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路基礎課程是高職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高職學生的專業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根據本門課的要求,結合高職學生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的現狀,總結了幾點教學經驗。
【關鍵詞】高職 電路基礎課程 學習興趣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064-02
電路基礎課程是高職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介紹電學的基本理論,是學習其他專業課的基礎。這門課在高職電類專業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所有專業課的基礎,只有掌握了電路的基本理論知識,才能對其他專業課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這門課的特點是概念多,知識抽象,需要記憶的內容多。而高職學生的特點是入學成績普遍不高,高中的學習基礎薄弱,特別是專業知識的儲備嚴重不足,對學習缺乏興趣,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如何上好這門專業基礎課,對高職的教學工作十分重要。筆者根據自己多年從事教學工作的經驗,就如何提高高職電路基礎課的教學效果,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 講好第一節課
電路基礎課在高職的教學計劃中一般安排在第一學期,這門課的第一節課通常也是學生入學以后的第一節和專業相關的課,如果能夠成功上好第一節課,就能幫助學生增加對專業的了解,增進學習興趣。第一節課的首要任務并不是立即開始課本內容的講解,而是幫助學生很好地了解本專業,完成從高中向高職的過渡。
通常第一節課的內容要包含以下幾方面:(1)介紹本門課的學習方法。高中時候的學習模式是在老師的督促下學習,而進入高職后學生可以自由安排的學習時間有很多,如何自主安排好這些時間很重要。第一節課需要結合學校的具體實際,給學生介紹適合本門課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很好地從高中的學習模式進入到高職的學習模式中。(2)介紹本門課的學習內容和作用。許多學生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后還不知道自己學習的東西到底是“做什么”的,對此,第一節課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作為切入點,提前滲透專業課的相關知識和前沿知識,介紹本專業在實際中的運用,激發學生對本專業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同時介紹電路基礎課在專業知識體系中的作用,讓學生了解學好這門課的重要性。(3)考核方法。讓學生了解最后成績取得的方式,這也是學生比較關注的問題。
二 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
電路基礎課程理論知識較多,課堂枯燥的理論講述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善于運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將枯燥的電學理論和電學元件形象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到“電感元件”內容時,抽象的電學理論如果僅僅是照本宣科地講述,學生很難理解和記住。講課時,可結合身邊的例子,把電感元件比作生活中的一個人——他很懶惰,喜歡保持原狀不愿意接受外界的變化,所以對方向不變的直流電很愿意讓它通過,而對方向不斷變化的交流電就很不情愿“放行”而產生阻礙作用。這樣就非常生動鮮明地讓學生理解了電感元件的“惰性”,并牢牢記住了電感元件“通直隔交”的這一電學特性,而且很好地調節了課堂氣氛。
三 制定有效的課堂激勵制度
高職學生最后的成績通常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卷成績兩部分組成,一般平時成績的考核都采用“扣分制”,即通過課堂點名的方式進行考勤,對缺課或者未交作業的學生適當扣分。這樣的制度下,有些學生為了不扣分,雖然人坐在教室,但是心卻沒有在課堂上,作業也是相互抄襲應付了事,這樣的評定方式并不能夠保證真正實現良好的課堂效果。
平時成績的評定可以采用“扣分制”與“獎勵制”并行的方法。規定學生的初始成績為零分,課堂上每答對一個問題或者到黑板上來演板做對一題可以加一次平時成績(5分或者10分),曠課或者曠交一次作業則扣一次平時成績,最后成績的總和就是該名學生最終的平時成績。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適當降低課堂提問和演板題目的難度,目的在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采用這樣的激勵制度可以使學生真正用心參與到教學中來,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有效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四 針對文理兼收的專業采用分層教學
目前高等職業教育中有些專業在招生時是文理兼收,對基礎差別甚大的學生同堂授課,若采用同一教學目標進行同步教學,很難促進處于不同層面的學生協調發展。對這些專業的學生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
1.以分層開始,最終目標統一
電路基礎課用到的理科基礎知識還是比較多的,文科的學生和理科的學生在理論基礎知識的儲備還有思維模式上差別較大,文科生對這種理科基礎課程要建立新的思維和學習模式與方法。所以在學習最開始的階段必須采取分層教學,讓文科的學生迅速查漏補缺,縮小和理科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的差距,在學習的中期使文科和理科的學生達到相同的水平。在學習的中后期,文科學生和理科學生所掌握內容均已經基本達到教學大綱要求,這時教學中的分層要逐步取消。最終能達到一致的教學效果才是分層的真正目的,也才能真正完成本課程教學的任務。
2.分層教學的課堂組織
在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中既要考慮到文科生基礎知識的缺乏,需補充相關的物理知識,讓文科的學生能夠聽得明白,同時也要對知識進行適當的擴展和加深,使理科的學生也能有所收獲。課堂提問的時候,對文科的學生內容要適當簡單,注重基礎,盡量是書上直接有的內容,而對理科生的要求可以更高,涉及理論知識的應用。這樣可以幫助文科的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同時也鍛煉了理科生的思維和應用能力。
3.分層教學的實踐環節安排
電路基礎課的實踐性很強,教學安排中一定會有實驗的環節,在實驗中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動手能力相差很大。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可以采用分組的方式,每組中既有文科的學生也有理科的學生,實驗課進行分組學習和分組考核。這樣,每組中理科的學生可以指導文科的學生迅速提高實踐動手能力,以縮短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間的差距。
隨著高職教育的革新和發展,電路基礎課越來越重要,作為任課教師要經常結合教學實踐和學生的特點, 更新教學方法、調整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最優化實現課程設置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景夏、鄭學瑜、胡冰新.“電路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再思考[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5(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