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起草天津小站四清報告

2014-04-29 00:00:00王輝
炎黃春秋 2014年1期

小站地區在天津市的南郊,以出產小站稻聞名。小站也以出軍閥聞名。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袁世凱到小站接統“定武軍”,擴編為新建陸軍,揭開了清軍編制現代化的序幕,是中國軍事史的重大轉折。1964年,又因一個“四清報告”得到毛澤東賞識使小站聞名全國。據我所知,這是天津解放以來得到中央批轉的最重要的文件,也是影響最壞的文件。我是這個報告的起草人,同時也在小站鎮參加過3個月的“四清”工作,現將這一事件記述如下。

三個“反革命集團”

1964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部署,在全國農村地區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月14日,天津市委召開郊區區委書記會議,部署“四清”工作,決定把南郊區所轄的小站地區(包括小站公社、北閘口公社和小站鎮)列為首批試點單位。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區委派工作隊先后進駐小站地區。

3月下旬,周揚來北閘口公社的西右營村蹲點,因周揚當時任中宣部副部長,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遠千里和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方紀也一同去蹲點,南郊區委宣傳部部長陳喜榮自然也陪同參加。當時有“四進士”下西右營之說。周揚蹲點就住在西右營村黨支部書記張鳳琴家里。

1964年3月,在天津做調查研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陳伯達來到小站地區,分別到西右營和小站公社、小站鎮走了走,看了看,簡單地聽取了“四清”工作隊的匯報,就斷言“小站地區基層組織嚴重不純,不少村子的黨政領導權,落在壞人手里”。他竭力夸大敵情,說“這里的天下不是我們的”,是“反革命兩面政權”,要求工作隊同當地干部保持一定的距離。他直接授意在西右營村炮制了“張鳳琴反革命集團”,在坨子地村炮制了“姜德玉反革命集團”,在小站鎮炮制了“張玉侖反革命集團”。

張鳳琴解放前當過童工,討過飯。解放后積極參加土改運動,1952年組織了西右營村的第一個互助組,翌年又組織了西右營村第一個初級合作社。先后擔任村、鄉婦聯主任,初級社、高級社社長及區委委員、市婦聯執委等職,曾出席河北省黨代會和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多次被評為天津市農業勞動模范,1960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3月26日,陳伯達來西右營了解“四清”情況,先聽了工作隊的匯報,然后去看周揚住地張鳳琴家。陳在張家只呆了20分鐘,跟張鳳琴談了一會兒話,又在屋里屋外轉了轉,尤其是看到了張鳳琴住房的雙層玻璃,發現了“問題”。原來張鳳琴當時新蓋了三間“穿靴戴帽”的土坯房,屋里存有一些稻谷。所謂“穿靴”,是指蓋房時只在墻的底層砌有7行磚,墻壁都還是土坯的;所謂“戴帽”,就是房頂上鋪一層瓦,窗戶是兩層玻璃。陳伯達回到工作隊就武斷地下結論說:“張鳳琴不像貧農,她當了支部書記發了財,成了全村的首戶。雙層玻璃暴露了張鳳琴。我看她貧農不貧、勞模不勞,是個政治化了的人物。”根據陳伯達的“指示”,駐西右營村工作隊匆匆忙忙搜集了張鳳琴政治上和經濟上“四不清”的材料,把她確定為斗爭的重點對象。羅織了莫須有的罪名,說她是“假貧農、假勞模”,“十幾年來以反革命兩面手法,欺上壓下,騙取領導信任,取得合法地位……暗地里對抗黨的政策,任用親信,搞宗派活動,推行反革命的階級路線,公開勾結地富分子,打擊貧下中農”。

張鳳琴等被打成“反革命集團”以后,陳伯達于7月12日、7月17日、9月23日幾次去西右營找工作組和積極分子談話,鼓動批斗張鳳琴。陳把矛頭指向區委,說“我們要看到張鳳琴有下邊的根子,也有上邊的根子”。他無中生有地認定張鳳琴有重大貪污問題,張鳳琴僅有的賣稻草的70元錢也被沒收了。陳聽到從張鳳琴那里沒有追出錢來時對工作組說:“這么多人搞一個人,才搞出70塊錢來,太可憐了,這見不得人,講不出口。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還說:“張鳳琴是個頑固的石頭,不大好改。不要審查材料,光看她的房子,見她一面,就知道她是什么人,是敵人還是我們的人。”“張鳳琴反革命集團”88名成員中,12人被開除黨籍或受到其他處分,11人被定為地主、富農分子或戴上其他帽子,4人被判刑。此外,還株連親屬138人。

