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娘
欸乃一聲,竹篙撐出半邊天;輕舟一瀉,船娘山歌遍水鄉。
伴隨著吳儂軟語的船歌,悠揚著江南風味的小唱,穿越著一個又一個石拱橋洞,流淌在江南小河里的船娘,如下凡的仙女一般飄逸。
碎花青布的包頭巾蓋不住你紅撲撲的臉龐,藍花印布的拼接衫包裹起你健碩的身軀卻裹不住你搖櫓時優美的線條。手握櫓繩,俯身、仰起,仰起、俯身……小船隨著你的俯仰輕捷地滑過水面,激起浪花朵朵、漣漪圈圈。
搖船、掌舵,揚帆、撐篙……撐一條小船接新娘、趕廟會,罱河泥、運菜蔬,捕魚蝦、采蓮藕……船櫓搖出了水鄉生活的精彩。
你穿行在水鄉四通八達的小河里,擺渡、載物、迎送、捕撈、采摘……你將時鮮蔬果送進城,你將菱藕魚蝦送進城,你將文藝小分隊帶下鄉,你將農科院專家接下鄉,你的歌聲嘹亮在千舟競發、萬帆林立祭湖開捕莊嚴的儀式上,你的身影活躍在舢板蕩漾、彩船漂浮國際旅游節歡快的船隊中,你的漁歌、船歌載入了流傳千年的漁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史冊。
而今,周莊、同里、木瀆……江南古鎮的小河里,東西南北的旅游者將你的船歌帶向四面八方……
繡 娘
纖纖細手,在繃架上舞動;針針絲線,在絹面上穿越。從帝王將相宮殿里皇袍錦衣到尋常百姓山野傳情手絹上的繡花,你的繡品無處不在,穿越千年。
枕上鴛鴦,堂前龍鳳,鏡中貓蝶,袍上花卉——以針為筆以線為墨,針針線線匯聚藝海浪花朵朵,每一件繡品都是藝術的精品。繡品街上鱗次櫛比的繡屋里端坐繡繃前,靜靜地飛針走線的繡娘們構成了遍布姑蘇城鄉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一根絲線要劈成數十支細絲,你的精致已成為這座兩千五百多年古城當今城市精神的特色之一。一幅作品要兼具“平、齊、細、密、勻、順、和、光”諸多特色,你的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臻于完美的境地。
銀針在你靈巧的指尖舞動,彩線連綴起最美的畫面。細密的針腳變成了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刺繡藝術作品。
你的繡品如友誼的紐帶連起了五湖四海。你的大師級刺繡作品《英國女王》成了伊麗莎白二世80歲生日大典上女王當日收到的最激動人心的藝術品。
姑蘇繡娘,如今你代表中國文化登上國際舞臺,多位大師級繡娘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館等國際頂級藝術收藏機構收藏,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顧文雅首次在英倫表演,到如今刺繡大師姚建萍多次代表中國繡娘在奧運會、世博會等重大場合表演,新一代的姑蘇繡娘向海內外展示了蘇繡獨特的文化優勢和藝術魅力。
刺繡博物館、刺繡藝術館、刺繡研究所、刺繡展示中心、蘇繡文化創意產業園、刺繡一條街……你的繡品登上了中華民間藝術的殿堂,萬千繡娘成了吳中大地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姑蘇繡娘,你繡出了刺繡藝術最為璀璨的春天。
織 娘
織機聲聲,梭子在你靈巧的手中穿越,穿越了織機,穿越了時代。你從一家一戶的木制織布機走來,走進了今天噴水織布機的車弄,走出了新一代的織娘。
宮廷綾羅綢緞有你辛勞的汗滴,少婦少女的錦衣彩巾上有你纖手的余香,慶典盛宴上的帷幕有你織就的經緯,布幔、屏障、服飾、頭巾……你織出了生活的多彩。
唧唧復唧唧,織女當戶織。不聞機杼聲,但聞女嘆息。這樣的時代留在了歷史的教科書里;而今的織女,陽光、幸福、時尚。繅絲、紡線、涴紗、織布、印花、染色……車弄里健步如飛,經緯上飛梭如劍,噴水織布機噴出的迷霧給了布匹綢緞無比的張力,敏銳的眼力讓成品不留絲毫瑕疵。你織出了撒切爾夫人身著的塔夫綢,你織出了驚艷世界名模的飄逸,你織出了一代新人的時尚,你讓絲綢之路延伸至五湖四海。
織機就是你的琴瑟,織機聲聲是你彈唱的悅耳樂曲。下班的鈴聲響起,來自五湖四海八零后、九零后新一代的織女,嘰嘰喳喳的笑談聲頓時讓織廠的大門口涌出一片七彩的霞光……
茶 娘
茶園里,頭裹青布花衣,腰系青布圍兜,手挽竹篾小籃,春光下你摘茶的身形如彩蝶翩翩起舞,定格在“采茶撲蝶”的舞蹈中。清明前,是你辛勞一年的最佳收獲時光。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層白云一層天,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飛上白云頭;青山采茶抽茶芽,爭奪時光掐細茶,搶在清明前上市的明前茶比黃金還珍貴!
