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通海縣四街鎮水利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站
摘要:本文從通海縣四街鎮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的現狀、發展的思路和問題出發,探討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的重要性。通過宣傳節水,促進節水意識的覺醒,加快角色轉換,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水管理體制,完善我鎮農田灌溉用水改革,建立和維護農民自主管理灌溉用水的制度,讓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建立穩定可靠的投入機制。實事求是地選擇農田灌溉高效用水機制,抓好試點,注重實效,全面推進用水管體制的改革。
關鍵詞: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重要性;現狀
一、我國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用水占用水總量的70%,但是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卻極為低下,僅為43%,而發達國家達80%。在20世紀70年代我們可以認為這是技術問題,因此國家大力加強農業灌溉技術的研究,引進多套微灌溉設備推動節水的發展,當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顯著提高了節水效益。但我國水利事業仍然發展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是水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影響我國農田灌溉高效用水快速發展的原因很復雜,有歷史根源、也有現實原因;有技術、設備、原材料、生產工藝等問題,也有政策、法規、管理體制、資金投入等社會因素。但從建國60多年來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的發展進程分析,科學技術與資金投入在我國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的發展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非惟一因素。
從通海縣近5年的大旱及農業灌溉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各級政府對農田灌溉高效用水在工程措施和技術上投入頗多,不僅是資金上,還有技術上,以及節水示范園等,可以說條件是非常優越的。但為什么先進的技術不能落地生根,不能推廣與普及呢?實踐給出了答案:灌區灌溉管理是實現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的基礎與關鍵,農業節水、農田灌溉高效用水單靠建工程和抓技術還遠遠不夠,還應健全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完善管理設施和管理方法,必須有節水法規規制和政策的指導,同時還必須解決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的管理機制等相關問題,建立起適應我鎮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農田灌溉管理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鎮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的發展,穩定農業基礎。
二、四街鎮農田灌溉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1農田灌溉的現狀
四街鎮農田灌溉用水水源主要為杞麓湖水、水庫壩塘水、泉水,共有灌溉溝渠1890條,長94.5萬米,其中三面光溝渠80萬米,土溝渠14.5萬米,水利化程度91℅,主要以種植蔬菜、烤煙為主。2014年四街鎮可用杞麓湖水量3125萬立方米,水庫壩塘水量110.8萬立方米,小水窖水量2.84萬立方米,龍潭水量1、9萬立方米;
全鎮共有人口44208人,農田面積34690畝,其中水田22361畝,地12726畝,有18391畝可用杞麓湖水灌溉,2100畝可用泉水灌溉,11199畝必須用水庫、壩塘灌溉,還有3000畝是雷響田。
四街鎮2014年農業生產用水總量為3493.08萬立方米,其中杞麓湖水需3300萬立方米,泉水需4.38萬立方米,水庫、壩塘水需188.7萬立方米,總體來說供需不平衡。
2.2存在的問題
我鎮在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上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灌區產權不清,責任不明,社會化技術服務支撐體系滯后,缺乏行政和技術監督,灌區建設和管理沒能同步推進,市場機制中的供求、價格與競爭機制沒有完全運用到灌溉管理中去。同時還有一些管理問題,造成溝渠堵塞道路不暢等現象。在節水監督方面的作用也不夠突出,需要加強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的研究。
(1)重建設、輕改革、輕管理的傾向仍然存在。四街鎮黨委、政府和水保部門對四街鎮轄區內水利工程重點組織、大力實施了灌區的續建配套節水改造項目,共對10個村委會進行了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灌區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實際操作中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的問題。
(2)管理水方面缺乏一定的標準。管理水平對農田灌溉高效用水能夠起到規范和促進作用,同時也影響著技術的發揮。管理又直接與技術規范、標準等有著密切的聯系。但至今為止,我鎮在管理技術等方面還是存在規范和標準不完全現象。
(3)雖然采取了一些節水措施,但因監督實施不力,未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同時法規體系還須進一步完善。再加上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水利投入機制并未真正落實到實處,也沒有將這種投入機制量化,并且用法律固定下來,致使人們無法操作、無法檢查。
三、改革四街鎮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的途徑與對策
3.1加大宣傳力度,促進用水市場意識的覺醒
由于歷史的原因,水商品意識淡薄,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深化水管理改革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政府水行政部門、水管理部門(含灌區)、用水戶(農民)與社會各界對水管理改革的認識也不到位。水利在市場的大浪潮下只能算剛剛起步,農民的水商品意識還沒有完全建全,符合市場規律的供水體質還沒有完全形成。這些因素一方面導致了水利供水工程無法良性運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用水的嚴重浪費。現代水利理念強調要按經濟規律辦事,注意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體現水的市場(商品)意識,是一種超越時代的思想大解放和觀念的大轉變。
3.2建立穩定可靠的投入機制
農田灌溉高效用水機制的改革與實施,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保證。資金不足會嚴重影響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和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近幾年來,通過宣傳灌區節水的重要性,,鼓勵社會各界和單位、個人參與節水項目建設和運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目前這種投入機制缺乏具體的約束條件(力),缺乏監督,在實際操作中隨意性較強,不便于操作,常使這種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水利投入機制反彈,再次回到完全依靠國家資金投入上來,最終影響高效用水工作的開展。所以,建立科學的投入機制勢在必行。
3.3建立和維護農民自主管理灌溉用水的制度,讓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
建立農民自主管理灌溉用水制度是極其適宜的,這樣能夠讓用戶真正參與到管理中來,發揮農民自身在管理中的作用,在加上政府的因勢利導,合理灌溉就會自然形成。在農民自主灌溉中也會涉及到他們自身之間的合作與博弈,農民可以自主協商,建立自主管理與決策的機制,這對提高農田灌水率是非常好的,將其作為提高水資源管理效率的辦法是非常正確的。
結語
自改革開放以來,四街鎮水利行業及其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在管理體制、經營、水價、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獲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雖滯后于國民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對水的需求,但政府行政部門和水管單位,有清醒和正確的認識。從戰略的高度,認真總結、分析、研究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水管理的特點,重新認識深化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深遠意義,使我市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真正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
[1]程華.劉曉華.江西省農田灌溉的現狀和建設規劃思路初探[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8(12)
[2]范美師.會澤縣迤車灌區高效用水農業的有效途徑[J].節水灌溉.2008(01)
[3]葛愛麗.許書剛.程紅.李紹飛.發展高效用水農業的探討[J].地下水.2009(04)
[4]李翔,成自勇.甘肅省農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機制的現狀和建設規劃思路[J].節水灌溉.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