周揚去西右營短期蹲點是在3月下旬至5月下旬,以后就返京了。6月8日,周揚寫了“關于西右營大隊張鳳琴問題的報告”,抬頭是“天津市委、河北省委、華北局并報中央”,約6000余字,對張鳳琴的問題也是按陳伯達給她的定性寫的。

陳伯達炮制的第二個“反革命集團”就是“姜德玉反革命集團”。

解放前,姜德玉以打葦子賣錢、租種地主土地維持生活。解放后,他帶頭走互助合作化道路,1952年,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曾任社長、大隊黨支部書記、公社副社長、黨委委員、天津市政協委員等職。1954年,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范,1956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出席全國勞模大會。1958年,被選為河北省人民代表,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河北農學院教授。1959年,隨河北省參觀團到蘇聯訪問。曾先后3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

姜德玉的問題,“四清”時并非是初次涉及。早在1960年,陳伯達就到過小站地區,當時曾有人向陳伯達反映姜德玉是假勞模,是地主富農,陳建議天津市委監委調查處理此事。翌年五月,陳伯達再次來這里,進一步取得了姜德玉是假勞模、富農分子的所謂“證據”。天津市委監委于1962年1月將姜德玉定為富農分子清除出黨,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和所有榮譽稱號。

陳伯達這次從西右營返回市區幾天后,又來到了坨子地村,中午在這里吃了“憶苦飯”,又走馬觀花地轉了一圈,回來就發“指示”下結論,說:“姜德玉十多年來就是采取一套反革命的兩面手法來維持他的統治。他披著共產黨員的外衣,戴著勞模的面具,表面上積極走社會主義道路,實際上卻與地富反壞勾結在一起,為反動階級服務,對群眾進行壓迫剝削。”

根據陳伯達的“指示”,工作隊立即把姜德玉確定為“四清”運動的重點斗爭對象。“姜德玉反革命集團”77名成員中,6人被撤職,18人受到開除黨籍或其他黨紀處分,3人戴上投機倒把分子帽子,3人被判刑。

陳伯達在小站地區炮制的第三個反革命集團是“張玉侖反革命集團”。

小站鎮黨總支書記張玉侖,解放前靠扛活賣短工維持生活,解放后積極參加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成為骨干。1955年在區首屆人民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人民委員會委員,還擔任回民董事會會長。

1964年2月,工作隊進駐小站鎮。陳伯達在去坨子地之后,來到了小站鎮。同前兩次到西右營和坨子地一樣,他只是東轉轉,西轉轉,又聽了一下小站鎮“四清”工作隊的匯報,當場就下了斷言,說小站鎮黨總支書記張玉侖是“出身土匪世家,是混進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還說:“張玉侖把持的政權,是個反革命兩面政權。我命令在10天之內最多半個月內撤掉張玉侖的職務,奪回政權。”在陳伯達的一手操縱下,張玉侖很快被罷了官。“四清”工作隊按照陳伯達的“指示”內容,迅速給張玉侖拼湊材料,進行了殘酷斗爭。

工作隊搜集拼湊的張玉侖的材料說:“1942年以前的20多年間,張玉侖家是土匪常來常往、落腳聯系的據點。日偽時期張玉侖當過偽甲長,國民黨統治時期,當過民眾自衛團的班長和反共鋤奸組的班長。”“張玉侖的叔叔是土匪,父親是土匪,當過鹽巡,販賣私鹽,給土匪說‘票’。”給張玉侖羅織了5條主要罪狀,即隱瞞土匪家庭出身及反動歷史,混入黨內,篡奪了基層黨的領導職務;勾結四類分子,發展反動勢力;利用職權,包庇重用壞人;破壞黨的政策;大搞資本主義復辟活動。說“張玉侖慣用反革命兩手,偽裝積極,假報成績,騙取了區、社某些領導的信任,竊取了各種榮譽,一步步地篡奪了小站鎮的領導大權”。隨即,罷了張玉侖的官,清除出黨。1964年12月,將張玉侖逮捕。1966年1月,以“反革命罪”判刑10年。“張玉侖反革命集團”89名成員中,9人被開除黨籍,3人受到黨紀處分,1人判刑。

