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園林建設處 310000
摘要:隨著現代化腳步的加快,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端酒店的景觀綠化成為評價酒店的重要標志之一。酒店的景觀綠化不僅要滿足自身功能的需求,更重要的要成為可進入、駐足、引導游線的自由空間,同時還需配合酒店建筑風格,使整體環境和諧統一,給人以美的享受。本文通過對義烏國際會議中心植物景觀提升工程中的造景實例,探討酒店景觀中植物與建筑、水體、駁岸、豎向、季相等方面的聯系。
關鍵詞:酒店;植物造景;提升
1.酒店概況
義烏國際會議中心位于世界著名小商品貿易中心---義烏,是一家五星及配置的豪華涉外酒店,酒店交通便利,距義烏機場30分鐘車程,距義烏幸福湖體育健身中心咫尺之遙。承擔義烏市各類大型會展的舉辦和接待工作,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酒店整體依水而建,緊靠幸福湖水庫,擁有一定的地緣優勢。酒店建筑氣勢雄偉,內部裝修豪華,而室外綠化景觀植物規格小,冠形差,地被缺株明顯,長勢欠佳,草坪嚴重退化,內外效果懸殊甚大。
2.工程概況
義烏國際會議中心景觀提升總面積:8.8653萬平米,主要提升內容包括:酒店屋頂花園,內庭院,南側濱湖區域,以及部分園路。涵蓋建筑、園林小品、石棧道、豎向地形、植物配置等。
3.植物造景提升宗旨
通過此次酒店景觀提升工程,依托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本身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要素,將植物的自然美和意境美融入到園林造景中,充分發揮它們的功能作用和觀賞特性,塑造良好的景觀效果,求得植物與植物之間,植物與環境之間的最大協調。植物無論是孤植,群植還是與其他景物配合都能形成一副美麗的動人的畫面,供人們欣賞。
3.1 植物與建筑
義烏幸福湖國際會議中心由主樓和貴賓樓兩部分組成,建筑體量宏大,整體以對稱式布局。酒店外部環境除入口坡道和屋頂花園以對稱式種植外,其他區域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因酒店的坡道入口實為迎賓主入口,需要莊重的效果,兩側對稱種植高度近等,冠形近似的銀杏,對稱式的植物與規則式建筑外形線條較為協調一致,既能軟化建筑的硬質線條,打破建筑生硬、呆板的感覺,豐富建筑構圖,對稱、整齊的布局也加強了建筑的氣勢。而園內自然式的布局,利用植物的枝、桿、葉可使建筑立面富于變化,上層以香樟、銀杏、玉蘭、廣玉蘭、金錢松等,中層以花、葉美麗,樹姿輕盈、秀美的雞爪槭、紅楓、羽毛楓、南天竹等,尤其在屋頂鋪以草坪,其上再植以花卉和花灌木,效果更佳。做到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
3.2 植物與水體
水是生態環境中最有靈性、最活躍的要素,而水生植物以其灑脫的姿態,優美的線條,絢麗的色彩點綴水面和湖岸,加強水體的美感。義烏國際會議中心擁有較好的地緣優勢,酒店臨水而建,將庫水引入園內,不同位置、功能的水體,植物配植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屋頂花園規則式的水景,相應采用對稱式的植物配植,在水系邊等距離的種植桂花、雞爪槭、紅楓等;內庭院和濱湖區域突出閑適的自然風光,蜿蜒曲折的自然式水體,植物配植的形式可不斷變化,三五成群的種植水生植物,對大片的水面或開或掩,增強游園的趣味性,植物配植的不同形式也組成了不同的園林意境;濱湖區域為突出水體平靜、開闊、幽雅的美感,突出了色彩的變化,種植了大量的色葉樹種:楓香、水杉、銀杏、香樟等,還點綴了白玉蘭、廣玉蘭、雞爪槭、紅楓、紅葉李、杜鵑、金葉女貞、金絲桃、草花等組成的矮灌木色帶,做到了四時有景而各不相同的游園體驗。在線條構圖上,在湖岸的邊沿處,種植了大量直線形的落羽杉,筆直的樹干交錯成林,行走在樹下的林蔭小道,似乎進入了另一個空間,這樣的搭配也通過水平和垂直的強烈對比來加強水體的縱深感;在貴賓樓北側山體中,種植了楓香、銀杏、香樟、形成濃密的山林,又強化了植物林冠線的起伏變化,豐富了水體的背景;水景假山中選用一、二種主要樹種作為骨架,再點綴幾株景觀樹種組成一個組團種植,如以水杉、銀杏為主,并不斷的疊加,形成既有關聯又有變化的背景層效果,近處點綴羽毛楓、紅楓、黃菖蒲、再麗花等,頓時使單調的頑石也有了生氣。
