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須完善職業教育的內部層次,真正使職業教育成為一個完整的教育類型。而問題解決的第一步,就是要研究發展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尤其是在現有的政策、科技、經濟發展條件下,分析高等學校的轉型或者高職教育層次的上移,意義十分重大。
近十多年高職教育的大發展改變了人們的觀念,社會對高職教育的地位也有了基本的認可,然而,國家相關政策的缺失和高職教育??茖哟蔚摹敖K結性”,降低了高職院校的吸引力。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加上就業的優勢,必然成為強有力的助推器,勢必影響學生的志愿選擇,而由此帶來的生源質量提升,將大大提高高職學生的成才指數,進而提高職業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直接貢獻,最終奠定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更高認可度。為此,通過發展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可以培養適應地方和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開拓市場等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高職教育和產業、產業集群是密切聯系,相互促進,共生共融的。高職教育作為工業、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為產業以及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與智力支持。而產業、產業集群的發展,高新技術的廣泛運用,涌現出了大量智能型職業崗位,從而對技術性人才產生了巨大的需求,這種需求對高職院校的辦學層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成為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國家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也成了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動因??傮w上看,我國制造業尚處在產業鏈的低端,工藝管理水平低,同樣的消耗做不到最大的產出。因此,改造提升制造業,要求調整人才結構,大力提升高素質技術人才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以及掌握新技術、新工藝和管理的能力,是高職學院轉變觀念、保證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
就高職院校而言,其高職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同樣是在國家優先發展的現代物流、金融保險、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社會工作等市場需求量大、就業吸納能力強的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型服務業的人才培養要求高職院校提升辦學層次,加強組織與制度建設,強化內部治理,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改善現有專業結構,提升教師職業能力,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學生技術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就業能力培養,提高服務業大發展的人才支撐力。
為此,國家應打破現有的按層次對高校進行管理的局限,將高等學校分為學術性和技術性大學,實施分類管理。高職院校應突破現有的單一性、模糊性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實現自身層次上的躍升;普通本科院校應突破現有教育的諸多條件限制,包括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無論是觀念、思路,還是體制、機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的探索。
本科層次高職教育是培養高層次技術性、技能性人才的職業教育,歸屬于高等教育的本科層次,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性,教育內容涵蓋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術的技能訓練。因此,本層次的高職教育應以技術實踐為導向,理論知識為基礎,綜合技術能力培養為核心,開展人才培養活動。這需要大量的普通本科高校向職教類轉型,也需要部分優質獨立建制的高職院校升格為高職本科來承擔高素質技術性人才培養的任務,以促進高職教育類型的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就業與繼續學習的需要。
(崔清源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