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330681198409122737 浙江凱邦建設有限公司
摘要: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土地資源的有限,建筑的地下空間使用在不斷的擴展,使得地下室工程不斷增加。地下室既是功能建筑,又是整個建筑的結構基礎,既要滿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要保證基礎結構的耐久性。文章結合工程實例對地下室防滲抗裂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論述。
關鍵詞:地下室;防滲抗裂;施工技術
前言:城市住宅建筑地下室工程的防滲抗裂是一項非常復雜又重要的技術工作,但只要我們認真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嚴格按照技術標準規定施工,在施工中做好各個環節的管理,,在出現問題之后認真分析原因所在,并且從源頭上本質上加以控制。這樣就能夠大大減少地下室出現滲漏問題的可能性,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也避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時保障了建筑的施工質量及使用功能。然而,在地下室建設工程中,地下室開裂、滲漏現象常有發生,且這一現象不僅在住宅建筑中有突出表現,同時在工業建筑、公共建筑,尤其是城市住宅建設中也常會發生滲漏開裂現象,不僅會給地下室使用功能的正常發揮、建筑物持久性與美觀性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也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對這一問題加以解決,首要工作是嚴格把控地下室抗裂防滲施工質量關,對地下室常見滲漏原因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對抗裂防滲施工關鍵技術予以準確把握,從而為地下室施工質量提供保證。
1 工程概況
我市區某工程建筑面積79564.21m。地下1層、地上11 層,地上9幢住宅,總用地面積2.8萬m。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積21641m。該工程項目位于地下水豐富區域,,該工程地下水位為-1.0m,地下室底板面標高-4.5m,板厚450mm,外壁厚300mm,要求地下室基礎底板、外墻、頂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抗滲混凝土P8。
2 地下室圍護及防水施工要點
2.1 基坑圍護
由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較淺,因此,采用深層攪拌水泥土樁進行擋土擋水圍護,攪拌樁采用格構式布置,樁徑500mm,總 寬2.2m,
深10m,深層攪拌樁具有施工方便、對場地要求低、可在狹窄的場地施工等優點,適用于軟土地基處理,最適宜在地下水較淺的場地施工。在地下室施工中,因場地狹窄無法留出地下室側壁外模的支模工作面,因此將擋土樁內側修至平整,表面用1∶2 水泥砂漿抹灰,然后直接作為地下室側壁外模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施工效率。但采用該法時要注意在施工期間確保地下水位低于施工面或無地下水滲入側壁,以保證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通過實踐的檢驗,證明此方案既可解決施工場地狹小的問題,又能對地下室側壁防水起到關鍵作用。因為該擋土擋水圍護樁壁厚和樁深都較大,自身已具備擋水功能。
為防基坑滲水嚴重,先備好透水纖維、快硬水泥和水玻璃等堵漏材料,萬一出現局部漏水時能及時封堵。小滲漏點處理:利用軟導管在滲漏點處引流,用立頓快硬水泥摻水玻璃或透水纖維后進行封堵,待其達到一定強度后將導管用扎絲扎牢。大滲漏點用高壓注漿機在該附近的水泥攪拌樁外側進行高壓注漿,使大滲漏點變成小滲漏點,然后按小滲漏點進行處理。對于滲漏點在基本封堵住后,在圍護樁內側掛鋼筋網片支模,澆搗快硬混凝土封閉,以保證承受時間推移不再出現滲漏現象。
2.2 鋼筋工程
首先應保證鋼筋表面無油漬、漆污及顆粒狀鐵銹等,其次鋼筋籠直徑及制作應符合設計要求。有條件時宜整根樁制作與吊裝,也可分段制作,側壁縱橫 Φ14@200,箍筋宜優先采用螺旋箍,要求箍筋間距均勻及牢固。為保證鋼筋籠有足夠的保護層,制作鋼筋籠時應設置鐵絲扣要成八字型或水泥砂漿墊塊等措施。以保證保護層具有足夠的厚度。下放鋼筋籠時應吊直,對準,緩慢下降,避免上浮。為保證鋼筋籠位置的準確,要采取導向和護壁措施,避免切削孔壁泥造成塌孔。樁在制作鋼筋籠時應設置高壓注漿裝置(預埋注漿管至少兩根),便于進行端高壓注漿,且應預埋聲測管。
2.3 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支護方案由于采用圍護樁作為側壁外模,因此在施工時主要考慮內模的施工,除保證其強度、剛度及穩定性外,還著重考慮混凝土澆筑后的防水效果。采用了大塊(1.22m×2.44m)的20mm 厚多層膠合板,以減少其拼縫數量,同時注意拼縫嚴密和不漏漿,配以50×100 枋料作為縱橫肋,剛度好且不變形。為減少滲漏水的通道,按施工圖設
置的后澆帶區域范圍一次性澆筑后澆帶區域范圍內的地下室底板或頂板砼,且施工中不留設施工縫,故要求分段施工時每段的間歇時間不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2.4 降水排水處理
在基坑內臨時設雙排一級輕型井點降水,將地下水降至要求標高后拆除,在挖土的同時配合若干水井排除少量余水。井點管用量計算(以10d 內基本排干基坑內水為依據)如下:
(1)求單根井點管每晝夜排水量
(2)所需總井點管N=8004/(10×17.8)=45 根。本工程按50 根作雙排布置,間隔3.0m。從而有效地處治地表降水和地下水,防止積水影響邊坡安全,同時避免地下滲水的無序流動對開挖及支護施工的干擾。
