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埃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30
摘要:我國經濟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對于建筑設計也有了新的要求。現代建筑不僅僅滿足人們的基本要求,還要充分體現其藝術性,將建筑設計與藝術美感相結合,使之更加符合現代社會人們對于建筑美的追求。
關鍵詞:建筑設計;藝術美感;作用
引言
設計與藝術美感實際是一種文化的具體體現,我們可以稱之為藝術文化,這種文化對生命是一種啟示,它通過對美的感受、鑒賞與創造,實現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建筑設計是一種意識行為,通過大腦對事物進行創造,實現構思與想法,最終達到實用性經濟性的設計活動目的。迄今為止大量的建筑設計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為人類文明留下光輝燦爛的篇章,這些在反應人類對美的認可與追逐的同時也反映出不同時期,藝術文化與設計品味的不同,歸根究底除了必備的科學技術與建筑風格的影響外,設計文化與藝術文化極大對建筑設計影響極大,是建筑革新與發展的重要推手。
一、設計、藝術美感在建筑設計中的發展史
建筑藝術反應時代的科學技術與經濟水平,有時與社會的意識形態、文化藝術等都有密切關系,在較為早期的原始時代,建筑設計比較注重功能性與實用性,藝術與美參與的并不多,直到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宗教文化開始遍布各個領域,建筑中開始出現彩色的玻璃、各類壁畫等,審美對于建筑設計開始起作用,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建筑設計逐漸成為藝術文化的載體。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社會經濟繁榮發展,工藝美術運動盛行,美與藝術的集合成為設計師的主流追求,美學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力增強,20世紀初,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現代設計先驅柯布西耶、格羅皮斯等開始探索社會對設計的要求,這種作用與藝術文化的變革,再次影響了人們對建設設計的認知與要求。隨著新美學的盛行,20世紀繪畫藝術與雕刻藝術得到發展,建筑設計中包含的元素不斷增加,如家裝設計、家居設計等,這些都促成了藝術文化與建筑設計的結合,二者的融合更深刻。
二、設計、藝術美感在建筑設計中的關系
(一)人們對二者容易產生誤解
首先不理性的追求藝術美感。很多時候人們掉進藝術的怪圈,過分強調建筑設計中的藝術感、設計感,讓形式主義為建筑設計帶來較大影響,這樣做不僅要加大成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都過度耗費,不去考慮技術問題,甚至為了美損害了建筑設計合理性,這樣的建筑雖然有著較好的視覺效果卻勢必存在安全隱患。
其次,過度理性節約,不重視美感、藝術感。理性的建筑設計有助于提高統一性與高效性,但同時也相對單調平庸,目前我們的城市大量復制相同的建筑物,個性與表現力相對差些,可見,覺得嚴格遵守設計原則與規律就一定取得最好的藝術效果的想法不都是正確的。
再次,藝術文化與形式主義是兩回事。藝術文化是建筑師在大環境的情感表現,在建筑外形呈現有沖擊性震撼性的效果,這樣的建筑設計是自由的,有創意的,蘊含價值的。形式主義往往僅僅注重外形的奇特,以夸張片面的形勢推動或助力某一流行領域的發展,是缺少藝術價值與情感的,我們在建筑設計中呈現的藝術文化不是夸張的形式主義。
(二)設計與美感在建筑設計中的關系
從建筑發展的歷程來看,建筑設計是藝術美感的載體,它的發展與藝術是同步的,建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在建筑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是建筑設計發展至今的應用準則,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美的追逐不斷強烈,對建筑設計要求持續提升,建筑設計中設計與美感的表現力越來越強。只有技術,沒有藝術,建筑設計呆板無味,只重藝術,不要技術,建筑設計沒有使用價值,只有二者有機結合才能為建筑項目提供靈氣、獨特、性能高的方案。
