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促進中職教育教學與社會的需求接軌,也為了讓本專業學生畢業后能盡量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應對《出納實務》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把出納崗位搬到課堂,讓學生直觀地體驗出納工作,使他們能夠感受到出納工作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以及相關素質。因此,按照一體化教學要求對課程教學進行合理規劃,最終使學生不僅對出納崗位核算熟練操作,而且還養成了嚴謹細致認真負責的做人做事態度。
【關鍵詞】出納 崗位核算 一體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4-0170-0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理念也隨之改變,特別是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們的教學理念必須跟上時代步伐,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效果才能與社會經濟發展接軌,才能與時俱進,共同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此,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興起了開展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快速吸收知識、快速掌握技能、快速成才。
所謂一體化教學,就是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單獨制訂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在一體化教學模式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作為一名會計專業教師也在思考著會計專業學生的未來,通過對市場的調查,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已全面展開,筆者正好接手了《出納基礎知識與技術》這門功課的教學任務,根據教材內容、出納崗位的職責和要求,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著手這門課的教學規劃和教學。
一 根據出納崗位特點,提出教學目標
出納崗位的工作是一種賬實兼管的工作,主要是現金、銀行存款和各種有價證券的收支與結存核算,以及現金、有價證券的保管和銀行存款賬戶的管理工作。出納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涉及的是現金收付、銀行結算等活動,而這些又直接關系到職工個人、單位乃至國家的經濟利益,工作出了差錯,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做好出納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出納員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練高超的業務技能,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為此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對技能的訓練帶動學生了解和熟悉《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支付結算辦法》和《現金暫行條例》等財會法規對出納崗位的有關規定,逐漸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職業習慣。
二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出納崗位培養的內容
作為專職出納人員,不但要具備處理一般會計事務的財會專業基本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處理出納事務的出納專業知識水平和較強的數字運算能力。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計劃按照以下教學模塊來開展出納崗位技能教學。
1.出納崗位基本技能
第一,點鈔。教學目標:掌握點鈔基本技能和真假鈔鑒別等。教學內容:點鈔、扎鈔、真假鈔鑒別。注意應設《會計基本技能》課程學習、訓練。
第二,珠算。教學目標:掌握珠算加減乘除撥打方法并達到五級以上水平。教學內容:加減乘除撥打方法及撥打速度訓練。注意應設《會計基本技能》課程學習、訓練。
第三,傳票翻打。教學目標:熟練掌握計算器的使用、鍵盤盲打方法、快速準確翻打傳票。教學內容:計算器使用、鍵盤盲打、傳票翻打。注意應設《會計基本技能》課程學習、訓練。
第四,數字書寫。教學目標:掌握會計用漢字和數碼字書寫的方法要求、規范書寫。教學內容:用會計用漢字、數碼字書寫。注意應設《書法》課程學習、訓練。