2.5 施工縫
本工程地下室的側壁施工縫位于底板上方500mm 處,其處理方式采用平縫加止水鋼板。在施工前,要對該部位進行清理,底部雜物垃圾要清掃干凈,施工縫處要澆水濕潤,以保證接縫處的混凝土質量。于混凝土澆筑前先澆搗50mm厚、配比為1:1.62 的水泥砂漿并振搗密實。
為了創造良好的混凝土在接縫處搭接嚴密的有利條件,要求采用P8 防水混凝土進行施工,并摻入10%UEA 膨脹劑來達到此設計要求。最佳配合比為水:水泥:砂:石=0.46:1:1.62:2.53,砂率為39%,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為417kg/m3,從而確保了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2.6 混凝土工程
(1)在混凝土澆搗前,先要通知攪拌站備足砂、石等材料。本工程要求采用粒徑為5~20cm、含泥量小于1%的碎石;采用細度模數大于2.5、含泥量小于2%的中粗河沙。嚴格控制外加劑的摻加量。做好原材料的試驗試配工作,對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嚴禁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合格材料,降低混凝土強度,或混凝土硬化時散發出的大量熱量導致混凝土開裂。同時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等級及和易性前提下,盡量減小水灰比,防止因水分過多蒸發導致混凝土內部孔隙增多,降低混凝土的抗滲能力。
(2)振搗是一個重要環節。振搗底板混凝土時采用 φ75 直徑插入式振動器,振底板與搗墻、柱接點用一般振動器。在振搗過程中,振動棒應快插慢拔,使混凝土振搗密實,插點要均勻,混凝土不明顯下沉、氣泡出盡、表面泛漿為準。插點間距一般控制在50cm 左右,離開模板距離不大于25cm。每點振動時間控制在10~20s 之間,采用單一的行列形式,不要與交錯式混用,以免漏振。混凝土在澆筑到預留洞口、預埋管件及鋼筋密集部位時,要注意將混凝土振搗密實,掌握好振搗時間,不能漏振,也不得過振。
(3)為保證上返部位混凝土的密實,上翻梁及其他上返部位宜采用
先澆筑底板混凝土,再澆筑上返部位混凝土的方法。即待底部混凝土穩
定或接近初凝后,再澆筑上返部位的混凝土。
(4)當豎向構件與水平構件一起澆筑時,先澆筑墻、柱,待混凝土沉實后,再澆筑梁和樓板,并對結合部位實施二次振搗。
(5)測溫:為了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施工中對承臺內外溫差進行了監測。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對不同部位的溫度進行測控,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使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溫度陡降不超過10℃/d。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變化及時掌握溫度變化規律的依據,并做好測溫記錄。如發現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于25℃,應立即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如增加表面保溫層厚度,測溫必須派專人負責。
(6)地下室結構多采用摻加膨脹劑配制的補償收縮混凝土,為了達到補償收縮的效果,地下室工程的混凝土更要重視養護。①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在澆筑后12h 內用草簾或薄膜覆蓋,薄膜內有凝結水為佳的保溫、保濕養護方法;也可在混凝土澆筑完畢、硬化后,采鋪砂蓄水養護的方式,養護時間不少于14d;②外墻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應帶模澆水養護7d;拆除模板后,可在墻體頂部架設噴淋管持續澆水養護,也可在墻兩側掛麻袋或草簾等,覆蓋噴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3 結束語
本文著重對地下室防滲進行闡述,從材料到施工技術的嚴格控制,采取一系列技術措施和方法,防止從基坑圍護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產生裂縫造成滲漏。另外,提高參建人員質量意識,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及強制性標準進行施工。實踐證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過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防滲措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自竣工使用至今,底板及外壁未出現滲漏現象,達到了設計及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吳元琴.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淺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2).
[2]黃國林.探討地下室防水工程滲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華民居,2012(1).
[3]茅蘇穗. 超長地下室外墻混凝土抗裂防滲漏的施工實踐[J]. 四川建材,2013,39(1).
[4]馬建平.淺探地下室外墻抗裂防滲施工技術[J]. 大陸橋視野,2011,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