三、設計與藝術美感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
(一)技術是設計之本
建筑技術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路線體現,首先,結構技術,通過機構體系的整合,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能創新出更多的結構形態,實現優化結構與個性化結構的展現;其次,材料技術,應用開發更新型的材料,綠色材料,不僅能夠提高建筑技術的表現力,更能體現美的色彩;再次施工技術,提高施工技術的同時應用創新技術,實現統一性、高效性、經濟性的實現,最后其他科學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技術等通通有了長足的進步,有選擇的的應用,可以擴展建筑技術的外延,促進內核的進化與改變。
(二)藝術美感是設計的向導
對于建筑設計中的認知導向,美的感受始終控制著人們的感應與決策,現代建筑設計中,更多的情感表達與視覺、聽覺、空間的感受,讓人們對建筑產生不同的想法,在建筑設計中,積極應用美學藝術,通過合理結構中不同的表現力,喚起人們對建筑的喜愛與認可,引導人們將豐富的質感放在生活節點,實現設計與美的結合,使建筑項目更貼近人的生活與情感,讓居住、使用的人有更好的享受。
四、設計與藝術美感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一)外形、色彩的統一協調
建筑設計的構圖形式不同,有的研究者認為簡單的幾何構圖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美,例如,埃及金字塔、中國天壇均屬于簡單風格的,它們也印證了有些專家的看法;有的研究者則推崇不規則的圖形結構,但也不排斥簡單、統一的構圖模式,例如,現在很多大學的體育館、圖書館、教學樓等均采用了不規則的構圖形式,同樣給人以美感,讓我們從幾何構圖中對建筑設計中美感的創新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色彩乃是建筑設計得以完美的必要因素之一,色彩與建筑形狀的完美統一結合是美感在建筑設計中的一大創新。
(二)主次、從屬關系
任何事物都是有主有次的,建筑設計當然也不例外。在建筑設計中主次分明,以凸顯建筑物的重點或中心,如果一個建筑物沒有中心,它將不會吸引大家的眼球,更不會有創新性這一特點了。例如,華盛頓蘇格蘭禮拜堂,是由一主二從的形式組成了一個整體,兩側低矮的房屋有力地襯托出主體的高大,在這個建筑中主從關系十分明確。所以不管是建筑設計的色彩還是空間格局都要考慮到這一點,要突出主色調給人以美的享受,通過對建筑中心的顯示讓我們感受到其的設計的主旨理念,有主有次使美感在建筑設計中有一定的創新。
(三)均衡性與穩定性
我們可以從建筑的均衡和穩定來感受到其設計中的美感,給人能以全新的感受。均衡性可以分為靜態均衡和動態均衡兩類,幾何圖形從是否對稱可以分為對稱圖形和不對稱圖形,建筑同樣有對稱的和不對稱的,但不管是對稱建筑還是不對稱建筑,它們都是富有美感的。審美感受中所提到的均衡穩定性與實際中的所講的是由區別的,美感中的均衡穩定性是人們從平時的生活經驗中累積而成的。對稱的建筑無可厚非就是均衡的,但是不對稱的建筑也保持著自己的均衡。比如人民大會堂體現了明顯的對稱性,給人以莊重的感覺是均衡的,但現代的好多建筑都是不規則的,能給人以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同時也體現出了建筑設計的均衡穩定性。
五、結語
建筑技術和藝術是相輔相成、互相融合的,藝術為建筑增添了色彩,技術把建筑藝術更好的體現出來,新時代人們更加注重建筑的藝術美感,通過不同的設計將藝術體現出來,成為建筑的獨特標志,在設計中將建筑的藝術表現與技術實現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設計這一載體來完成二者所無法實現的最終目標,使建筑與自然和諧統一,更美、更完善。
參考文獻:
[1]張靜.藝術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J].文教資料,2011(15).
[2]程世卓.論工藝技術對建筑品質的作用[D].清華大學,2012(4).
[3]桑永娟.談建筑設計與藝術文化的滲透關系[J].科技創業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