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名人曾說過:“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很多方面取決于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最優結合的技能、技巧如何?!闭Z言游戲便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熱烈氣氛中掌握語言技能的一種好方法。初中生正值活潑好動時期,他們對一切新東西都很好奇,而且樂于模仿。用語言進行游戲,能使感知更加清晰,思維更加活躍,記憶更加牢固,學習效率也就會大大地提高。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逃衣蹇艘舱f:教育的技巧就是把學生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因此,游戲能寓教于樂,變枯燥為生動。那么,在教學中該如何運用游戲呢?
一 利用游戲復習舊知識,創造英語學習氣氛
英語是一門語言,離不開聽和說,游戲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和條件,從而為學生間的英語語言交流掃清了障礙。初中生在英語課堂上活潑,愛說好動。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唱一首英文歌曲,也可以念一些有節奏韻味的句子。初一許多單元就配有“Read and Chant”和短句朗讀,在教Book 1 Unit 12之前,可以一邊放音樂,一邊讓學生拍手跟著節拍念: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Football, foot-ball. What’s his favorite sport? volleyball, volleyball, volleyball.
What’s her favorite sport? Skating, Skating, Skating, What’s their favorite sport? Swimming, Swimming, Swimming.
學生通過動口讀唱,調動了他們的感覺器官,吸引了注意力。但此項游戲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多不超過5分鐘。
二 利用游戲呈現新課
呈現是教師創設一種意思明了的情景,并用標準而清楚的英語語言將要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項目介紹給學生,它是學生進入感知階段的重要環節。所以在呈現時,一定要針對教學內容找到有利于啟發學生觀察、思考的方式和材料,以加深對新知識的感知和掌握程度。以JEFC book 1 lesson 78為例,教師用動作介紹完新單詞throw,ride a bike swim fly后,接著就可以讓學生做“指令動作”游戲。先讓幾名學生上臺表演。教師說:“ride a bike”,他們馬上做出騎單車的動作;教師再說“fly a kite”,他們也要做出反應。有句名言說得好:“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will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learn.”
三 利用游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重難點是一節課中關鍵的部分,重難點處理得好,對學生掌握知識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巧用靈活的方法化解難點。下面以JEFC Book 1 lesson 93 where are you from? 為例,教學時,我讓學生制作幾個國家的小國旗,讓幾個學生分別拿著這些旗子,挨個走上講臺。學生一邊舉著旗子一邊回答,通過看國旗認國家、學單詞,在不知不覺中把重難點都解決了。
四 利用游戲提高記憶效果,鞏固所學知識
心理學家指出,新穎的題材內容、令人產生興趣的東西以及激動人心的事件、形象生動的講述等,都不需要太大的意志力就能記住。所以我在教反身代詞時,編了一個順口溜帶領學生念:I teach myself, you teach yourself. He teaches himself, she teaches herself. We teach ourselves, you teach yourselves, they teach themselves.然后把全班分成四組進行比賽,每組每人說一句。哪一組的學生接不上就算輸。學生的熱情空前提高了,記憶得也很快。
五 利用游戲培養學生的表演和創造能力
對語言教學來說,表演的過程就是操練和練習、提高口語技能的過程。它為語言的使用創造了一個直觀的情境,課堂上角色的表演是將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手段,也是訓練學生進行情景交際的好方法。初中教材書中就有許多對話來源于生活,很適合表演,融知識性與實用性于一體。表演時教師要求學生盡量不看書。要他們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并加上動作表演,必要時加上一些頭飾道具,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通過表演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六 實施游戲教學的注意點
第一,游戲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能參與?;顒右m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征。教師要考慮學習者的年齡心理特點和現有英語水平、教學環境等綜合因素,保證所設計的游戲是量體裁衣。如果設計的活動太淺顯,就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和興趣;相反,活動難度過大,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甚至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適的游戲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游戲中輕松地掌握所學知識。
第二,游戲的任務有目的性,要控制好時間和節奏。游戲在精不在多,游戲要有一定的意義。如果只是為了課堂上熱鬧點、學生好玩點,游戲根本沒有意義,教師就沒有必要采用。不能偏重游戲的趣味性,沖淡了語言的實踐性,而降低了語言的實效性。游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內容的講授和訓練,反而得不償失。一個成功的游戲在課堂中的開展,能起到催化劑和調味品的效果和作用,它能使課堂更輕松、更活躍,為整堂課增色不少。
第三,適度調控和認真組織、使富有競爭和激勵性的游戲成功開展。初中學生爭強好勝,不甘落后,總希望自己一方獲勝而全身心投入,所以游戲要有競爭性和激勵性。游戲以競賽方式進行,可以在師生間、學生個體間、更多的在于學生各組間,這樣既增加了每個組員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使組員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更為可能。
當然,游戲絕不是讓學生玩玩而已。在教學上,它體現了玩中學的教育理念,它必須精心設計,有明確的目的,除了讓學生覺得好玩之外,還要把所學知識聯系起來,玩有所獲。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要注意學生的參與性,又要注意在思想上的啟發性和靈活性,這樣的游戲才能在教學中發揮最大的教學功效。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