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 編號:2111814108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加速發展,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切障礙被提上議案,隨之市政道路建設發展迅速,對道路施工中的工藝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能忽視的是,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中出現了一系列質量問題。市政道路工程質量與市民生活與城市發展關系緊密,加強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控制尤為重要。
關鍵詞:市政道路;改造施工;質量;質量控制
一.市政道路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1.混凝土板塊裂縫:由于后期養護不夠,路面風干收縮而產生網狀、淺而細的裂紋;由于邊角處基層接觸面積較小,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過大,基層相對沉降就大,造成板下空洞,失去支撐,角隅處就容易產生局部裂紋。切縫時間過晚,造成收縮裂縫和開放交通后路面基層有下沉致使板塊折裂;由于施工操作失誤或原材料問題產生裂縫。有可能產生的裂縫種類有:溫度裂縫;反射裂縫;荷載型裂縫;沉降裂縫等。
2.路基的路堤失穩、局部沉陷、邊坡滑塌、基底壓實度不達標、路基彈簧、路床積水。挖方工程中出現土方坍塌、下陷、超挖、側移、擾動、放坡不到位等狀況。回填工程中回填土不均勻下沉、標高厚度不控制、表層不平整、不密實、土的含水率沒有得到控制。
二.問題產生的因素討論
當前市政工程施工質量問題頻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業行為不夠規范,主要表現:施工質量管理意識不足,管理松散,安全責任追究制度不完善;招投標工作不規范,違規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運行資金不到位,拖欠民工工資和材料供應商貨款的現象經常發生,同時也導致工程工期拖延。具體講,導致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如下:
1管理意識薄弱:一部分地方領導,對市政道路工程缺乏深入了解,對項目質量監管認識模糊,決策缺乏合法性、科學性,更多地是從完成年度考核目標、節省建設資金、確保工程進度等方面考慮。此為,在為數不少的地區,一些新的招投標辦法還未得到有效實施,如工程量清單計價、協議招標等辦法,雖已經建設部發文推行實施,但受地區主管部門、招標從業人員及評標人員業務水平限制,目前還不能得到完全實施。甚至有一些縣市區還存在政府部門直接組織招標定標,或者內定之后再補手續等現象。
2.施工質量監測工作不到位:工程質量是建設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市政道路工程中進行控制的核心重點。施工是將工程建設項目轉變成為實體的過程,是形成最終工程項目質量的重要階段。所以,加強施工階段的質量監測工程建設項目質量控制的重中之重
3施工人員管理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是決定工程項目質量的關鍵因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人大部分是農民工。缺乏專業技術訓練、缺乏質量安全意識、缺乏維權意識,也缺乏對市政工程施工工藝的掌握。有個別施工企業利用這一點,在施工作業活動中野蠻施工,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經常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給許多農民家庭造成痛苦和損失。因此,如何對施工的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是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3.招投標違規:有的招標單位不按規定辦理建設項目登記手續,出現邊組織施工,邊補辦登記手續的違規現象;一些投標單位和投標人串通陪標,串通抬高或壓低標價;有的違反招投標規定,擅自將本應招標的建設項目改用議標代替;招標單位人員和投標人相互勾結,通過一系列不正當手段,妨礙他人參與工程項目的公正公平競爭;在確定考察施工隊伍階段,有的投標單位和投標人就對建設單位參與確定考察范圍的有關人員通過個別走訪、單獨接觸等方式,企圖通過種種努力,使其成為招標單位確定的考察對象。
三.具體控制措施
1.積極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能夠規范化、科學化,有效地搞好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工程質量。首先依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文件和本合同內容,制定可惜的質量管理工作監管細則,從而使施工質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工作進入、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其次嚴格按照施工程序辦事,對每道工序,每個結構層次,每一關鍵部位進行全方位監控。堅持科學儀器檢測,嚴格以數據說話,不憑經驗辦事。在質量管理工作中,在工地必須設立試驗室,進行獨立試驗、檢測,對施工單位的檢測數據按核定頻率進行抽檢、復檢,為提高效率,節省費用,有時也可派施工管理人員對施工單位的試驗和檢測過程進行全過程旁站監督。
2.加強施工人員素質管理:健全崗位責任制,改善勞動條件合理地激勵勞動熱情。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形成人人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培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心理狀態。加強專業培訓與考核,進行必要的人員資格、技術水平認證。
3.嚴肅設計方案:施工前要求設計本身必須要規范,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其中,結構方案要經過計算準確切實合理。設計時要綜合考慮與給通信、排水、電力、燃氣、熱力等管線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避免施工過程中發生大幅調整路線、管線布置沖突、道路剛竣工就破路埋管等現象。
4.路基及土方工程控制措施:路基及溝槽的中線、邊線必須經復測合格,水準標高放到現場并經復驗,方準予施工開挖。挖土過程中,嚴禁挖土機械在溝槽邊、支撐上行走、碾壓。挖出的土應及時裝車運走。控制基底超挖,特別防止超挖土處的回填土。進行回填前必須對基底進行清理。挖除輸液、雜草等雜物清除表面有機土、種植土和垃圾,并對原基底進行壓實處理。填筑使應選用粗粒土作為填筑材料,并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溝槽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實的壓實厚度每層小于20cm。同一水平層應采用同類材料,不得混填。出現路基彈簧土時,應將彈簧部分挖出曬干后再回填。路基邊坡施工時應同路基一起進行全斷面的分層填筑壓實。邊坡的銜接處應開挖臺階,坡頂、坡腳時要開好排水措施。路基在填筑過程中不能太快,要控制填筑速度。回填土中嚴禁夾雜大塊干土和建筑垃圾等雜物,并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層壓實。必須經過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回填下一層土,嚴禁一次堆填后實施表面振壓。
5.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混凝土攪時拌加強對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質量檢測與控制。根據施工條件的變化,在施工中對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塌度應進行適當調節。拌制混凝土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加強質量監督與抽檢。澆筑混凝土路面時,應將基層澆水濕透。振搗時振動棒不要碰扭鋼筋、模板、預埋件等。嚴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時間,如果連續澆筑很長,鋸縫設備不足時,可在1/2長度處先鋸,之后再分段鋸。混凝土路面澆筑完成后,要及時用潮濕材料覆蓋,澆水養護,粗蓋養護不少于14天,防止強風和曝曬。對于處在人多、運料等通道處的混凝土陽角,拆模后要用角鋼等保護好,以免碰損。
四.總結
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建設關系到社會經濟實力發展,也能夠給人民帶實在的利益;若是在改造施工質量出現問題,就會給國家帶來大量資源的損失和浪費。所以各部門應共同努力,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以保障投資目標的實現,完善市政道路施工。
參考文獻:
[1]李洪偉,淺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難點及存在的問題[J].交通與路建,2012(27).
[2]陶劍江,淺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論文[J].
[3]淺談市政道路改造的施工質量管理[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