工場里,精揀、烘焙、晾曬、裝盒……每一道成茶工藝都留有你纖手的芳香,這“嚇煞人香”是天地之靈氣與你纖纖玉手芬芳的相融。
茶室里,沸水蒸騰,香霧繚繞。濕杯、沏茶、賞茶、投茶、潤茶、聞茶、沖淋、分湯、敬茶……頃刻間,氤氳的芬芳云霧繚繞,溢滿茶室。你每一個微妙的動作,猶如浸潤的茶葉,且舒且展,自如自在,絲絲入扣的每一個環節讓茶香更顯雅致。茶藝驚四座,一壺香如故,太湖水的浩瀚泡出詩意的碧螺春,醉了良辰,醉了賓客,醉了歲月……
扇 娘
你靈巧的雙手送人清涼,予人風雅。
團扇、折扇、宮扇、紙扇、檀香扇、羽毛扇、麥秸扇,還有老媽媽們喜歡的大蒲扇……做工精致、品種繁多的蘇扇凝聚了姑蘇扇娘的智慧和聰穎,濃縮了吳地山山水水、花鳥人物的多姿景象,融進了絢爛多姿的吳文化精華。
折扇一把,你為唐伯虎點秋香增添了一份風韻,為采茶撲蝶的舞女們送去了綻放在指尖上的花朵,你為說書先生帶來了發揮到極致的書場道具:掌中一方小天地凝聚風情萬種……
宮扇一把,你讓舊時宮女或矜持或嬌艷收放自如,你給而今的淑女更添風韻雅致。
團扇一把,讓耄耋老人回憶起上世紀人手一把的已逝時光。
蒲扇一把,老婆婆曾經用它避暑納涼驅蚊生煤爐……
靈巧的雙手,精雕細刻的工藝,吳地婦女特有的精致與細膩,讓蘇扇展示出多姿的風采。做好了扇骨,配上了扇面,烙花,雕花,刻畫,印畫,手繪……仕女、花鳥、山水、書法、篆刻……姑蘇扇娘,你為這座風雅城市增添了千年風韻。你將一把把精美的檀香扇送到五湖四海,心靈手巧的姑蘇扇娘讓蘇扇香飄萬里。
燈 娘
幾支竹篾、幾張絹紙,糊一盞大紅燈籠,你是制造喜慶的報喜鳥,你是引領光明的使者。劈竹篾、裁絹紙、扎燈籠、描彩圖……新春的彩燈、元宵的花燈、四月的神仙燈、夏日的蓮花燈、中秋的兔子燈、國慶的龍燈……一年四季開不敗,年年歲歲永燦爛。
典雅淳樸的彩燈、八面玲瓏的宮燈、惟妙惟肖的生肖燈、制作精良的走馬燈……玉宇瓊樓彩燈掛,猶如銀河落九天,你靈巧的雙手把水鄉人的生活裝扮得水淋淋、活生生、鬧盈盈、亮堂堂。
游子歸來的指路明燈,學子高中的步步高燈,新婚喜宴的龍鳳喜燈,慶功會上的喜慶燈籠,家門口的宅府燈籠……哪里有歡樂,哪里就有你結扎的燈籠;哪里有喜慶,哪里就有你點亮的光芒。
你點亮了大街,點亮了小巷、點亮了小橋、點亮了流水,你將人們的心兒點亮,你將歡樂點亮。
琴 娘
琴聲悠揚,纖纖細手撥動琴弦,猶如撥動流經江南水鄉的每一條細流,彈撥出一曲曲輕悠柔美,悅耳動聽的江南小調。
遙想當年,上得了廳堂,達官貴人的堂會是你無奈的選擇;下得了田野,臨河的自家小屋才是你的風雅樂坊。如今,慶典、雅集,宴席、茶會,書場、劇院,社區、田間……你用纖手撥動時代的琴弦,用琴聲演繹新生活。古箏、古琴、琵琶、弦子……委婉、輕盈、悠長,穿越了幽幽小巷,穿越了深深庭院,穿越了千年歲月,傳承了吳文化的精髓。你的琴聲,在無數個慶典奏響,雀躍在江南的每一處水域;你的琴聲,滋潤了水鄉人的心田,也給了每一個來到水鄉的外來客永久的回味……
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蘇州古琴藝術,是吳文化的藝術珍品。將古琴藝術演繹到極致的新一代姑蘇琴娘,繼往開來,煥發青春,正開創新世紀古琴藝術的新天地!