第五,借貸記賬法。教學目標:掌握會計科目的運用并能正確編制會計分錄。教學內容:六大會計要素所涉及的會計科目,會計分錄編制。注意應設《基礎會計》課程學習、訓練。
第六,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裝訂。教學目標:掌握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不同裝訂并講究美觀、標準。教學內容:會計憑證、賬簿、報表裝訂的要求、方法(角訂法、側訂法)及其操作步驟和操練。注意應設《會計基本技能》課程學習、訓練,在會計綜合實訓中運用。
2.出納業務處理
出納業務處理主要分三個子模塊:現金業務處理;銀行存款業務處理;出納業務處理綜合訓練。教學目標為:熟練掌握現金、銀行出納業務結算和賬務處理方法,即熟練規范地掌握會計憑證的填制、審核,賬簿的設置、登記。教學內容為: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支票的填制;現金收付、銀行收付業務結算的辦理;出納賬的設置、登賬、對賬和結賬方法以及出納報告的編制。注意教學期間要設《出納基礎知識與技術》課程學習、訓練。
三 開展出納崗位核算一體化教學
學生在出納崗位上掌握了會計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了解和掌握出納業務核算有關政策規定和核算方法。如果仍按照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根據教材的內容逐節學習,這樣即使讓學生熟記了有關會計法律法規,發生的每筆業務都能進行核算,但當他們真正地在出納崗位時,他們就不會融會貫通,就會亂了章法,出現違規行為。出納工作的目的就是讓單位的錢“來得清清楚楚,用得明明白白”。所以在教學中實行一體化教學,假設學生在出納崗位上,以任務驅動為導向,按照出納業務處理的程序開展出納工作,能夠全面了解和掌握出納業務核算流程,并在模擬操作過程中理解和運用會計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幫助學生做好出納工作。
1.確定一體化教學模式
根據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確定出納崗位核算的教學模式以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實施以“教、學、做”一體化和任務驅動為導向,按任務分解模塊,充分采用演示法、提問法、歸納總結法、巡回指導法,運用多媒體設施等手段,以完成整個教學實訓過程。
2.創設工作環境,實施一體化教學
將傳統的教室和實驗室結合起來,根據出納崗位特點組建手工賬實驗室,并備好出納手工賬務處理模擬實驗專用賬本、憑證、單據、算盤或計算器、會計檔案柜、賬冊裝訂工具、模擬業務章等賬務部門專用設施,結合多媒體設備,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出納崗位、不同會計崗位的轉換、不同業務流程從單項到整套綜合實訓的模擬實習和理論教學。
3.一體化教學的組織
在已創設的工作環境中,任課老師為企業主管,學生本人為出納員,其同桌為會計主管,其對坐學生為銀行辦事人員,開展出納業務處理工作。
第一,單項練習。每位學生都充當同一角色掌握每一模塊,每一項目的操作。每一次單項練習都要在任課老師強調有關規定和演示后進行,使學生能很快地了解和掌握出納崗位所要持有的技能。
現金收付業務核算練習時的訓練目標及需掌握的知識點如下:
原始憑證的填寫。訓練目標:通過原始憑證填寫訓練,讓學生熟悉填寫內容和要求,以便于審核工作的開展,借此也了解現金使用范圍和限額管理規定,現金所涉及的經濟業務事項。掌握的知識點:原始憑證填寫的內容和要求是什么?
原始憑證復核。訓練目標:在原始憑證填寫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復核訓練學生的審核能力,培養學生細致、耐心的工作作風。掌握的知識點:如何復核原始憑證。
辦理現金收付業務結算。訓練目標:根據已審核的原始憑證,辦理現金收付結算業務,并在原始憑證上加蓋“現金收訖”、“現金付訖”等業務章,讓學生樹立收付兩清的結算原則。掌握的知識點:現金管理除了應遵循收付兩清原則,還應遵循哪些原則?
填寫現金繳款單或現金支票。訓練目標:填寫票據或支票,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票據或支票的填寫要求和規范化的格式,做到書寫規范。掌握的知識點:支票大寫日期和大小寫金額的填寫等練習。
現金支票蓋章。訓練目標:填寫了現金支票后,學生搭檔之間交互蓋銀行預留印鑒章,讓學生了解蓋銀行預留印鑒章的要求以及保管規定。掌握的知識點:銀行預留印鑒章的保管和使用。
辦理銀行結算手續。訓練目標:要求學生將填寫好的繳款單或已蓋了銀行預留印鑒章的支票給對坐的學生辦理銀行結算手續,讓學生了解銀行結算手續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出納員應取回哪一聯繳款單?現金支票是否要領回?
原始憑證的粘貼。訓練目標:要求學生將原始憑證有規律地粘貼在原始憑證貼簽上,使出納工作規范化、標準化,保證原始憑證的完整,便于會計人員審核。掌握的知識點:如何粘貼原始憑證才符合會計處理要求?