3.3 植物與駁岸
義烏國際會議中心駁岸分土岸、石岸和混凝土岸,其植物配置原則是既能使山、水融為一體,又需對水面的空間景觀起著主導作用。規則式的混凝土駁岸,人工痕跡明顯,線條刻板、生硬,在駁岸邊配置櫻花、雞爪槭、紅楓、木芙蓉、黃馨等色葉、開花植物,借其枝葉來遮擋單調之處,從而使線條變得柔和,開花時還會有另一番景色。而土岸、疊石駁岸多用于自然式的水系邊沿,本身具有豐富的自然線條和優美的石景,在岸邊點綴些許色彩明亮、線條優美的植物與自然岸邊石頭相結合,使得景色富于變化。同時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黃菖蒲、水生美人蕉、杜鵑、石蒜、玉簪等來局部遮擋,增加活潑氣氛。
3.4植物與豎向
豎向的變化是構成景觀的主要因素之一。義烏國際會議中心的地形變化多樣,北側區域主要承接功能性的作用,建筑的層疊感使豎向變化更為明顯,此處用大量香樟、銀杏等大型喬木撐出骨架,突出建筑的氣勢,給賓客高端的視覺沖擊。南側沿湖岸線豎向變化相對較緩,且有優美的湖景,為了能使游客在園內能夠欣賞水庫的景色,沿湖邊配置了雞爪槭、紅楓等小喬木,豐富湖景的同時加深區域的空間感。中心和緩地帶用開闊的草坪將人們的視線引至湖邊,拉近了人與水之間的距離。沿湖修建的人工沙灘、卵石灘則是讓游客回憶起兒時沙灘嬉戲的樂趣。
3.5植物與季相
由于植物在不同季節營造出不同的景觀特色,可以構成多種多樣變幻的植物空間,呈現不一樣的風景,正是“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可見植物與季相變化時密不可分的。義烏國際會議中心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櫻花、海棠、玉蘭紛紛綻放,姹紫嫣紅,點綴著繽紛的季節,春花爛漫成為這一季節的主角。夏季則竹木茂盛,光影搖曳,樹葉婆娑,水生植物花香四溢,一陣清風拂過,既給游客帶來陣陣涼爽,又能展現出夏季特有的個性。紅楓、雞爪槭、銀杏、金錢松、楓香等秋葉呈現出萬紫千紅的斑斕色彩。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意盎然,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景觀,使人們感悟大自然的生命及其變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4.結論
酒店與其他功能型公共空間的植物景觀配置相比有其不同之處,在滿足景觀的同時更注重服務和功能性的需求。植物景觀設計應以自然式為主,反映植物與建筑相呼應的效果,通過植物營造出更加多變的空間感。義烏國際會議中心的植物造景在植物選用上全部采用浙江本土樹種,遵循“適地適樹”的法則。配置手法以引導和過度為主要前提,在不影響賓客休憩的前提下做到人和自然的相互平衡,通過亮麗的色彩,豐富的群落體現出酒店鮮明的特色。
參考文獻:
[1]王鋒,曲璐.淺談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的應用[J].河北林業科技.2009[2]劉洪銘.淺談植物造景的幾點體會[J].科技信息雜志.2008
[3]陳名雄.探討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造景[J].城市建設.2009
[4]傅立群.園林植物在植物造景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7
[5]彭衛強.淺談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造景[J].中國西部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