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
——詩人聶魯達(電視劇《似水年華》臺詞)
錯過往往是這樣。
我們離開烏鎮的第二天,黃磊飛抵,為10月31日即將開始的烏鎮戲劇節召開新聞發布會。之后的一個月,他將有大量時間呆在烏鎮。
這個消息我們從“似水年華”紅酒坊得知,這是黃磊5年前在烏鎮西柵開的酒吧。主題取自他拍攝的同名電視劇。《似水年華》是黃磊2001年在烏鎮東柵筑的夢,這部劇讓烏鎮從眾多江南小鎮中脫穎,面貌煥然。黃磊與烏鎮的緣分由此開始,這里也是他信仰奇跡的起點。2013年開始,他又在烏鎮西柵開辦國際戲劇節,為自己和小鎮帶來新的奇跡。如今第二屆已開幕在即。
對于黃磊,從東柵到西柵的距離,不是穿過烏鎮大橋,從東市河走到西市河,而是“從夢境奔向夢境”。13年似水而過,我們重游烏鎮,那個文藝帥氣的“文”已為人父,身體微福,變得理性、幽默又不失溫情。
是呀,我喜歡黃磊,也有十年了。
多多的朋友
在圖書館的電腦上輸入《十七樓的幻想》,“黃磊”的名字出現在后面。身后兩個小女孩,小學生的樣子,脫口而出:“黃磊!”
遙記寫這本書時,黃磊是眾多文藝青年的偶像。如今自《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播出以來,黃磊開始變成越來越多孩子理想的父親形象。
在節目里,幾乎隨處可以看到,黃磊的變化和他的人生態度。曾經文藝的虛矯沉淀為對生活敏感溫情的體察,情緒化的感性表達變成戲謔頑皮的搞笑。不急著達成目標,而是慢下來等等落下的人;容易的事讓給別人,自己承擔更重的工作。做飯有時是項懲罰,但是黃磊卻樂在其中,常常主動申請,還時常做完整個節目組的飯,自己都沒顧得上吃。也有人說他“心靈雞湯”,太多大道理,黃磊也承認,自己從事大學的教育工作,專注“雞湯”20年,難免會講些道理。
女兒黃憶慈,小名多多,情感豐富,懂事,照顧弟弟妹妹,是孩子里面受歡迎的大姐姐。黃磊一直把女兒當朋友,沒有太多要求,但誠實、禮貌這些基本教養一定會教。“我的教育觀里,第一位的就是不可以體罰孩子,不管是肉體還是精神的懲罰。孩子特別敏感和脆弱,最需要的是愛、鼓勵和支持,而不是責備甚至打罵,我們都是從小孩長大的,我們都不喜歡這樣的方式,怎么能這樣去對孩子?”
黃磊在近期出版的新書《我的肩膀,她們的翅膀》中,記錄了多多的一些成長軼事。他時而跟女兒斗智斗勇,時而從女兒身上收獲天真和想象力。比如,黃磊在院子里堆了個雪人,多多從幼兒園回來,就沖過去看,每晚睡前都要去和雪人說話。天轉暖后,雪人融化了,黃磊也以為女兒忘記了雪人。一天晚上,多多忽然提出看雪人,父女倆站在窗前,月光投在身上,多多抬頭望向夜空,突然神秘地說:“雪人躲在月亮上彈鋼琴,它就睡在小鳥的翅膀旁邊。”那一刻,爸爸心中充滿了感動。
今年,黃磊迎來了第二個女兒。妹妹的到來,讓黃磊又多了一位小天使。現在,多爸、多媽、多多很多時候都會圍著妹妹轉。“多多很喜歡姐姐這個頭銜,對待妹妹自己就像個小大人一樣。”黃磊說,自己哄孩子的能力也更上一層樓了。
黃磊常常自私地想時間可以靜止,沒有衰老和長大,一家人這樣相守下去。黃磊在他寫給兩個女兒的信中,傳達了他的人生經驗和期許:“我希望你們誠實,誠實于你們自己,如果謊言在,就學會諒解與忘卻,忠誠于自己內心的簡單與輕松。”
四十的惑與不惑
四十歲的黃磊,很享受“平常”。
他們一家,生活在北京郊區,遠離喧囂,不遠處是山,窗外種著株合歡樹。不為生活所需就不出門,也不做不必要的約會,一家人相守在一起。“這些最平凡的情感對于我們才是最珍貴的幸福。”
黃磊在微博上以“黃小廚”自居,曬出自己平時下廚的手藝。過年時,更是十幾道菜來孝敬父母。去年開始,他又研究起烤制面包、餅干等點心。黃磊說,除了工作,他就是一家庭婦男,自稱“下廚的男人最性感”。
在大約兩年的時間里,黃磊沉浸在日常生活中,鮮少在公眾前露面。他在家也是個閑不下來的人,“沒工作時看看書,照顧一下家里的植物,或者興致來時,來一段音樂,飲一杯小酒”。
黃磊對書寫有種儀式感,手里拿著鋼筆,在雪白的紙上寫下一段文字。《似水年華》、《天一生水》等很多劇本都是他手寫出來的,一集就要上萬字,那時他還不會用電腦。他說這些手稿,都是將來留給女兒的禮物。現在除了上網查資料,他很少用電腦,喜歡“拿著一本紙質書捧在手里讀,時常還是執筆寫小記”。
