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規模的迅猛增長,城市交通設施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發展當中。然而在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設中凸顯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核心是交通工程設計缺乏應有的人文理念,因此如何在城市交通工程設計建設中,融入人文關懷理念,已然成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城市交通工程;設計建設;有效融入;人文關懷理念
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攀升,汽車已進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出行的必要選擇。隨著城市汽車量的增多,一方面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另外一方面也給城市帶來了交通擁堵頻繁,交通事故頻發等惡劣現象,城市交通亟需進行優化設計,在城市交通的設計中,只有不斷融入人文理念,才能將交通設施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發展和城市居民。
一、城市交通工程設計建設融入人文關懷理念的重要意義
人文關懷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現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涵。在過去城市交通的設計過程中,其遵循的傳統原則是盡可能滿足城市交通的需求,但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漲,隨著城市交通問題的日漸凸顯,若繼續堅持這一傳統原則,是無法有效地保障城市交通的安全與舒適的,因此在新形勢下,城市交通工程的設計建設原則應該是堅持人文關懷,秉持環保節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構建現代化的城市交通工程,為城市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最大的基礎設施便利。隨著私家車量的增多,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擁堵等問題也凸顯出來,這一方面是因為車速過快、司機駕駛技術不過關、酒后駕車等主觀因素所導致,另一方面也與城市交通工程設計不合理、不科學、不人性有直接的關系,比如在城市交通工程的設計過程中,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沒有設置明顯的紅綠燈標識,或者在人行道上的綠燈時長較短,不利于行人通行等。所以從減少交通事故這方面來講,在城市交通工程設計建設中,融入人文關懷理念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減少道路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在城市交通工程設計建設過程中,要提高設計決策的透明度,問政于民,加強民眾對城市交通建設與設計的參與程度,群策群力,發揮最廣大人民的聰明才智,提升城市整體服務水平。在設計階段,設計人員要充分地進行科學考量,既要將城市現有的交通壓力考慮進去,也應該將城市發展所可能導致的未來的交通壓力也一并考量進來,提升城市交通工程設計的前瞻性和預判性,這些都是將人文關懷理念合理運用在城市交通工程設計中的重要舉措。
二、城市交通工程設計建設與人文關懷理念的有機融合
1、在系統的完整性上體現人文關懷理念
完整、無縫的交通系統是現代城市交通工程設計的重要原則,在城市交通工程設計建設過程中,要將人文關懷理念與城市交通工程系統的整體性有機結合在一起。現代化的城市要求匹配更加系統更加全面的交通設施建設,特別是在城市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區域不斷擴大的基礎上,城市居民的工作崗位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如何更加便利地讓人們體會到工作出行、娛樂出行、搭伴出行所帶來的快感,就應該在交通的完整性上體現人文關懷。這要求城市交通工程設計要統籌全局,將城市所有交通結合在一起綜合考慮,各個交通方式要有效銜接,盡最大的努力減少人們出行所造成的時間成本浪費、經濟成本浪費、體力成本浪費等,降低城市人口的出行困難。比如根據比較集中的居民區進行公交路牌的設置,保障這些區域的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等到公交車。另外在不同方式的交通工具轉乘的地方,要通過明朗化的標志,來提醒人們就近進行其他交通工具的換乘。特別是在地鐵出站口,要設計非常明朗化的路牌,路牌的設計以普通話為主,當然考慮到外國人士,可以同時進行英語標注,來提醒出站乘客就近換乘出租車或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2、在道路交通指示上體現人文關懷
在城市交通路牌的設計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符合人文關懷理念的設計。比如在人行道的綠燈時長設置上,不考慮老年人或者兒童,而是以一個青壯年過馬路的平均速度作為參考標準來進行綠燈時長的設置,這就容易造成在綠燈亮起后,一些老年人或者兒童剛剛走到馬路中間,紅燈卻亮了,給城市交通帶來擁堵,給這些人群的生命安全也帶來了影響。因此在城市交通工程設計中體現人文關懷理念,應該充分考量過馬路人群的比例,科學設定綠燈的時長,讓每個城市居民都能體會到城市道路發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在一些特殊機構或特殊場所,為了提醒司機控制車速,減速慢行,往往會在學校或者工地附近設置“前方學校,車速控制30以下”或“前方施工請掉頭”等比較直觀的詞匯,這些提示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但往往對司機會產生一定不好的內心體驗。因此在這些交通標語的設計上,應該通過表達方式的轉變,來提升人文理念。比如在學校附近的標語上可以這么寫“為了您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請一定要控制車速哦!”,這樣可以讓司機具有良好的內心體驗,從心底里支持交通限速的設置。在施工場所進行轉頭提醒時,也應該配備一些轉彎路線。
3、在弱勢群體保護上體現人文關懷
在城市交通工程設計中,體現人文關懷理念,還應該注重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弱勢群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機動車道上,自行車和行人就是弱勢群體,在人行道上盲人、老年人、兒童就是弱勢群體。在城市交通工程設計中體現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是多方面的,在機動車道的設計上,要規劃設計輔助車道或非機動車道,從而保障自行車、行人的安全區域。在人行道的設計上,要合理安排設計無障礙通道,并確保這些通道的交通標志醒目,可以讓司機直觀地看到,比如采用明黃色的交通標志。在幼小學校附近,在車道上要設計斑馬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天橋以確保兒童的安全出行。在交通信號燈的設計上,也應該照顧到色盲或視力較弱的人。
總結:
城市交通工程作為一項基礎設施,它的服務對象是人,所以在城市交通工程的設計建設中,要融入人文理念,體現對人的關懷。人文理念的融入,既要體現在城市交通系統的完整性上,也應該體現在交通標語的人性化上,還應該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特殊保護上。
參考文獻:
[1]劉翔,廖芳齡,朱棣,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幾點意見[J].價值工程,2011(20).
[2]陳靜.淺談城市交通安全保障技術[J].廣西城鎮建設,2010(03).
[3]戴繼鋒,張國華,翟寧,李晗,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技術方法的完善及實踐[J].城市交通,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