填制收付憑證。訓練目標:學生直觀地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現金收付憑證,銀行存款收付憑證,鍛煉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也讓學生熟練掌握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掌握的知識點:思考:當采用的是“收、付、轉記賬憑證”,涉及銀行存款的業務應如何填制記賬憑證?
銀行存款收付業務核算練習時的訓練目標及需掌握的知識點如下:
“開立單位銀行結算賬戶申請書”的填制。訓練目標:要求能填制“開立單位銀行結算賬戶申請書”,掌握“開立單位銀行結算賬戶申請書”的填制要點。掌握的知識點:辦理銀行結算賬戶需要提供哪些證明文件以及其辦理流程。
原始憑證的填寫。訓練目標:銀行存款收付業務所涉及的原始憑證多種多樣,強調原始憑證的填寫訓練,有助于學生對原始憑證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合理性和真實性等作出判斷。掌握的知識點:鞏固原始憑證填寫的要求。
原始憑證的復核。訓練目標:銀行存款收付金額偏大,特別是付款,對于出納員工作來說風險大,原始憑證的復核訓練,能鍛煉學生觀察分析能力,能及時確定收入、支付賬戶和銀行結算方式。掌握的知識點:鞏固復核原始憑證的方法。
填寫現金繳款單、銀行結算憑證或支票。訓練目標:通過原始憑證的復核,確定結算方式,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練習票據或支票的標準填寫。掌握的知識點:鞏固填寫票據或支票的規范。
銀行預留印鑒章的蓋章。訓練目標:要求學生加強蓋章技能訓練,保證與銀行預留印鑒章印一致,同時明白銀行預留印鑒章的保管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熟練蓋章的技巧以及印章的管理。
辦理銀行結算手續。訓練目標:不同的結算方式,辦理銀行結算手續不同,通過銀行結算手續的辦理,讓學生了解辦理銀行結算的方法以及取得什么樣的憑證才是作為記賬憑證填制的依據。掌握的知識點:熟練銀行結算手續的辦理。
結算憑證和原始憑證的粘貼。訓練目標:辦理了銀行結算業務后,取得的結算憑證與相應的原始憑證附在一起,要求學生注意先后順序及粘貼的美觀,并要記得蓋“收訖”或“付訖”章等。掌握的知識點:鞏固原始憑證的粘貼及對粘貼技巧的把握。
填制收付憑證。訓練目標:學生直觀地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現金收付憑證,銀行存款收付憑證,鍛煉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也讓學生熟練掌握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掌握的知識點:鞏固涉及銀行存款業務的應如何填制記賬憑證。
記賬憑證編號。訓練目標:要求學生按照專用憑證分類編號的方法進行編號,了解并掌握記賬憑證編號的方法。掌握的知識點:鞏固記賬憑證編號的填寫方法。
記賬憑證的審核。訓練目標:要求學生按照記賬憑證審核的要求審核記賬憑證,培養學生認真細致謹慎的工作態度。掌握的知識點:鞏固記賬憑證審核的內容和要求。
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的設置及登記。訓練目標:要求學生根據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按照序時賬登賬的要求登記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讓學生真正領會出納賬務處理在賬簿上的綜合體現。掌握的知識點:鞏固登記賬簿的要求。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訓練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對賬發現未達賬項,能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掌握的知識點: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方法。
編制出納日報表練習時,其訓練目標:要求學生在進行上述現金和銀行存款業務會計處理后編制出納日報表,了解現金和銀行存款會計期間的收支情況。掌握的知識點:出納日報表的結構和需填制的內容。
在上述現金收付業務和銀行存款收付業務單項訓練結束后,要求學生根據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等編制出納報告。
通過單項訓練,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出納業務的操作程序和要求,認識到出納工作的嚴謹性和規范性,使他們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逐漸培養自己的腳踏實地、有計劃性的工作作風。
第二,綜合實訓。為了讓學生在單項訓練的基礎上真正領會出納崗位的工作性質和內容,領會出納崗位與其他會計崗位的關系、原始憑證與出納結算的關系、銀行結算單與記賬憑證之間的關系、記賬憑證與序時賬以及與會計賬目的關系等,開展出納業務綜合訓練,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作為出納員的責任之重大,能夠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掌握出納員崗位專業技能,熟練地處理貨幣資金收付業務,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4.重視實訓考核方式的建立及實施