小站地區當時參加運動的生產大隊干部314名,遭受不同打擊迫害的竟達258名,占82.7%。

1964年7月下旬,陳伯達通知小站地區三個點的工作隊負責人到北京,編寫姜德玉、張鳳琴、張玉侖三個“反革命集團”材料。當時赴京的十來個人,都住在武王侯天津駐京辦事處。陳伯達每天都去武王侯討論編寫材料。他們僅用一周的時間,就編造了以姜德玉、張鳳琴、張玉侖為首的三個反革命集團的社會關系分布圖和三個反革命頭子的歷史大事記。8月4日,陳伯達將“分布圖”及“大事記”報送中共中央。陳伯達在給中央的信中說:“送上天津小站地區以姜德玉、張鳳琴、張玉侖為首的三個反革命集團的社會關系分布圖,并附這三個反革命集團頭子的歷史大事記各一份。這三個反革命集團的成分問題和他們的罪惡活動,群眾早有所反映……但是,不論姜德玉的問題,還是張鳳琴、張玉侖的問題,都只是在今年四清運動中,群眾充分發動以后,才徹底暴露出來。現在運動還沒有結束,他們的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還在繼續清查中。主席吩咐過,這些材料可以印發到縣級,供大家參考。如何處理,請中央批示。”陳還說:“除了這些圖表和大事記以外,工作組還準備寫一篇敘述斗爭發展過程的材料,但要過些時候才能寫出。寫出后,當即送中央審查。”中共中央于8月12日轉發了陳伯達給中央的信和所附關于天津小站地區反革命集團問題的材料,發給省委、地委、市委和縣委。中央批語說:“現將陳伯達同志給中央的信和所附關于天津小站地區反革命集團的材料,印發給你們參閱。”這樣就給小站地區的問題定了性。

“小站四清報告”的起草過程

陳伯達授意天津市委將小站四清奪權斗爭發展過程向中央寫一正式報告,當時在小站地區蹲點的天津市委書記處書記王亢之接受了這一任務。8月中旬,在一次市委常委會議上,王亢之傳達了陳伯達的意見,當時指定我協助他參加起草工作。我在辦公廳工作多年,包寫過各種材料,但是接受這件任務則是誠惶誠恐。因為我對小站“四清”的具體情況知之不詳,況且是黨內“理論權威”交付的事,豈可等閑視之。

首先,我隨同王亢之到三個點了解情況,先后用了兩周的時間,其中在西右營村住的時間較長些。那時周揚早已回京,方紀在這里蹲點。我們都住土坯房,出門走土路,到處都是土。遇上雨天,道路泥濘不堪,行走十分困難。小院里連土茅坑都沒有,上廁所都很困難。來這里豈不是受罪?不,當時是心甘情愿來鍛煉的。這里的工作隊有幾十人,還有北京來的,有人向我介紹說,夏衍的女兒也來了。到這里鍛煉什么呢?難道是錘煉整農村干部的“紅心”嗎?我們都住在城市帶衛生間的樓房,卻下來整住土坯房的農村基層干部,他們生活的小農經濟離著復辟資本主義還遠去啦!可是那個時代的人卻那樣單純、那樣虔誠。

這三個點都有強大的工作隊,都寫出了長篇的總結材料。我隨同王亢之用了兩周的時間走走看看,然后回津躲在家里起草報告。我以三個報告為基礎,反復琢磨考慮工作隊整理的陳伯達的談話精神,“日間揮寫夜間思”,甚至連做夢都神游到這個地方。這樣用兩周時間編寫出了第一稿。那時候寫文件都是個人單干。送王亢之以后,他比較滿意。那天上午11時他動手修改,下午、夜晚繼續,直到翌日凌晨5時修改完,一氣呵成。王亢之不愧是當總編輯出身,從寫作技術上看,修改得甚好。他在原稿紙一側粘貼上一張同樣大小的白紙,用毛筆在上勾畫、修改、增刪,十分清楚。報告的題目和文中的標題修改了,觀點鮮明,做了較多的修改補充,增加了部分重要內容,從文字技巧上看使報告大為增色。這個長達兩萬多字的文件,是我從事文字工作以來整理的最長的一篇報告,當時覺得也是領導修改得最出色的一篇報告。

