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12
摘要:目前環保節能已經成為建筑工程的必然要求,這也是實現建筑行業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本文將探討環保節能措施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建筑設計與環保節能之間的重要關系,為同行業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建筑;環保節能;設計;措施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國家大力提倡節能環保,在這種情況下,節能環保逐漸成為建筑設計的主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斷改善住房條件,紛紛對住宅進行裝修改造。在裝修過程中,居民裝修一方面注重美觀和舒適,另一方面裝修側重個性,并且在建筑節能環保設計時兼顧以人為本。
1建筑設計與環保節能之間的關系
在對住宅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生態平衡三者并不是孤立的、矛盾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體。為了提高居住環境的舒適性,人們對建筑的內部環境可以進行自主建造。當前,人們主要是依靠照明、空調和通風等設施進一步提高居住環境的舒適性,但是這些設施往往都有比較大的耗能量,以增加耗能為代價換取人們居住的舒適度,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發展模式為環境和能源帶來危機,同時直接威脅到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能源消耗也在逐漸增加。建筑耗能在整個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并且每年各地都在對建筑進行改建或者新建等,在這種情況下,能源消耗量必然增加,進一步惡化自然環境。伴隨著建筑物的施工,隨即出現水污染、土地資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現象。對于上述問題,如果不采取措施,防止水、土和空氣進一步污染,那么自然環境將會日趨惡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建筑系統內、外的物質、能量間的良性循環構成嚴重的破壞,同時影響生態環境的平衡性。對于居住區的設計,一方面對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不斷減少再生能源消耗與浪費;另一方面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節能環保下的建筑設計原則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節能環保意識逐漸增強,能源短缺的壓力不斷增大,節能建筑、綠色建筑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受到人們的認可和關注。在設計節能環保建筑的過程中,我們要遵從的原則包括:
首先確保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最高的原則,通常情況下,是指能源、土地、水、各種建筑材料等建筑用資源,需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其次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為了降低建筑物對環境的影響,需要注意:防止建筑污染土壤、空氣和水,在施工過程中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在選擇建筑材料時,需要對材料的循環使用進行綜合考慮,鼓勵建筑材料的回收與利用。對原有的建筑進行充分利用,進一步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最后對生態環境最好。所謂對生態環境最好,通常情況下是指有利于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與健康。在生態系統中,人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設計建筑,一方面滿足“人”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與生態環境保持動態的平衡,考慮可持續發展。
3設計節能環保建筑的措施
3.1改造室內裝修節能
我國在設計城市住宅的過程中,臥室作為住宅的主要空間,通常情況下,在日照通風條件最佳的位置設置臥室,一般為南向,這種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住戶提供最好的自然能源。在劃分處理室內功能區域、空間方面,需要對環保、節能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在設計方面,一般選用透光性隔板進一步解決通風、照明等問題,為了凈化空氣、調節空氣,可以在室內培植適宜的綠植。
在設計采暖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需要結合供熱要求,選擇科學、合理的供暖材料和供暖方式。在供暖材料方面,注重傳導性、容量性的科學性、合理性。在供暖方式方面,選擇暖氣片進行采暖。在裝修暖氣片時,暖氣片的包裝要少,增加散熱性。在設計供暖系統時,如果能夠確保規劃、設計的合理性,那么一方面就可以實現系統控制和計量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費。
3.2改造室外裝修節能
在設計住宅體型的過程中,根據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對節能住宅進行設計,在體型系數限制條件范圍內,節能建筑本體圍護結構需要滿足相應的規定要求。在滿足室內空間體積要求的前提下,將圍護結構面積降到最低,其目的是:減少不必要的墻體面積,降低熱損失。
裝飾裝修民用建筑與節能改造同步進行,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改造后的建筑符合節能標準。為了減少壁面傳熱,提高外墻保溫隔熱性能,通常情況下,將外墻表面涂成白色或淺色。為了降低能耗,大大降低空調使用率。
3.3建筑給排水的環保節能
3.3.1選擇管材。在材料選擇方面,積極推廣使用以塑料管為主體的優質綠色管材,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自來水管道系統中的二次污染。當排水溫度超過40℃時,需要使用金屬排水管。在建筑內部,常用的排水管道管材分為塑料管和柔性接口的排水鑄鐵管。綜合考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UPVC排水管是首選。對于高層及超高層建筑來說,柔性接口排水鑄鐵管是首選。
3.3.2選擇衛生器具。當給水配件前水壓比較大時,在這種情況下,衛生器具不能按給水額定流量流出,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超壓出流現象,進一步浪費水量。在使用過程中,因水流失,使得人們不易察覺、認識,而這種水量浪費,因為沒有產生相應的效益,進而被稱為無效用水量,在使用過程中這部分水被白白流失。這就要提醒我們設計人員在衛生器具的選擇上要選擇環保節能型的。例如,在選擇坐便器的過程中,首選虹吸式、虹吸噴射式,以及虹吸渦旋式等沖洗效果好的坐便器,上述坐便器在水量較少的情況下,就能達到理想的沖洗效果。選擇水龍頭的過程中,通過手壓、腳踏、肘動式水龍頭,停水自動關閉水龍頭和節流水龍頭等新型節水龍頭對傳統的老式螺旋式水龍頭進行取代,在節水效果方面,這些水龍頭都有自身的優勢。
3.3.3建筑中水的利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中,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直接與身體接觸的大約占40%,對于飲用、烹飪、洗滌等用水來說,必須達到規定的生活飲用水標準。對于其他用水,可以適當地降低水質標準,與生活飲用水相比,中水因處理費用相對比較低廉,通過就近輸送進而能夠節約管線,在節水方面成為一種新的思路。在建筑單體中,通過分流措施對糞便污水、廚房廢水與其他生活廢水進行處理。
3.3.4收集利用屋頂雨水。氣候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降雨量。多年來,對于降雨人們一直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解決雨水排放問題成為人們注意力的集中點和關注點,進一步使得雨水白白流失。對于雨水的利用,通常情況下,分為直接利用和作為補充中水的水源。在設計建筑樓頂的過程中,設置了專門用于雨水收集的蓄水池,這些雨水經過直接或者稍加處理可以對廁所進行沖洗。在我國,大規模公寓式建筑是居民的主要居住方式,與發達國家的單體別墅相比,依靠屋面收集雨水還不夠。對于住宅小區、學校、工廠等,都應積極發展雨水積蓄工程。在降雨比較充沛的城市,為了便于收集、使用雨水,需要采用排水分流制。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持續發展的理念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不管是環保建筑,還是節能建筑,其設計的目的是實現人類的持續發展。我們要在“以人為本”前提下,充分利用現有的地球資源,建立和諧的人居環境。
參考文獻:
[1]王英華.淺析建筑設計與環保節能[J].法制與社會,2009(11).
[2]張彩芬.居住建筑與節能環保[J].現代裝飾(理論),2011(05).
[3]代秀洪.淺論建筑設計與環保節能[J].科技與企業,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