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東西方語言映射著不同而又深刻的文化背景。本文從英文中常見的有關動物類詞匯的比喻出發,對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指出了關注中西方文化背景差異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動物類詞匯 文化對比 外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060-01
一 引言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人們對動物的聯想、比喻都有所不同,關于動物的習語、俚語也不盡相同。那么,就動物類詞匯的比喻意義而言,中西兩種語言文化之間又存在哪些異同呢?
二 常見的有關動物的習語、俚語之中西對比
第一,cat dog(貓、狗)。例如,(1)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譯為:下著傾盆大雨。中文沒有這種比喻,而是用豆大的雨點及傾盆大雨來形容。(2)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無意中)泄露秘密。中文用“泄露天機”來表達這一含義。(3)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磚):急得坐立不安。中文用“像熱鍋上的螞蟻”來表達這一含義。(4)When the cat is away,the mice will play. 譯為:貓兒不在,耗子鬧。中文用“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來表達這一含義,與英文有異曲同工之妙。(5)Love me,love my dog. 譯為:愛我,就要愛我的一切。中文用“愛屋及烏”來表達這一含義。(6)let the sleeping dog lie:別招惹是非。中文用“別自找麻煩”來表達這一含義。(7)lead a dog’s life:過著悲慘的日子。中文也有類似的比喻。(8)Every dog has its day. 譯為:人人都有出頭日。中文中沒有這種比喻。(9)dog days:指“三伏天,大熱天”,天氣熱得連狗都伸出舌頭喘氣,中文卻沒有這種比喻。
第二,bird(鳥)。例如:(1)a bird in the hand:指已到手的東西、已定局的事情。中文用“勝券在握”來表達同一含義。(2)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s. 譯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中文用“捷足先登”、“勤能補拙”來表達這一含義。(3)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譯為:物以類聚。對應中文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4)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擊二鳥。對應中文的“一箭雙雕”,中英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5)eat like a bird:吃得少,食量極小。中文用“吃貓食”來表達這一含義。(6)a little bird:消息靈通人士,暗中提供消息者。中文用“小道消息”來表達這一含義。
第三,horse(馬)。例如,(1)on high horse:驕傲自大的。中文用“趾高氣揚”、“高高在上”來表達這一含義。(2)a horse of different color:另當別論、完全兩碼事。中文用“一碼歸一碼”來表達這一含義。(3)flog a dead horse:白費力氣、徒勞無益。中文也有類似的“死馬當活馬醫”這一說法。(4)Lock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out. 譯為:馬失關門,為時晚矣。中文則用“亡羊補牢”來表達同一含義。(5)talk horse:說大話。中文則用“吹牛”來表達同一含義。(6)as strong as a horse:像馬一樣強壯。中文卻用“體壯如牛”來表達這一含義。(7)eat like a horse:大吃特吃、食量很大。中文卻沒有這種比喻。(8)work like a horse:辛苦地干活。與英文類似,中文也有“當牛當馬”的說法。
第四,fish(魚)。例如,(1)drink like a fish:大量喝水。中文則用“牛飲”來表達同一含義。(2)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像離水之魚,形容“極不自在”。中文也有“魚兒離不開水”的類似說法,來形容不可分離的事物。(3)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譯為:不要教魚游泳。中文用“不要班門弄斧”來表達這一含義。
第五,其他動物類比喻的中英文對比。例如:(1)as busy as a bee(蜜蜂):忙忙碌碌,中文也有相同比喻。(2)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老鼠):一貧如洗,中文沒有這種比喻,常用“窮得叮當響”來表達這一含義。(3)as cheerful as a lark(云雀):歡呼雀躍,中文也有相同的比喻。(4)as brave as a lion:勇猛如獅,中文則用“勇猛如虎”來表達這一含義。(5)as proud as a peacock(孔雀):非常高傲,中文沒有這種比喻。(6)as stubborn as a donkey(驢):固執的人,中文也有相同比喻。
從以上西方有關動物的習語、俚語中,可以看到:無論東西方,關于動物的比喻都是以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居多,如:貓、狗、牛、馬等。無論東西方,動物都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三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對比分析了有關動物類詞匯比喻的中西文化差異。僅這一項,就找到了許多中西語言文化的相似點和不同之處。可見,文化差異無處不在,它也是值得學習者從細微處關注的問題。近年來,許多學者也都在關注如何在外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目的語”(target language)的了解度。有學者就曾指出:“語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育。”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領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橫向對比,從而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了解文化、體味文化,這才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目的。
參考文獻
[1]周國強主編.實用聽說教程4[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