報告的題目是“天津市委關于小站地區奪權斗爭的報告”。第一部分是“小站地區的歷史面貌”。第二部分是“四清運動以前,這里是誰家的天下?”提出“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以前這里的天下不是我們的,或者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們的”。第三部分是“這些壞人在區上有靠山”。第四部分是“工作組遇到區、社、村干部的抵制”。第五部分是“群眾初步發動,革命聲勢不足”。第六部分是“大軍壓境,展開奪權斗爭”。第七部分是“改組區委領導”。第八部分是“運動的重點轉入清算經濟問題”。最后一部分是“九點體驗”。一為“集中優勢兵力,打好殲滅戰”。二為“工作組要旗幟鮮明,堅持三同才能取得群眾信任”。三為“在斗爭中組織一支堅強的階級隊伍”。四為“判明問題性質,當機立斷”。五為“最大限度地分化、孤立敵人”。六為“要學會掌握運動火候”。七為“公安工作和群眾運動相結合,開展斗爭”。八為“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不斷地訓練隊伍,學好基本功,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經驗”。九為“一邊抓運動,一邊抓建設,以階級斗爭為綱,促進生產和其他工作”。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你寫材料難道完全沒有自我判斷能力嗎?這難道都是你想說的話嗎?”這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那時自己對黨的路線、政策還是深信不疑的,對開展“四清”運動是積極擁護和支持的;其二,作為我們這樣的“寫手”,歷來是不允許離經叛道的,無論寫什么必須按照上級的意圖,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得越出一點,哪怕你是身負重要責任的官員。中共十分強調和黨中央在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蓋出于此。

這個報告改好后即送印刷廠排出小樣,我改一遍,王亢之修改一遍,還請方紀修改過。這樣反復修改了幾遍,已經到了9月中旬。聽說陳伯達要來審稿,重新改排成向中央報告的四號字文件。9月20日,那天正逢中秋節,又是星期日,王亢之讓司機找我到他家,告訴我陳伯達昨晚來津一事。他說:“老夫子(那時黨內對陳伯達的習慣尊稱)看了這個報告稿,認為基本上可以,又提出一些意見……”還說:“老夫子今年60歲了,連夜看稿,今天這個中秋節你也別休息了。”我說“當然,我今天就改出來”。陳對整個報告結構沒有提出什么意見,對于其中講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如說集團的一般成員,要爭取他們坦白交代,促使他們“迷途知返”等等,還提出一些文字修改意見。

我們根據陳伯達的意見作了修改以后,提交市委常委會議討論。既然“老夫子”都過了目,市委討論時只對個別文字提了點意見,順利通過,于9月25日以市委名義上報中央。

10月24日,中央發出了《中央關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奪權斗爭問題的指示》,副題是《轉發天津市委關于小站地區奪權斗爭的報告》。中央的指示是劉少奇親自起草,毛澤東簽發的。“指示”首先說:“現將天津市委關于小站地區奪權斗爭的報告轉發給你們,請轉發給縣以上各級黨委和社會主義教育工作隊隊員閱讀。這個報告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好的。”“指示”分析了小站地區奪權斗爭的做法之后說:“小站地區的敵我矛盾,主要在形式上是以人民內部矛盾,甚至是以黨內矛盾出現的,這就迷惑了一些人,并且長期得不到解決,對黨和人民造成的損失也很大。但是當地的多數群眾是清楚的。只有我們黨脫離了當地多數群眾的情況下,這些敵人的陰謀才能得逞。當著我們黨同當地多數群眾結合起來了,這些敵人就立即被揭露,并且受到了失敗。由此可以看到,當前我們國內的敵我矛盾有一部分在形式上是以人民內部矛盾出現的,甚至是以黨內矛盾出現的。敵我矛盾同人民內部矛盾、同黨內矛盾交織在一起。在大量的人民內部矛盾和黨內矛盾中,包含著一部分很危險的敵我矛盾。必須把這一部分敵我矛盾清查出來。當前階級斗爭的復雜性就在這里。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對待,負責干部下去認真蹲點,注意了當前階級斗爭的這個特點,提高了警惕性,又充分地發動了群眾,這一部分隱藏在人民內部的黨內的敵我矛盾,是能夠清查出來的,并且也不是很難清查出來的……凡是被敵人操縱或篡奪了領導權的地方,被蛻化變質分子把持了領導權的地方,都必須進行奪權斗爭,否則,要犯嚴重的錯誤。”