很多粉絲吐槽黃磊如今發福的身材,懷念當初他詩意的文藝范。黃磊說,自己年輕時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今天他更愿意像李宗盛《山丘》里的歌詞說的,“嬉皮笑臉地面對人生”。“其實我還是原來的我,只是今天我把有一些東西藏在自己的心里獨享,我不想再去做過多的表達,是因為太喧囂了。就跟一杯水似的,北京的水堿特別的重,我愿意把水放在那一會兒,讓堿沉下來。”
如今四十歲的他,覺得進入人生中美好的年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事業也基本穩定。黃磊說,到了不惑之年,有很多事都經歷了,基本上算是嘗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他覺得自己四十歲始有夢想,這夢想和付出有關。他現在努力做好自己,做演員,就努力拍戲;做丈夫和父親,就對家庭擔起責任。
喜歡思考的黃磊依然會有許多困惑冒出來。“現在能讓我產生焦慮感的,比如工作中遇到瓶頸,家人生病的時候。有很多事,只要努力就能解決的,就構不成困難,只有一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讓你感到無能為力的,才會祈禱,產生焦慮。”
現有的生活,黃磊感到很滿足。有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一個有愛的家庭。有空和朋友一起聚聚,有時間可以出去看看風景,呆在自家廚房烹制美食……這些都讓他覺得幸福。
《芒果畫報》對話黃磊
變是內在的,生活最重要
《芒果畫報》:在《爸爸去哪兒》上,看到你身體狀況還不錯,其實這和我印象中不同,我記得你30歲時曾因心臟病住院,在新書中也提到了大把吃藥,你的身體狀況現在怎么樣?疾病對你的心態有什么影響?
黃磊:現在身體還算是不錯,平常也比較注意養生了,比如:戒煙。
以前身體條件好,幾乎沒怎么生病,所以對疾病、對死亡的認知都是很膚淺的。等到了一定年齡階段,身體健康狀況就會出現異常,病痛中才明白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對有些朋友突然被疾病奪去生命。就會時常感慨生命的無常。這些會讓我更清晰地審視自己的生活,以更平和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面對工作。學會珍惜!
《芒果畫報》:作為演員,你拍戲的間隔越來越長,也提到想慢慢轉向幕后,你在事業上的企圖或規劃是什么?
黃磊:我很享受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關于未來的規劃,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覺得,有那么一天是時候轉向幕后了,就會做好準備。但是并不是要放棄,為自己喜愛的東西持之以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芒果畫報》:回看過去這十年,有人驚嘆你的變化,你怎么看這十年自己的變化?這變化是如何發生的?
黃磊:十年間,我有文藝青年的時候,有普通青年的時候,有2B青年的時候。成長就是不斷變化的過程,年輕的時候,總會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就趨于表面化。如果生活是一扇大門,那么成長就是從入門到逐漸深入,生活的閱歷越豐富,就會越踏踏實實。
歲月是把殺豬刀,人日復一日地過活,總會忽略生活的變化,這外在的變化,就像是歲月的一種提示。“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其實真正的變化是內在的。
《芒果畫報》:演員,是與名利系得很緊的職業,如何保持自省?
黃磊:名利這東西要看你怎么對待,作為一名演員,我首先認為這是我的工作,就像所有上班族一樣,所得酬勞是自己辛苦勞作的回報。如果用知名度來評價一個演員的成功與否的話,我只能說,我的事業還算成功。但這些都不會影響到我對工作的態度。
《芒果畫報》:“生活最重要”,你是何時有這個觀念的?為什么選擇“半隱居式”的生活方式?
黃磊:其實我一直就是個很熱愛生活的人,從我以“黃小廚”自稱就能看出來,除了工作,我就是一名家庭婦男!“生活最重要”這個觀念應該是在成家后吧!
其實不能說是“半隱居式”的生活,聽著覺得挺別扭的。我只是回歸到最本質的生活中,遠離喧囂,接觸大自然,這也是我的生活追求。
本文鳴謝北京鳳凰聯動圖書發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