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深化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背景出發,對英語有效課堂教學進行解讀,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從學生實際出發,深入研究學生,運用搭建“腳手架”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使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同時充分利用課堂評價的積極導向功能,促進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讓課堂成為學英語、用英語的樂園,使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享受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以學為中心 有效教學 搭建“腳手架” 積極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082-02
一 引言
為了適應當前新的教育形勢,提高教學效果,各地都在積極地進行課程改革的探索,英語課堂教學也由原來的教師單純傳授知識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課堂方向轉變。英語教師努力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致力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還課堂于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二 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內涵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率,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呢?有效教學是一套為促使學生學習及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策略。但有效教學的著重點在于“有效”,教學的“效”體現在學生的“學”上,體現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學習的意向與實際參與學習的程度是檢驗有效教學的重要標準。在有效課堂里,教師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課堂學習,指導學生形成適合于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明確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創建平臺,使學生不斷通過情感體驗,享受自主學習的權利,設置學生樂于接受的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參與完成任務,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三 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有效課堂構建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英語課程改革最重要的陣地。英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使學生在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上取得最大的進步和發展。
1.以生為本,因材施教
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英語老師應該關注學生、關注學情,掌握和分析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認知能力和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心理生理特點等各方面的情況。通過研究學情,了解他們是如何學習英語的,了解他們的需要、問題和困難。在設計學案時,要充分考慮學情:學生已掌握了哪些背景知識?所設計的活動能否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學生需要什么鋪墊才能順利地學習新知識?通過什么方法和途徑來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學生知道了某些知識,而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范圍和能力水平,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設計的科學合理性,才能最終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布置作業也要考慮學情。如上閱讀課:以新外研版八上Module 8 Accidents Unit 1閱讀課文Smile,please!為例,第一種方法:明天我們上新課 ,同學們回去預習一下課文。第二種方法:明天我們上新課Smile,please!同學們回去預習一下課文,用skimming,scanning的方法閱讀課文,回答What did Henry do after the snake bit him? 第一種方法顯然是無效作業,老師把學生放在和自己同一高度,學生沒有方向,不知道做什么,也就不可能真正達到預習的效果了。第二種方法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深入了解,告訴學生用什么方法做什么事,給予學生具體的提示,保證了學生預習作業順利完成。同時在布置作業時,應分層作業,因材施教,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收獲知識的快樂。
2.搭建“腳手架”,提升合作學習有效性
搭建“腳手架”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就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策略,在學生最近發展區內設計并搭建合適的“腳手架”。“腳手架”的主要作用在于通過為學生事先做好某些部分的工作,幫助他們超越以前已經具備的能力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期望學生能夠內化這些事先提供的內容,直到他們能夠自主地完成這些任務。如新外研版七下 Module 5 Shopping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在本單元中讓學生掌握一些購物時交際用語:“What can I do for you?”“What colour do you like?”“What size do you take?”“How much is/are…?”“How much/many do you want?”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搭建“腳手架”,為學生設置合理的購物場景,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交際,這樣的教學能更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此外,教師也可以以分組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設計場景,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教師則在學生中間觀察以提供幫助。這樣的有效教學會讓教師和學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英語有效教學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學生能通過合作學習如交流語言學習策略、開展小組活動等,以求共同提高。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將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英語教學在許多方面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如:利用學案導學預習新課、記憶單詞、情景交際、合作表演對話、作業講評等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激活學生已儲備的知識,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激發他們主動去尋求新知識。課程標準要求采用互動的課堂模式,提倡開放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創造性運用語言,在“互動”、“開放”和“創造”中,給學生主動權。小組合作體現了這樣的課堂模式,通過小組合作“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有助于學生共同提高,以此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3.利用評價的積極導向,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教師是評價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成員。教師進行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鑒定,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評價的激勵作用,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新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給予鼓勵、表揚,如“What a wonderful show! I like your show!”“That’s interesting! You always have interesting ideas!”“Nice work!”“Excellent!”“You’re great!”等,在批改作文時,除了分數外,還應寫一些激勵性的評價語言:“You’ve improved a lot.”“I’m proud of you.”也可用現在在學生QQ聊天中愛用的一些表情來評價,讓每個學生體驗到被表揚的滋味,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建立,再形成繼續進步的動力。因此評價在英語教學中起著導航燈的作用。
四 結束語
教師只有真正扮演咨詢者、輔導者和學習動機激發者的角色;利用積極的評價;還課堂于學生,使學生處于教學活動的中心,以平等方式與教師互動;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變教學為教“學”,讓學生唱主角,并能唱好主角,教師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課堂教學才能真正有效、高效!
參考文獻
[1]〔俄〕К.Д.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李子卓等譯)[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2]肖成全.有效教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歐陽芬、譚立義主編.影響課堂教學實效的關鍵問題[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
[5]王燦明.登上學習快車——新課程學習方式的革命[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何安平.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程改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