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中央發了“前十條”、“后十條”等一系列文件。薄一波后來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中說:“這些文件的下發,進一步促使了運動中‘左’傾錯誤的發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桃園經驗’和天津小站地區‘經驗’。”“這個指示和小站‘經驗’的下發,更加助長了當時已經盛行的奪權風,重復了土改中‘搬石頭’的錯誤,即把廣大基層干部一腳踢開的錯誤。”

這個報告的重點是奪權,這個報告經劉少奇起草中央指示、毛澤東簽發后,在全國掀起了奪權運動,成為文革奪權的預演。

“四清”奪權探源

小站地區這場浩劫是陳伯達一手炮制的。陳伯達當年不過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又沒有在第一線擔任要職,他為什么不在北京養尊處優,而不辭辛勞地多次跑來天津呢?張鳳琴、姜德玉、張玉侖都是農村基層干部,與他毫不相干,他為什么抓住不放,硬是把他們打成三個“反革命集團”呢?為什么當時市委有關領導人那么盡心竭力地執行他的指示呢?為什么幾百個工作隊員都那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沒有一個人提出不同意見呢?這些都是發人深思的。

這場浩劫的發生,離不開當時的政治背景和社會背景,特別是離不開毛澤東關于階級斗爭的新看法。伴隨著從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發生了自“反右”、“大躍進”以來的一個重大轉變和突破。

第一,毛澤東關心的領域已經從經濟轉向文化,從建設轉向政權,從經濟增長的統計數字轉向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根本方向。“大躍進”和“四清”運動有很大的區別。前者的重點主要是單純的經濟建設領域,后者是在大是大非的方向問題上防止走向蘇聯、南斯拉夫的修正主義道路。

第二,所注重的斗爭對象也從黨外轉移到黨內。毛澤東認定出現了一個黨內的資產階級,四清運動的內容漸漸地從經濟領域轉移到政治和文化領域,最后直指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第三,與五十年代比較而言,毛澤東進入六十年代后對社會主義“和平長入”共產主義的前景是很不樂觀的。毛澤東說:“無產階級得到政權,還可能喪失政權。”“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就可以解決的。”

1963年5月9日,毛澤東對浙江省七個材料的批語,明確提出如果不搞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試驗,那就不要很長時間,馬列主義的黨就一定會變成修正主義的黨,整個中國就要改變顏色。1964年6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談到防止修正主義的問題時說,現在世界上有兩種共產黨。一種是真的,一種是假的。劉少奇插話說:蘇聯,一個是這次出修正主義,一個是十月革命,都有偉大的國際意義。我們要想一想,我們將來會不會出修正主義呢?不注意,一定會出。毛澤東說,已經出了嘛!像白銀廠,陳伯達調查的小站公社不是已經有了嘛。周恩來、彭真介紹了不少下面被敵人掌握政權的情況。毛澤東接著說:我看,我們這個國家有三分之一的權力不拿在我們手里,掌握在敵人手里。劉少奇說:現在下邊發生的問題就是不追上邊,恰恰問題就出在上邊。撫寧縣的農民說,不僅下面有根子,上邊也有根子,朝里有人好做官。這句話引起我的注意。你看,小站地區的問題已經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被列為全國修正主義的典型,這怎么得了?