蠶 娘
青布包頭巾,青布衣衫,青布作裙,姑蘇蠶娘款款而來。
將滿紙的蠶子從墻上取下,從一個個小黑點的第一次在紙上蠕動開始,你就要為它們的一生操勞。采桑葉、切桑葉、喂桑葉,料峭的初春,半夜披衣起身幾回回,一回回添桑葉,清蠶匾,蠶食桑葉報以一片沙沙聲。
一眠、二眠、三眠,從蟻蠶到幼蠶到成熟,始終伴隨著你日日夜夜的悉心照料。小滿,蠶結繭的時日,傳說中的蠶花娘娘嫘祖的生日,也是蠶娘的節日。蠶娘們換上干凈的衣衫來到先蠶祠供奉嫘祖,開鑼演戲,用歌聲表達新絲即將上市的喜悅,以慶神誕,預祝豐收。你結草為架,蠶寶寶上山了,吐絲、結繭、收繭選繭,你把最好的蠶繭留種,那是繭農來年的希望。推起小車,運上船只,成山的繭子送到蠶繭交易所換回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春蠶到死絲方盡,你的操勞無盡無休,你的勞作沒日沒夜,那是這座絲綢城堅實的奠基者。蠶娘就像春蠶一樣默默地奉獻青春,成為吳中大地賢惠善良的婦女代表。
幾千年的農耕生活,幾千年的養蠶事業,一條絲綢之路延伸到西域,延伸至世界各地。當流光溢彩的舞臺上展示最為美麗的絲綢服飾時,你依然一身青布衣衫,青布作裙,默默勞作在蠶房里、蠶匾旁,悄無聲息,只有蠶食桑葉的沙沙聲響……
花 娘
“啊要買茉莉花?”“梔子花、白蘭花……”玲瓏的麥秸花籠,精美的花兒手鏈,芬芳撲鼻的香味,甜甜糯糯的吳語叫賣……小巷深處,走來一位提著花籃年輕的賣花姑娘,空氣中頓時飄出陣陣幽香。
你給少婦帶來了鬢邊香,你給少女送上了胸前花,你讓文人雅士的廳堂居室飄灑著幽幽清香,你將慶典宴請的場面點綴得花海一般喜氣洋洋。賣花姑娘成了蘇城一道風景線。
你就是剪金橋巷里當年的賣花姑娘?兩千五百多年前吳王闔閭偕愛妃西施漫步在小巷,被你的花香吸引,摘下頭上的金釵,剪下一段從你的手里買下全部的花兒,裝扮愛妃,于是,小巷由此而得名,沿用至今。美麗的故事伴著花香流傳千年。
你就是虎丘上下栽種梔子花、茉莉花、玳玳花的種花姑娘?《茉莉花》不正是為你而傳唱?這歌聲唱遍了中華大地,唱響在維也納的金色大廳。
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七彩與艷麗,帶來了芬芳和美麗——
流光溢彩的夜幕下,你捧出的花束催開情侶間愛情的花朵。
歡聲雷動的慶典中,你扎出的花籃裝點了喜慶的場面。
溫馨甜蜜的家庭中,你栽培的花朵溫暖了千家萬戶……
花娘,你給蘇州留下了抹不去的清香撲鼻的味覺記憶。
花娘,開放的都市少不了你!
