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濮陽供電公司
摘要:電網系統是供電企業將電力輸送給用戶的主要介質,其建設質量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的供電能力與質量,而隨著電力需求不斷增長,對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的要求隨之越高。本文首先對加快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意義進行分析,并對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原則進行介紹,然后在對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研究基礎上,從電網規劃、先進技術和裝備使用、特高壓落地以及基建標準化建設等方面,給出加快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應用探討
電力是人們生產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能源之一,是促進國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電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電網作為電力輸送的重要媒介,須要加大其建設力度,滿足人們的高要求。當前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并且應用在供電企業當中,通過新技術的不斷推廣與應用,提高了供電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從而獲得持續性的快速發展。
一、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目的與基本原則
在電網建設過程中,大力推廣并應用新技術的最終目的為了促使電網實現現代化與自動化,這樣才能夠保護生態環境,減少點滴面積,提高電力系統的輸送能力與供電質量,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性運行,達到安全、合理、經濟性的目的[1]。推廣與應用電網建設新技術的基本原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⑴遵循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則。在電網建設過程中,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也就是為了是電網運行達到安全性與可靠性,這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⑵遵循技術先進的基本原則。在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與應用的過程中,所投入的技術必須要與國際上的技術一直,這樣才更能夠使電力系統實現自動化與信息化,才能夠與國際接軌,促進供電企業、電網公司的健康發展。⑶遵循節能環保的基本原則。在新技術推廣與應用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技術的先進性,還需要保證不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以節約土地資源與成本為基礎,從而提高供電企業與電網公司的社會經濟效益。⑷遵循經濟實用的基本原則。在推廣與應用電網建設新技術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以經濟合理性為基礎,選用性價比高的新技術,這樣才能夠電網公司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電網建設過程中,設計階段與施工階段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至關重要,必須要我們對其加以重視,引入各種新材料、新技術與新設備,從而促進電網公司的健康發展。
二、加快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研究
(一)全面推動重大示范工程的實施
在220kV系統國產化可控串補、靜止無功補償等技術已完成示范工程的基礎上,落實和部署國產化可控串補和大容量靜止無功補償在500kV系統的示范工程。要以實現國產化和產業化、大幅度降低設備造價和工程造價為目標,將重點落實在東北電網500kV伊馮甲乙線、陽城輸電系統加強工程的四條線路上推進國產常規串補、可控串補技術的工程應用;重點落實在重慶等電網4 個變電站推進國產靜止無功補償技術的工程應用。組織完成500kV系統同塔多回和提高導線溫升示范工程。要以形成完善的施工、運行技術和完整的規程規范為目標,重點推動華東電網利港電廠至梅里500kV同塔四回輸電線路示范工程和東善橋至龍潭500kV 輸電線路提高導線發熱允許溫度示范工程的建設。組織完成定制電力技術示范工程。要以提高城市電網供電質量和優質服務為目標,重點推動在北京重要用戶中實施固態快速切換開關(SSTS)、動態電壓恢復器(DVR)、飛輪儲能系統(FESS)三項示范工程。
(二)繼續推動東北電網第二次大擾動試驗
深化電力系統計算分析中的負荷模型問題研究,進一步提高東北電網黑吉斷面的輸電能力,并以東北試驗及理論分析為基礎,逐步加大其它電網的負荷模型研究力度,使負荷模型的研究真正起到提高輸電能力、提高電網安全穩定和經濟效益的技術推動作用。
(三)全面推廣適用技術在電網設計、建設、運行中的應用