學生的出納實訓情況怎樣?學生能否配合實訓且都按照實訓要求完成和掌握了出納崗位操作和相關的知識及技能?需要制定相關的考核辦法督促和考核學生認真完成任務。
第一,考核形式、內容。考核方法包括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其中過程性考核為40%,終結性考核為60%,強調過程性考核。過程性考核包括常規項目考評、單項實訓考評和綜合實操考評。常規項目考評是指出勤、作業、課堂表現等綜合考核;單項實訓考評是指課堂內分組活動時在組內活動情況考評;綜合實操考評是指根據綜合實習過程及最后提交上來的會計憑證和日記賬情況來綜合考評。
第二,評價標準。(1)考評實施。過程考評。由主講教師根據學生出勤、作業、課堂表現情況考評(10分);由組長負責、學生互評(10分);由主講教師根據學生綜合實訓過程及編制裝訂完成的憑證等資料考評(20分)。期末考評。按照教考分離原則,由學校教學科組織考評(60分)。(2)評價依據。過程考評。個人作業和課堂練習(10分);模塊測驗專項測驗(10分);綜合實訓(10分)。期末考評。考試卷(60分)。
5.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雙師型”教師是指那些能夠把專業理論與生產實訓有機結合起來,高效率地教會學生的教師。一體化教學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是雙師型教師,理論和實踐知識過硬,能夠把理論講解與實踐指導結合在一起,既要博學多能、經驗豐富,又要專業技術熟練,得心應手。
6.一體化教學教材的確定
第一,本課程的教材選用、編寫遵循以下原則:(1)必須依據本課程標準選用或編寫教材,特別是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教材應充分體現理實一體的課程設計思想。(2)教材要符合該門課程的工作邏輯,結合系統知識體系,貼近高職學生需要,從案例入手,重實踐,重仿真,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培養企業會計相關操作能力,同時注意與相關課程的銜接。(3)教材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材中活動設計的內容要具體,要跟上企業行業的實際要求和發展,并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依據上述原則,選定了下列教材作為出納崗位核算一體化教學教材,將課堂教學與實際訓練相結合,章節實驗與章節復習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層次分明,通俗易懂、易學易用。也就是要實施一體化教學,就要把所有的教材進行分解,然后重新整合,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1)教學用教材。傅麗主編的《出納基礎知識與技術》第2版,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于2009年12月出版。(2)參考書。沈寶燕主編的《出納員崗位實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01月出版。余國艷主編的《出納實務》,由科學出版社于2008年8月出版。楊春英主編的《出納崗位實務》,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11年4月出版。(3)課程教學內容的更新。在教學過程中會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要求,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本著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切實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原則,確定適合本課程一體化教學的教材,使課程的教學設計更貼近學生和社會需求。
總之,改變了出納崗位核算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直觀地感受到出納崗位的工作實質,同時還將理論性的會計法規和要求與實際崗位工作聯系起來,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到出納工作的嚴謹和細致,以及規范和合法,使他們更重視會計法律法規的學習,按照會計核算要求完成出納崗位核算工作,從而也培養了他們認真對待身邊人和事的負責態度。
參考文獻
[1]姚安、何江華、黎國玉.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EB/OL]. http://www.fjzzjy.gov.cn/newsInfo.aspx?pkId=81015
[2]梁銘娟.技校會計基礎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成才之路,2011(7)
[3]肖薇.中職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模塊化的思考[EB/OL]. http://www.docin.com/p-365805630.html
[4]李丹丹、胡麗琴、劉雪梅.“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0(13):70~73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