歌 娘
靈巖山麓,木瀆河畔,蘇城內外,田頭水巷,你的山歌如太湖水碧波萬頃,如小河水靜靜流淌。
舊時你靠賣唱果腹打發辛酸的日子,唱歡了達官貴人,流盡了自身凄苦的淚水;你一路唱來,終于“一唱雄雞天下白”,唱起了“地主搭仔農民,到底啥人養活仔啥人”,唱響了“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縱橫交錯的小河里,欸乃一聲開船了,搖一路江南小舟,唱一路吳地船歌,河水嘩嘩為你伴奏;
三萬六千頃太湖水,鑼鼓喧天,千帆競發,開捕節上,歌娘們嘹亮的漁歌劃破長空,激起太湖濤聲陣陣;
喜慶的宴席有歡慶的歌,勞動的工地有娘子軍鏗鏘的號子,娶親迎新的隊伍里是歡快的歌,落日余暉的林間阿妹阿哥甜蜜的情歌隨著山風飛進心上人的心懷……
看,國際旅游節的開幕式上,一式吳中少女服飾的歌娘上場了,駕一艘艘輕捷的小船飄飄欲仙,甜蜜蜜、糯篤篤的吳語民歌悠揚在泛著金光的水面上。
姑蘇歌娘,你圓潤軟糯的歌聲如太湖水波永不停息;你婀娜多姿的身形如吳中山水秀美天下。如今,你為昆曲、評彈、吳歌等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亮開了歌喉。姑蘇歌娘,好一朵美麗芬芳的茉莉花!
畫 娘
山水風光,花卉蟲鳥,你用江南女子特有的細膩,勾勒出一幅幅水墨丹青。
朝寫山中霧靄,午描太湖煙波,晚譜漁歌唱晚,你把吳中大地一天的景象收在畫中,你的筆觸飽滿著太湖的濕潤。
春之迎春夏之荷,秋之金菊冬之梅,你的畫作綻放出一年四季的芬芳。
東山的莫里峰,西山的縹緲峰,木瀆的靈巖天平,澹臺湖的寶帶長橋,蘇州的云巖寺塔……每一處姑蘇景點都栩栩如生再現在你的筆下。
杏、桃、李、楊梅、枇杷、石榴、棗、橘、板栗、銀杏……你的畫紙上散發著四季的果香;魚、蝦、蟹、鴨,在你的畫紙上歡蹦游弋。
山水、花卉、仕女,飛鳥、蝴蝶、昆蟲,菜園、竹海、荷池,你的一筆一畫都蒸騰著水鄉的地氣;姑蘇畫娘本就是最接地氣的丹青高手。
你的美麗,你的靈動,你的溫婉,你的睿智,你的善良,你的聰穎,化作水墨丹青,氤氳蕩漾,你用心描摹的畫卷最動人。
蚌 娘
駕一葉小舟,剪開一片水域,辛勤勞作的蚌娘,終日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日曬、雨淋,風吹、霜打,晨昏暮夜,披星戴月,不分春夏與秋冬;采蚌、剖蚌、育珠,養殖、施肥、調溫,采珠、分揀、加工……你是珍珠育蚌最貼身的保姆和最給力的催生者,你是“孕沙成珠”的見證人!
黃金有價珠無價。河蚌育珠成了吳中農村的一大產業,晶瑩剔透的太湖珍珠享有“世界第一”的美譽,蚌娘用自己的辛勞為世界奉獻一片美好,育蚌姑娘創造了讓沙子變成珍珠的美好神話。
“納天地之靈氣,汲日月之精華”,人們常用這樣的詩句描述碧螺春的生長,我卻要用這樣的詩句贊美太湖珍珠的形成,贊美為河蚌育珠日夜辛勞的蚌娘。
蚌娘,你是育蚌水域上的育蚌人,你是珍珠首飾加工場的能工巧匠,你是珠寶廣場款款而來的魅力模特。圓潤、光滑、堅硬、晶瑩剔透的珍珠閃耀著永恒的光澤,珍珠是華貴的裝飾品,又是名貴的中藥材,你裝點世界,造福人類,聰穎靈秀的姑蘇蚌娘具有珍珠般明潔的心!
選自作者新浪博客(作者地址:215129 江蘇省蘇州市何山路時代花園2幢1單元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