在電網建設中,更大范圍地推動常規串補、可控串補、靜止無功補償等技術的應用,提高系統輸送容量和安全穩定水平;在輸電線路工程中,全面推廣海拉瓦技術等優化設計技術,全面推進大截面導線、耐熱導線、緊湊型線路、同塔多回線路以及環保施工等技術的應用,節約線路走廊,降低工程造價;在變電站工程中,全面推行變電站標準化設計,因地制宜推廣大容量變壓器、集成氣體絕緣組合電器(HGIS)等新設備的應用;在生產運行中,積極推動直升機巡線及作業技術、雷電定位聯網等技術,提高電網生產管理水平。
(四)組織開展對科技項目的后評估工作
要以對后續的推廣應用提供決策參考為目標,安排對已完成的示范應用且具備推廣應用的先進適用技術開展后評估工作。近期首先安排對緊湊型輸電、同塔多回、大截面導線、提高導線溫升、直升機巡線及作業、常規串補、可控串補、靜止無功補償、雷電定位等項目的后評估。
三、加快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建議
(一)合理規劃電網
電網規劃是電網建設與發展的總體框架,系統性強,整體性高,我們要深入研究這項工作,統籌各方,兼顧遠近,在滿足安全、可靠供電的前提下,重點搞好電網設施的優化布局;要積極與城市規劃部門溝通,把電網規劃納入城市綜合規劃之中,使之有機結合起來,結合城市建設同步開展電網建設,注重景觀協調,搞好環境保護,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水平[2]。
(二)積極推廣使用先進適應技術和裝備
圍繞促進電網與自然和諧關系的主題,在加大導線單位截面輸電能力、提高導線耐溫水平、減少運行導線弧垂變化量、縮小塔基面積、節約線路走廊、同塔多回線路和緊縮型線路布置以及緊湊型變電設備等方面,積極組織適用技術應用研究工作[3]。在建設過程中,可結合實際,考慮選擇一些已經掛網運行和有一定運行經驗的這方面設備和技術,比如碳纖維復合芯鋁絞線、間隙型耐熱鋼芯鋁合金導線、L 型絕緣塔型、H-GIS 設備等。材料的選擇,要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盡量與自然協調,山區基礎考慮全方位高低腿設計,林區采用高跨設計,減少對地貌現狀的破壞。
(三)積極謀劃特高壓落地
推進特高壓電網建設是實現我國整體能源戰略的重要步驟,是提高社會綜合效益的系統工程。根據鹿寨縣發展規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設特高壓電網,有利于減少線路走廊回數,節約土地資源,減輕植被破壞程度,減少水土流失量;有利于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減少負荷密集區的污染源??梢姡瑺幦√馗邏弘娋W落地,對促進生態的發展,構建電網與自然和諧關系意義重大。
(四)大力推進基建標準化建設
“標準化”的提法范圍較廣,按適用面分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按法律的約束性分有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和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按標準的性質分有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按標準化的對象和作用分有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安全標準、衛生標準和環境保護標準[4]。盡管分類和對象不同,但都起到為獲得最佳秩序,促進最佳社會效益的作用。
(五)著力搞好安全文明施工
在電網建設過程中,要努力規范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設施標準化、現場布置條理化、機料擺放定置化、作業行為規范化、環境影響最小化,對內形成保障安全文明施工的機制,對外樹立公司施工隊伍的良好形象[5]。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使施工人員在安全的作業現場心情舒暢地開展工作,對促進過程與自然的和諧大有益處。要依據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倡導綠色施工,保護植被,避免水土流失;線路施工作業盡量少破壞地表面,施工結束后盡量盡快恢復植被;施工區域的圍護、遮攔以及臨時搭建物等用材要得當,標志要清晰,要與現場環境相協調;在城鎮施工,還要妥善保護在施工區域內的市政設施、管網管線以及建筑物等;要管理好施工運輸車輛,車輛外觀要干凈,運輸途中不遺不灑,揚塵要遮?。灰幚憩F場排水排污,嚴禁將泥漿水直接排入農田、水庫和池塘等;要控制粉塵、噪音,回收好施工廢棄物,清理好施工現場。
綜上所述,電網是供電企業將電力輸送給用戶的重要媒介,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我們需加大電網的建設力度,通過推廣與應用新技術,促進電網在建設中實現自動化與信息化,這樣才能夠保證供電企業的供電能力與供電質量,提高供電企業與電網公司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滿良.如何加快電網建設新技術推廣應用[J].廣東科技,2014,12(10):102-103.
[2]王冬冬.電網新技術管控模式應用研究[J].電力建設,2013,5(07):102-103.
[3]陳忠.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技術研究[J].廣東科技,2013,12(09):102-103.
[4]段衛國.對南方電網開展智能電網建設的思考[J].南方電網技術,2012,10(13):154-155.
[5]羅雪軍.電網企業科技創新機制和應用平臺研究[J].電力建設,2013,15(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