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學院
摘要:非現役文職教員作為新生力量充實到教學崗位,為軍隊院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強軍隊院校中文職教員隊伍的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闡述了加強文職教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應該采取的措施,并對該隊伍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非現役文職教員;軍隊院校;隊伍建設
我軍自2005年開始正式實行非現役文職人員制度,允許軍隊院校在教學、科研、圖書、檔案等專業技術崗位公開向社會招聘文職人員。這是我軍用人制度的重大改革。隨著這一制度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優秀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人才被聘用到軍隊院校。目前非現役文職教員已逐漸成為軍隊院校教員隊伍的生力軍,承擔著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建設,對全面提升軍隊院校師資隊伍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一)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建設是提高軍隊院校辦學水平的需求
地方大學應屆畢業生是軍隊院校文職教員的主要來源,其中部分教員還有海外名校留學經歷,這就表明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具有學歷層次高的特點,這不僅為軍隊院校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著軍隊院校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了院校辦學水平。但是,非現役文職教員沒有經歷系統的軍校教育,是社會型人才,與部隊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多需要適應和提高的地方。因此,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建設,培養文職教員養成軍校教員必備的素養,提高其能力素質,是提高軍隊院校辦學水平的迫切需求。
(二)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建設是維護軍隊院校安全穩定的需求
由于文職教員實行聘用合同制,所以人員流動性較大。個人因素、留學深造、文職人員政策不成熟、軍隊院校紀律的強約束性、社會同類行業的誘惑力等也都是造成文職教員人才流動的原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軍隊院校帶來了不穩定性。另外,待遇、身份和管理體制的差別,難免會在文職教員和現役軍官之間出現一些矛盾和問題,也會存在安全隱患。同時人才的流動性對安全保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建設,解決和處理這些問題是維護軍隊院校安全穩定的需求。
二、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一)重視思想建設,增強非現役文職教員的使命感和在責任感
目前,在文職教員隊伍中還存在著一些散漫的思想,部分教員是因為當前就業壓力較大,又沒有更好選擇,才來到部隊。但是他們認為自己和臨時工一樣隨時可能被解雇,只要履行好合約規定的責任,完成好安排的工作就行了。所以針對文職教員隊伍的特點,加強文職教員隊伍建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增強其使命感和責任感,有助于強化其組織紀律觀念和服從命令意識,有助于文職教員更好更快地融入軍隊生活、適應軍隊環境,為軍隊建設服務。通過加強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建設,使文職教員嚴格遵守軍隊條令條例和院校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作風紀律與合適的行為方式,自覺維護院校形象與聲譽。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文職人員的意志品質不僅得到了鍛煉,更重要的是價值觀里增添了“使命 ”和“責任”。
(二)加強體制建設,健全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的管理機制
要建立健全非現役文職教員的管理機制必須首先明確文職人員制度的特點。文職人員制度實行的是聘用制管理,這與公務員不同,與現役軍官的管理體制也大不相同,在軍隊中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對現役干部的管理規定實施管理。
健全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的管理機制,首先要建立文職教員的評價機制,確保全程量化管理。這關系到能否聘用到優秀的文職教員,關系到文職教員制度能否貫徹落實到位,關系到文職教員能否盡最大努力推動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彌補現役教員隊伍的不足。其次要完善激勵機制,使文職教員隊伍充滿生機。正確的激勵是人員管理的關鍵所在。我們在完善激勵機制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不僅以物質和榮譽進行激勵,把培訓機會、精神獎勵等也納入激勵范疇,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的作用。最后,要健全淘汰機制,使文職教員隊伍可持續發展。不合格的文職教員不僅不會給軍隊帶來生機活力還會造成不良影響和不安定因素,所以加強文職教員隊伍建設還要健全現有的淘汰機制,使之形成一套在全軍院校中適用的制度化、規范化且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職人員淘汰機制,并做到公平公正地執行。
(三)鼓勵繼續教育,完善非現役文職教員的培訓機制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終身學習已成為一種趨勢。文職教員作為未來軍隊院校教學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需要更新知識體系,以承擔更加重大的使命和任務。因此,重視文職教員繼續教育,完善文職教員的培訓機制,提高文職人員的素質能力,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是軍隊發展的需求,也是文職教員個人發展的需求。
但是目前,對文職教員的繼續教育卻一直沒有引起廣泛重視,只是組織他們進行崗前培訓,允許他們參加在職的繼續教育等。在有些院校,由于文職人員申請繼續教育的手續比較繁瑣,所以基本不組織文職教員參加長期或大型培訓。如此以來,由于觀念上缺乏認同,文職教員進行繼續教育的愿望就很難實現,從而減少了提高綜合素質的機會和途徑,也很難及時跟上我軍發展建設的步伐。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文職教員繼續教育的問題,不僅要從觀念上認同,充分給予機會,還要在制度上順暢文職教員的繼續教育,鼓勵他們進行自身素質的提高,并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在培訓手段上也不要局限于入職培訓,還可以選送軍地院校深造培訓、下部隊調研與代職、選送參加學術交流、開展遠程教育培訓等等。
三、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的前景展望
從2006年第一批文職教員入職至今,已經有9年的時間。在這9年里,文職教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軍隊院校對文職教員的管理也從一開始的摸索階段到現在各種機制日漸成熟。最初普遍存在的文職教員地位不高、在軍隊和地方都缺乏身份認同感、發展具有不確定因素等諸多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特別是2012年新《規定》出臺之后,文職教員的待遇有所提高,文職教員隊伍的建設也更加規范化。可以預見,非現役文職教員隊伍將是一支欣欣向榮、充滿前途的隊伍,軍隊對待他們在政治上有同樣的信任,在工作上有同樣的重視,在身份上有同樣的認同。當然,在這支隊伍的建設中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各種機制還需要經過較長的實踐才能逐步完善成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隨著非現役文職教員管理實踐的不斷發展以及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管理制度一定會更加科學規范,非現役文職教員也會為軍隊院校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鄭椿霖,耿明華.打造“不穿軍裝的兵”—西方國家軍隊文職人員制度管窺[J].環球軍事,2006(24).
[2]張云,李建增等.對軍隊院校非現役文職教員崗前培訓的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