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三維目標的概念。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三維目標 實現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131-01
高中物理教學的三維目標是對物理教學提出的整體要求,要實現這個目標,在教學中需要進行多方面的努力。
一 高中物理教學三維目標概述
新的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物理教學的三維目標的概念,它指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學會解題的方法與過程,培養學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做好這三個方面,實現物理教學的三維目標能夠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物理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際中去,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
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對物理世界有全面的了解,物理技能的提高能夠幫助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和過程通常是用來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這對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地選擇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一切從學生出發,教師要做好教學“導演”的角色;物理科學與人文科學不同,其對情感的表達較為平淡。因此,在開展物理教學時,要加強對學生情感的培養,使其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樹立起科學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教學能量守恒定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且對其他目標的實現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三維之間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們相互結合,彼此依賴,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
二 高中物理教學實現三維目標的方法
1.注重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提高
相比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高中物理有了很大的不同,內容更為抽象和復雜,更加難以理解。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必備的物理知識,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物理問題。高中時期的青少年,思維能力發展迅速,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很難起到有效的教學效果,不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物理知識和有關技能。因此,根據青少年好奇心較強的特點,教師要對課堂進行有效的設計,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在實驗的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在思考的過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維。
例如,在教學平拋運動章節,給學生設置問題,讓其尋找生活中的曲線運動,在課上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找到的曲線運動,思考這些曲線運動中,哪些屬于平拋運動,然后教師進行糾正,找出學生提出的曲線運動中的平拋運動,再讓學生對平拋運動的規律進行總結。最后將學生們帶到實驗室,做平拋運動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加強理解和認識,更好地掌握有關平拋運動的知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2.有效的組織教學過程、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要求教師做好引導工作,作為自然科學的一種,物理知識較為抽象和復雜。過去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大多數情況下是教師直接講述物理知識和原理,讓學生死記硬背,這與物理課程開設的目的不符,也不會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象,進行積極思考,分析和總結出相關的結論,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和思考方法,達到物理課程開設的初衷。
例如,在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電阻時,讓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知識,自愿結組,小組討論提出測量電池電動勢和電阻的實驗方案,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測量,最后看哪個小組能夠準確地測量出電源電動勢和電阻。在成功的方案中挑選出既簡單又準確的設計,對于沒能測量出的小組,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對學生多進行鼓勵,放手讓學生實驗。這樣就把整個教學的過程變成了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識。
3.教學中要注重對情感和價值觀的體現
物理課程開設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在課堂上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思維,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來分析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這種情感態度的培養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在整個教學中體現出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使學生產生這種情感和價值觀。教師要在教學中規范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
例如,在講到與愛因斯坦相關的定律時,教師搜集有關愛因斯坦做實驗研究的例子,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和講解,讓學生們學習愛因斯坦對于科學的態度和執著的精神。
三 總結
以上就是關于實現高中物理教學三維目標的探討,首先介紹了三維目標的具體含義,然后根據本人的實際教學情況,提出實現三維目標的有關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做好高中物理的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玉潔.高中物理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策略[J].技術物理教學,2013(3):18~20
[2]周國宏.高中物理教學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途徑[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1):121~12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