測法進行檢測時,保證儀器和混凝土之間良好的電接觸是很關鍵的,一般可通過采用可導性凍膠或乳劑來保證,有時還需要采用混凝土表面鉆孔的方法,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具有不同電阻率的混凝土表面層對量測精度的影響,觸頭之間的距離至少需要4cm。而觸頭之間的間距不應超過混凝土厚度的1/4。這是因為碳化作用或鹽分的滲入會產生這樣的表面層。在下雨或其他情形下,當混凝土表面有水覆蓋層時對其進行電阻率的測量,會造成不精確的結果,因此檢測時還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氣候條件。
3、建筑工程鋼筋檢測的注意事項
3.1 對于鋼筋的檢測和分析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正常施工,因此要特別注意鋼筋在施工中的要求和規范,不得亂用。在進行鋼筋強度的計算時,采用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避免因為計算數據的誤差而帶來工程的安全隱患。
3.2 常見的事故及處理。常見事故:①鋼筋經過多次的轉手會造成鋼筋的質量不一致,這主要是因為貨源不一致而造成的;②在工廠內鋼筋不按照品種來分類,造成了鋼筋的管理混亂,等級不一致;③在正式的工程開始前,鋼筋沒有按照正常的施工規范進行驗收與抽查。
處理方法:①增密加固法。針對每個工程的自身特點,按照設計要求來補加所需的鋼筋,增加鋼筋物理結構的密度,采用噴射法來修復保護層;②補強加固。在鋼筋的外表面補加一些鋼板,減少鋼筋發生化學變化的能力;③焊接熱處理法。采用焊接技術對鋼筋進行高溫或正火的處理方法,改善鋼筋的鋼材性能;④更換鋼筋。在混凝土澆筑前應該對鋼筋的材質和性能都進行檢測,如果發現材質方面的問題及時的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鋼筋的更換,避免施工事故的發生;⑤降低使用。在進行鋼筋的選材時,對銹蝕嚴重的鋼筋可采用降級使用。
4、結束語
總之,現代工程建筑施工中鋼筋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性材料,鋼筋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對工程的質量以及建筑安全的性能。因此,只有不斷加強和提高鋼筋各種性能指標的檢測技術水平及方法,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高質量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趙淑平,建筑鋼筋的發展與檢測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23(13)
[2]徐喜輝,張爽,建筑施工中鋼筋螺紋連接要點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5)
[3]王寓,淺談建筑材料鋼筋的檢測[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