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是個響亮的名字,尤其是近代更是如雷貫耳。
到慕尼黑,我正尋思地陪何以帶我們走進這家其貌不揚、與周圍沒有多大差別的啤酒館,地陪已開始講解了:1924年11月,34歲的納粹頭子希特勒帶著全副武裝的沖鋒隊員闖進這家啤酒館,開始了第一次奪取政權的嘗試,史稱“啤酒館暴動”。當然,暴動很快就被彈壓,希特勒以叛國罪被判了五年徒刑。
這是一個不自量力的鬧劇。而審判時,希特勒自當辯護律師,巧舌如簧的口才和精明機智的表現,尤其是他主張撕毀一戰后協約國強加給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德國不要賠款、要重建武裝,成為“世界主宰”的雄辯,贏得了反對共和政體的德國人對他的交口稱贊。因出了個希特勒,慕尼黑的名字響徹德國。這家啤酒館也聲名遠播,生意紅火。
后來,希特勒又在慕尼黑搞了個《慕尼黑協定》,迫使英、法、意允許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由于希特勒臭名遠揚,慕尼黑也被抹了黑。但慕尼黑確實也冤。以前的國王、皇帝在這里發跡,建了不少教堂、噴泉,至今猶在。而希特勒在此暴動發跡,沒有增添什么,有的是招來毫不留情的報復:66次空襲使慕尼黑幾乎被夷為平地。好在戰爭的硝煙隱退,慕尼黑重新崛起,成了德國的第三大城市。
慕尼黑的名字現又響亮起來了:慕尼黑奧運會、慕尼黑啤酒節、拜仁慕尼黑足球隊,一洗希特勒留下的黑影。
我們從雄偉的卡爾門沿新市政大廳來到了瑪利安廣場,來看全歐洲聞名的圣母大教堂,專門來觀看教堂那兩座洋蔥頭狀的鐘樓。
圣母大教堂是慕尼黑的標志性建筑。而我們看到的市政廳鐘樓最奇特。12個鐘點由12個騎士組成,從上午11時開始,每到一個鐘點,12個騎士就走馬燈似地出來報時,鐘樓上12個1.4米高的漂亮洋娃娃馬上出來載歌載舞,向人們展示當年建造教堂的威廉五世與洛特林小姐結婚的隆重場面。
我們離開圣母大教堂去巴赫廣場看維特巴赫噴泉。導游說慕尼黑有噴泉2000多座。我們看一座也就夠了。
在歐洲的所有國家,城市廣場幾乎都由雕塑、噴泉、鐘樓組成,沒有例外的。難怪來前有人告訴我,沒什么可看的,都是這些。其實你沒細看而已,就我看到的,也是這些,但絕對沒有一處是相同的。如果你一聯系到它的文化、它的歷史來看,是百看不厭的。只是時間不允許,只能擇要而看了。
慕尼黑現在又有了新的美稱“百萬人的村落”、“伊薩爾河畔的雅典”、“具有人情味的世界都市”、“啤酒和巴洛克藝術之城”……
慕尼黑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飲譽歐洲,而現代科學呢?
坐落在伊薩河沙洲之上的德國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館。這里有“火箭之父”布勞恩研制的第一枚火箭;有世界上第一架運用光學原理制造的照相機、第一部電傳電話、第一臺直流發電機、第一輛汽車、第一張X光片……這么多“第一”,說明了慕尼黑對人類科學的巨大貢獻。難怪我們形容人聰明時好說的一句話:“你的頭腦像德國機器。”
晚上,緣于慕尼黑的啤酒太出名了,居然有個“啤酒節”,團友們自費要來了啤酒。在中餐館里,我們慢慢喝著啤酒,互道珍重,相約再來慕尼黑。
慕尼黑,現在再也不黑了。就是這樣的夜晚,也是燈光燦爛的“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