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3學年,本人擔任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兼職輔導員工作。在這一年中,本人對音樂舞蹈學院的學生考勤工作做了一些跟蹤調查研究。通過調查,本人發現了一些關于大學生考勤工作的特點,并對此做了一些思考,希望對學生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作出一些有益的參考和貢獻。
【關鍵詞】考勤工作 調查研究 音樂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028-02
一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學生出勤率之特點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有音樂系和舞蹈系兩個系,共約500多名學生。我考察的對象是音樂系和舞蹈系所有的專業課程和公共課程,其中考察重點是大學英語、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公共課。通過一學年的考察發現,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學生出勤情況有以下特點:
1.專業課的出勤率較高
舞蹈系學生對專業課都非常認真,基本沒有曠課、缺課、遲到、早退等不良現象。但是對于公共課的出勤情況則不如對待專業課那么認真,時有曠課現象出現。而音樂系學生對聲樂、器樂等專業小課比較認真,而對于合唱指揮、視唱練耳等專業大課就比較隨便,時有曠課、遲到、早退等現象出現。而公共課的出勤情況,則更加不盡如人意。
2.公共課的出勤情況
不同類型的公共課,學生的出勤情況及學生學習熱情也不盡相同。比如,思想政治類課程的出勤率相比于英語課程的出勤率較高。
二 考勤缺失的背后原因與改善方法
1.舞蹈系和音樂系學生的出勤情況
舞蹈系的學生專業課出勤率要大大優于音樂系的學生,這是由于專業課程的上課方式不同而造就的學生凝聚力差異。舞蹈系的學生專業課都需要集體來完成,這種集體課程的概念不僅僅是很多人在一起上課,而是一種真正的“有機的、有生命力的集體活動”。一個舞蹈的完成需要大家相互配合,你應我和,節奏的輕重、呼吸的緩急,甚至一個眼神的收放都要求和諧統一,共同來營造一個舞蹈的意境,共同來完成一個舞蹈的表演。長期的這種課程訓練必然會練就學生之間的一種默契和集體凝聚力,而且舞蹈課程也確實需要這樣的凝聚力和默契感來完成課程教學。所以,這樣的課程性質也就對所有學生的學習態度提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而且這個要求是“專業”所需的,而不是人為的生硬規定。因此,課程的性質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熱情,舞蹈系學生的專業課出勤率自然也就非常高。
音樂系的學生也有視唱練耳、合唱指揮等集體專業課,但是他們更多的課程則是聲樂、器樂等教師與學生實行“一對一”教學方式的專業小課。專業小課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氣質。長期張揚個性的訓練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集體觀念的意識淡薄。
“合唱指揮”是一門很好的集體專業課程訓練。這門課需要高、中、低聲部,男聲、女聲、領唱和伴奏器樂、指揮等不同部門的通力合作來完成一首合唱歌曲的表演。每個聲部都不能冒高音,也不能不夠音量,都需要服從和諧的聲音效果,每個演唱者都需要表演,但又都不能過分夸張,必須拿捏得當,個性要服從集體性。同時,合唱又是一門非常美妙的藝術。但是很遺憾,音樂系的學生即便是這門課也會經常有人曠課。究其原因,主要有:(1)學生們缺少合唱藝術的美好體驗,所以興趣不大;(2)任課教師是外聘教師,有許多學生看到外聘老師自我約束的能力就降低了。
改善方法:(1)根據學校的規章制度,教師嚴格要求學生。對違反規章制度的學生也要進行合理懲罰。(2)多排練優秀的合唱作品,并讓學生多一些表演體驗,通過合唱藝術的美好體驗增加學生的自豪感,進而增強學生的凝聚力。
2.由于“管理”與“教學”的工作性質不同,對學生管理的成效也就有很大差異
學工辦的教師去檢查出勤率對學生的出勤情況有一定的監督作用。但是,最有效管理學生出勤情況的還是任課教師。同樣都是老師,由于“管理”與“教學”的工作性質不同,造成對學生管理的成效也會有很大差異。
假設有個人他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教你知識,而是專門來管束你的,你會喜歡他嗎?估計沒有人會主動喜歡被管理、被約束。在學生看來,學工辦就是“管理者”。而“管理者”這個身份被貼了很多標簽,如命令、約束、懲罰等等。這就給管理工作制造了不少障礙。而任課教師呢?是傳道授業解惑人,只要老師和善,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老師一般都不會引起學生的心理反感。所以,對于學生的管理,專業教師和學工辦教師的方法和功效都是大不相同的。
改善方法:(1)學工辦要想辦法轉換角色,把“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服務者”。學生從入學開始,就知道有這么一位老師,他雖然不教課程,但卻能時時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學工辦的老師都會幫其解決疏導。這樣學工辦的工作會更容易開展。(2)學工辦需要加強和任課教師的聯系,經常溝通,共同教育學生。學校有“學工系統”和“教師系統”兩個系統。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教書育人”被分開了,教師一心教書,育人的功能就交給學工辦了。可事實上,教書育人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育人不是哪一個部門、哪一個時段的工作,而是應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是在學生點點滴滴的學習生活中完成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的文化素質的培養、人格的培養、品質道德的培養需要學工辦和教師的通力合作來完成。所以,學工辦老師和任課教師需要加強聯系,共同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3.公共課程學生出勤率的高低和課程類型有很大關系
外語類課程出勤率比較低,而政治類課程出勤率比較高。我想這與教師的受教育背景有關。因為外語教師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所以在他們的觀念中比較尊重自由、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此給學生的自由空間就比較大。從學生管理的角度來說,可能對懶惰的學生就可乘之機,也就疏于出勤了。政治類教師則與外語類教師相反。在政治類教師的觀念中,對紀律、規章的要求要遠遠大于對自由、個性的要求。因此他們從思想上就不接受學生犯紀律方面的問題,所以對于學生的管理也就相對要嚴格一些。不同的課程性質也就造成了不同的出勤情況。
紀律和自由永遠是一對矛盾體,無論課程性質如何,無論教師背景如何,身為教育者,就應當處理好紀律與自由的關系。既要嚴格要求學生,又要給學生自由空間,讓紀律幫助他們實現學習的自律,讓自由幫助他們實現學習的自覺。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