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住區綠化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環節,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居住區綠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賞水平也越來越高。因此,居住區綠化應從其綠化的作用出發,遵循綠化規劃原則,使居住環境適應現代建筑,滿足功能需求。本文在此從居住區園林景觀的構成要素出發,對居住區園林規劃具體設計做了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居住區;園林景觀;生態
前言:隨著現代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認識越來越深入,特別是綠色生態和可觀賞性的城市發展思路已經得到確認,裝飾城市是一種大勢所趨,開發商對園林景觀小區非常重視,而居民們也將居住品位外延到了整個住宅小區的生態感觀。
一、居住區園林景觀的構成要素
1、地貌與路徑
地貌是景觀設計元素中最具影響力的元素,它對植物、水體、鋪地和建筑物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大的影響。居住區地形地貌的特征可以形成住宅區園林景觀環境的個性。從地貌角度看,住宅區用地有平地、丘陵和山地之分,這些不同類別的居住區地形地貌影響住宅區路網的結構和路徑的走向。
2、植被
居住區景觀環境中的植被包各種喬木、灌本、藤本、花卉、草坪及其它地被植物。這些植物除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為提供休息、娛樂場所等作用外,給居民帶來自然意識和生機,是營造居住區優美景觀環境的重要手段。
3、硬質鋪地
居住區道路路面、活動場地地面、人行道等鋪砌的質感、圖案、色彩均是居住區園林景觀中引人注目的特征。不同的材料、質地、紋理、色彩造型等形式的地面鋪裝元素運用可以使小區空間更加豐富多彩。鋪裝景觀不僅具有滿足居民具體使用要求的物質功能,還具有一定的精神功能,即滿足居民歸屬感、認同感等深層的文化和社會方面的要求。
4、設施小品
住宅小品設施分為三類:(1)功能性小品,如座椅、路燈、垃圾箱、電話亭、休息亭廊、兒童游戲設施、體育活動設施等;(2)裝飾性小品,如雕塑、花架、花壇、假山等;(3)分隔空間的小品,如圍墻、欄桿、入口標志等。
5、建筑風格
居住區建筑形象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具有獨特的風格,既是居民認知環境、產生歸屬感的前提,也是居住區可識別性的直接因素。因此,建筑風格是居住區景觀構成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居住區環境景觀價值的重要因素
居住區戶外環境景觀,由人、建筑、綠化、水體、道路、庭院、設施、小品等實體要素,和環境的歷史、文脈、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兩方面構成。“人”的要素是至關重要的,離開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景觀作為被觀賞的對象,它的價值體現在景觀是否滿足“人”的審美情趣;景觀作為“人”參與其中活動的對象,它的價值體現在場所精神。
三、居住區園林規劃具體設計
1、小區道路及園路的設計
居住小區道路必須主次分明,引導性強,便于車輛進出行駛和人們行走。道路不僅要在寬度上利于交通行徑,還要從安全角度考慮,多采用環行道或人車分流的形式。園路規劃要在寬度和路面鋪裝上有別于小區道路,多采用線性自由流暢、迂回曲折的形式以分隔綠地空間,改變空間形狀。通過園林植物配置,創造出不同的園林景觀,給人移步換景,別致多樣的視覺感受。同時,園路擔負著連接建筑景點(亭、花架、廊等)、水體、小品、鋪地等各個景點的任務。從休閑游覽的角度而言,園路的安排應盡可能呈環狀,以避免出現“死胡同”或走回頭路。
2、景觀設計
要達到化景物為情思,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要增添人文色彩,體現文化底韻,使小區居民達到放松心情、緩減緊張情緒,調節和減輕疲勞,從而陶冶情操,得到休閑和愉悅。園林建筑(如:亭、廊、榭、花架等)強調有法而無定式,采用回環曲折,層次錯落,創造園林環境的無限變化,創造千姿百態、生動活潑的外觀形象。園林小品要簡遠、疏朗、雅致,突出特色,使其景象簡約而意境深遠,給人無限遐想。如不少城市居住小區常采用雕塑與園林環境相融合,周圍布置相吻合的園林環境,能更加烘托主題,增加情趣,渲染氣氛。
3、園林綠化設計
居住小區綠化應以喬灌木為主,輔以地被植物覆蓋地面。種植方式上因地制宜,采取叢植、孤植或群植的種植方式,虛實相襯,貼近自然。植物配置注意落葉樹與常綠樹數量的搭配,盡量利用色葉、觀花和觀果植物,表現季相變化和層次感。如不同的建筑環境,配置不同的園林植物,選擇一些姿態優美、枝干秀麗的樹種,營造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意境,使小區景觀生動、活潑、優美、自然。在綠化規劃中,種植的方式也要考慮到養護作業的方便與低成本,通過選用鄉土樹種,適地適樹,合理運用種植方式,創造人居和諧的環境景觀。
4、水景
園林景觀休閑空間中的水景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水池噴泉、假山瀑布、人工湖。(1)水池噴泉是在人工水池或地面鋪裝的基礎上,安裝上噴頭和水泵,營造出各種噴泉(含旱噴)效果。(2)假山瀑布是通過水泵引水到山上,使水從人工堆砌起來的富有美感的微縮山體上順勢流下而形成的園林景觀的工程。假山瀑布通常與溪澗、工湖等聯合運用。(3)人工湖是通過機械開挖而成型的人造湖泊,在園林景觀中的人工湖主用是作為景觀配置加以運用,因此要求人工湖面積大小要合理,形態要新穎,并有良好的防滲漏功能。
三種類型的水景多常于園林景觀入口或中心、街頭綠地、休閑廣場等位置作為主要景觀之一,無論營造環境,還是在功能上滿足人們喜水親水的心理,亦或是對城市而言的儲水、防洪的作用,均可以說是集審美功能與實用功能于一體的、動靜相結合的人工景觀。由于與水景相關的產所是吸引人們游賞、嬉水、泛舟等活動的休閑空間,因此,水景的設計,應該考慮安全的基礎上,考慮親水休閑設施的布置、水畔植物的配置等等要素,以營造的雅致、怡人的休閑空間環境。
四、重視人性化設計
園林綠化設計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用,達到園林綠化既具有觀賞性又具有實用性的目的。一是園林小品與環境要協調發展。通過合理地設置園林小品,能起到點綴、烘托氛圍、體現功能的作用。要合理設置健身器材、人工淺水池、兒童游玩設施等,滿足人們日常的文化生活、休閑娛樂的需求。園林綠化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使人們能夠與綠化環境更加的貼近,創造有利于發展人際關系的公共空間,充分享受園林綠化所帶來的生活樂趣和游玩情趣,促進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二是設計中要突出地方特色,提倡多元化多文化,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設計。地方的人文、地理、自然特色,是當地人生活中所依賴、熟悉的環境,是環境協調、和諧的要求,也是住宅開發中追求產品差異性的必然需要。
五、以生態建設為重,結合該地區的文化內涵
生態綠地建設是居民小區中園林景觀建設的重點,生態綠地可以凈化空氣、改善居住環境的小氣候、遮陽、隔離和吸收城市噪音、防風降塵、提供健康的活動空間、美化居住的環境并為居民帶來愉悅的心情。在運用生態因素時,應多運用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綠色植物。樓盤作為一個展現的整體,應突出當地的文化內涵,結合當地歷史和人民對文化的需求,做出為人民認可的品牌內涵。其中,建筑小品不應影響生態因素的發揮,要融入生態元素中。
六、結語
總之,城市園林景觀的綠色設計并不是單純地把園林景觀設計成綠色,而是指在園林景觀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通過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和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將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又實現了城市經濟發展建設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