陳伯達在小站地區炮制“反革命集團”的活動之所以暢行無阻,還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不僅是中央領導人,還是毛澤東身邊的人,是黨內名列前茅的“大秀才”。只因為他來小站“蹲點”,毛澤東幾次講話又提到小站問題。他的“指示”夠得上“一言九鼎”,豈能忽視?記得當時只有長期在農村工作、了解張鳳琴等人的原南郊區委書記劉晉峰、宣傳部長陳喜榮、農村工作部長于蔭田等人有不同看法,正因為如此,劉晉峰等被陳伯達視為“反革命集團”上面的靠山。在中央轉發陳伯達給中央的信中,所報三個“反革命集團”的社會關系分布圖,已經把劉晉峰等人作為上邊的“根子”都列上了。陳伯達指令市委改組南郊區委,誰能阻擋?陳伯達提出讓王亢之兼任區委書記,王亢之不同意,市委才另選派他人。事實很明顯,陳伯達抓小站地區三個“反革命集團”,是為了進一步證實毛澤東關于“三分之一政權不在我們手里”論斷的正確。陳伯達過去在中央沒有擔任過行政實職,下來只是做調查研究,處處以“小小老百姓”自居。早在1957年下半年,他來天津到市委機關大樓一樓,竟要市委書記黃火青陪他到各個辦公室看看,當時我和同事王左正在辦公室,陳和我們一一握手,令我“受寵若驚”。這次他在小站地區可不是只說不做了,而是真正做了,“小小老百姓”也發號施令,親手抓出三個“反革命集團”,以此向毛主席邀功。陳伯達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的積極活動以及抓“小站經驗”的所作所為,實際上為他在1966年獲取“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組長的要職做了鋪墊。

有一首流行歌詞唱道:“我是一個戲子,我說的都是別人的言語。”記得過去我聽后心底常漾起一種莫名的感覺,不由默默地叨咕:“我是一個文字匠,我寫的都是別人的思想。”當年我編寫“小站報告”就是如此。當我構思今天這篇文章時,不僅想到這場浩劫的過程及其前因后果,還想到當年參加“四清”工作隊的許許多多的人。那時小站鎮工作隊有150人(全鎮人口11000人)、西右營工作隊26人(全村人口1100人)、坨子地工作隊25人(全村人口490人),工作隊的人數分別為各地人口的1.5%、2.5%、5%左右(參加鍛煉的學生未計算在內)。我對工作隊中的許多人特別是領導人都是比較熟識的。例如方紀,他是“一二·九”時代在北京大學參加革命的老同志,也是“老延安”,又是才華橫溢的大作家,是令我十分敬佩的。可是歷史竟如此詭譎,當時誰能料到兩年后又爆發了一場席卷全國的奪權狂飆——文化大革命。多數領導人都經受了類似張鳳琴、姜德玉、張玉侖的遭遇,方紀竟被迫害致殘。市委書記處書記王亢之也是“一二·九”時代參加革命的老同志,他從1956年起擔任市委書記處書記,分管意識形態方面以及文教工作。由于陳伯達多次來天津,他與陳在工作上聯系比較多,對這個黨內“理論權威”自然也是很崇敬的。歷史的偶然又把他推到小站地區“四清”蹲點的崗位上,實事求是地說,他執行陳伯達的“指示”是很認真的;同樣實事求是地說,他這個人并不“左”。他關心和愛護干部,不整人,講友情,是有口皆碑的。正由于王亢之為人光明磊落,他在文革初期,1968年3月1日被迫害致死。在黨內斗爭中,每個人幾乎都徘徊在兩個相反立場之間。一位老同志離休后曾私下嘆喟道:“我參加革命幾十年,不是整人就是防止被人整。”這種情況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是很難理解那個年代復雜的政治斗爭的。

(作者為天津社會科學院名譽院長)(責任編輯楊繼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h视频在线|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亚洲天堂自拍| 色综合中文|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 午夜影院a级片| 人妻21p大胆|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免费欧美一级|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自拍|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国产在线八区|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婷婷丁香|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不卡午夜视频|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 国产欧美性爱网|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婷婷伊人五月|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欧美视频二区| 极品av一区二区|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青青操视频在线|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中文字幕va|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黄色高清|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婷婷五月在线|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