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體育課堂空間的廣闊性給課堂教學增加了難度。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沒有一條富有詩意、感情和審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應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情境,以情激趣,從而促使學生樂學、愿學、愛學。
【關鍵詞】情感教育 融洽氣氛 體育教學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057-01
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學習內容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根本措施。為此,教師應深鉆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充分運用各種教學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如器械、跳躍等項目教學可以培養學生頑強、勇敢的精神;游戲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遵守紀律、活潑樂觀、進取創造等優良品質;韻律操、舞蹈可以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球類項目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維護集體利益的優秀品質;練習短跑可以培養學生機智、果斷的精神。在教學短跑時,讓學生觀看大型運動會短跑項目的錄像,講解并提出相應要求,注重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緊張、畏懼心理,運用自我放松法,想象自己在一個筆直的管道里跑步,達到穩定情緒的目的。轉移注意力,使學生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動作技術上,這樣既促進學生完成教學任務,也使他們進一步培養快速反應能力。
二 教學方法觸及學生情感領域,滿足學生精神需要
贊科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比缃虒W立定跳遠時,通過“闖關”游戲來激發學生興趣,在規定的區域內,要求采用立定跳遠的方法,連續向前跳三次,看誰能“過關”。在投擲練習時,采用游戲“炸碉堡”,首先畫好場地,中間放一個瓶子,表示“碉堡”,規定投中得兩分,碰到得一分。形象化的教學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鍛煉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學生的積極情緒一旦被激起,對學習起到無窮的推進作用。
三 營造融洽氛圍,激勵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
感情是教育的基礎,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教”,歸根到底是為了學生的“學”。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氣氛,把學生放在主人翁地位,這樣師生之間互相樂于接受,產生心理相容、思想溝通、情感交流的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教師對學生抱有熾熱的情感、誠摯的友善,以一顆愛心去包容學生,學生反過來也會給教師積極的情感回報。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形成強大的學習驅動力,學生學習就會變得積極主動。課前,教師準備器材,畫好場地;教學中,教師勇于吃苦耐勞,工作認真負責,和學生一起做準備活動,示范認真規范,練習時積極為學生當陪練,耐心幫助后進的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激勵學生,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四 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增進師生友誼
研究表明,人們心理障礙的產生與其所處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學校的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學校和教師要善于給學生提供一個穩定而愉悅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好學上進、互相友愛、講究文明的集體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在這個集體中,既有統一的活動,又有顯示個人才能的機會。這樣的氛圍不僅能滿足學生的歸屬感,而且能給他們帶來自豪感和幸福感,對發展學生的樂觀、開朗、進取的性格大有裨益。
五 建立良好、平等、新型的師生關系
良好、平等、新型的師生關系能有效地影響教育工作的開展,它使學生吸收尊重、誠實、友好、善良、平等、同情等道德經驗,增強趨善避惡的能力。教師的影響會長久地存在于學生的心中。
教師和學生之間所形成的關系會產生長遠的社會效果,現代教育發展趨勢是建立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必須進行情感交流。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關系就是教師不僅把學生當作教育對象,而且把他們看作是具有各種特殊個人品質的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區別對待、高度重視。當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時,學生則作為一個既有思想又有情感的人參與活動。這時,教育活動就會真正成為影響個性的過程,情感與情感交流的過程,學生便能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白微.論情感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途徑[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2)
[2]左海燕.體育教學中積極情緒的作用及其培養[J].甘肅科技,2009(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