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國土房產測繪大隊 515041
摘要:近年來,工程建設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工程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常規測量技術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通視情況、作業條件的限制,測量效率較低,精度不高,CORS-RTK技術是一種重要的實時動態測量定位技術,具有外業作業量小、測量精度高等優點,在工程測量中應用的非常廣泛。本文分析了CORS-RTK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闡述了CORS-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關鍵詞:CORS-RTK技術;工程測量;應用
CORS-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不僅提高工程測量的精度和工作效率,還改變了工程測量的作業流程,優化了測量模式,使測量工作更加快捷、簡單。CORS-RTK技術利用GPS運行參考站,采集多個基準站的觀測信息,建立測量誤差修正模型,采用動態實時差分系,修正觀測數據,實現高精度的定位測量服務。
一、CORS-RTK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CORS-RTK技術基于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互聯網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以一定間隔在一定區域內,建立由GNSS參考站組成的全年不間斷運行的網絡系統。CORS系統主要由用戶應用、數據通信、數據處理中心和參考基站組成[1],數據通信系統將CORS系統的各個模塊聯系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局域網。
CORS-RTK系統是由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參考站組成的運行參考網,各個參考站按照設置的采用率,全天候持續地觀測,再由數據通信系統將觀測數據實時的傳送給各個控制中心。CORS-RTK系統控制中心首先對觀測數據進行質量分析和預處理,然后解算這些觀測數據,實時估算出CORS-RTK系統的衛星軌道的誤差改正項,建立誤差改正模型,將改正數據由無線點傳輸設備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根據GPS實時定位原理進行計算,由計算機設備顯示出測量精度和三維坐標。CORS-RTK技術是CORS系統的核心技術,可以為工程測量提供給哦啊精度的實時動態定位服務,極大地減少工程測量的成本,提高測量精度。
二、CORS-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1、工程概況
某礦業核查區分布在6個鄉鎮,共有21個采礦廠,采礦區周圍的地貌、地形和地物種類繁多,采礦區形狀、范圍、采場位置和開拓工程等內容繁雜,地形地貌非常復雜。由于單基站RTK技術距離測量區距離較遠,遠遠超出了RTK的測量控制范圍,常規的測量手段測量精度較低,利用CORS-RTK技術,可以直接測量礦區的隱蔽地區和各個地物點。
2、求定測區轉換參數
CORS-RTK技術將流動站設置在礦區的各個控制點上,采集實時的WGS84坐標,計算區域性的轉換參數,每次測量之前要進行校正,選擇測量區域邊緣的幾個已知控制點,計算坐標轉換參數,將已知坐標點數據添加到數據庫中,利用高程曲面擬合出CORS-RTK的高層擬合參數,以已知控制點為檢核,確保檢核的測量精度,然后再開始測量工作,及時記錄校正參數,每次測量之前,要仔細核對測量參數。
3、控制測量
該測區可以接受CORS-RTK系統的參考站信號,基于CQ2000大地水準面模型,采用JSCORS測量技術,對D級控制點進行加密,測量GPS控制點。采用CORS-RTK分兩個時段進行測量[2],并且采用靜態的GPS測量方法構建平面的測量區控制網,根據測量距離和GPS型號確定相鄰點之間的距離,通常可以為3~10千米,和國家控制點進行聯合測量,計算出測量區中各個控制點精確的坐標位置。同時要注意考慮投影變形,測量區的高程和地理位置決定著變形的程度,結合測量區的覆蓋范圍面積來選擇平面控制網的中心點[3]。工程測量項目的地形情況、測區走向各不相同,因此控制測量中的長度變形也千差萬別。特別是在3度角或者6度角邊緣位置的投影帶,有時會出現長達幾米的長度變形,導致由工程圖紙點位反算出來的復測長度和實際的測量長度嚴重不符,難以滿足工程測量要求,因此在工程測量中要采取消弱長度變形。按照全球定位系統的測量技術規程進行復測,將網絡CORS-RTK系統測量結果和已知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在GPS信號較強的區域,進行相互通視,在容易埋設標志的位置設置圖根點,采用CORS-RTK技術實施測量,在整個工程測量區工設置40個圖根控制點。
3、碎部測量
在常規的工程測量中,碎部測量需要一個工作人員司測尺,另一個工作人員在測量站看鏡,測站人員指揮司尺人員進行測量工作,同時還要受到通視、測線長度等條件限制。采用CORS-RTK技術在戶外進行碎部點測量,只需要一個工作人員即可完成。測量人員首先在電腦手簿中輸入坐標,然后拿著GPS接收機,結合GPS接收機顯示的坐標點,測量員走到工程的測量點上,整個工程測量過程方便快捷,既保證了工程的測量精度,也保障了工程具有獨立的誤差影響。
4、CORS-RTK測量精度分析
對測量區的控制點進行測量校核,最小相對點誤差為0.011,高程誤差為0.032,平均較差1.2cm,最大相對點位中誤差為0.025,較差最小值0.5cm,最大高程誤差為0.032,最小高程誤差為0.012,測量精度符合礦區的測量要求。
結束語
CORS-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測量人員的工作效率,測站之間不需要進行通視,定位的精度較高,操作簡單,能夠全天候不間斷地作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改進和完善CORS-RTK技術,推動CORS-RTK技術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浩.淺談GPS 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3,03:170.
[2]陸世文.淺談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運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2:260-261.
[3]李恒寶,郭友發.CORS RTK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J].西部探礦工程,2011,06:157-159.
上接第326頁
度不宜小于50m。電力電纜在進入機房交流屏處,應加裝避雷器,從屏內引出的零線不做重復接地。
3.1.7移動通信基站供電設備的正常不帶電的金屬部分、避雷器的接地端,均應做保護接地,嚴禁作接零保護。
3.1.8移動通信基站的直流工作地,應叢室內接地匯集線上就近引接,接地線截面積應滿足最大負荷的要求,一般為35~95mm2,材料為多股銅線。
3.1.9移動通信基站電源設備應滿足相關標準、規范中關于耐雷電沖擊指標的要求,交流屏、整流器應設有分級防護裝置。
3.10電源避雷器和天饋線避雷器的耐雷電沖擊指標等參數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3.2鐵塔的防雷與接地
3.2.1移動通信基站鐵塔應有完善的防直雷擊及二次感應雷的防雷裝置。
3.2.2移動通信基站鐵塔采用太陽能燈塔。對于使用交流電饋電的航空標志燈,其電源線應采用具有金屬外護層的電纜,電纜的金屬護外套應在塔頂幾進機房入口處的外側就近接地。燈塔控制線及電源線的每根相線,均應在機房入口處分別對地加裝避雷器,零線應直接接地。
4.結束語
隨著IT業的不斷發展,移動通信站點的設備和防雷措施也在不斷革新,只要在工程實際中不斷調查優化研究,充分認識雷電可能的入侵途徑,采取全方位、多層次綜合防護,就能取得有效的防雷效果。
參考文獻:
[1]YD5068-98.移動通信基站防雷與接地設計規范[S]
[2]沈培坤,劉順喜.防雷與接地裝置[J].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3]張志兵,通信系統防雷接地技術初探[J].信息技術,2006
[4]康忠學,通信基站被雷擊的三大因素淺析[J].通信與信息技術,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