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群是“二十世紀的宋代畫家”,他的現代繪畫接近于古典大師的精神境界,既包含中西又超越中西。
——夏布朗(Jean-Francois Chabrun法國藝術評論家)
這位中國畫家在接觸了巴黎畫派之后,似乎重新體認到中國傳統書法中特有的書寫性的長處。我們知道他之前畫過受野獸派影響很深的作品,但是在短短的幾年之中,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書寫方式,透過這一系列的作品,朱德群帶給我們強烈而生動的意象。
——于伯阮(Hubert Juin 法國文學與藝術評論家)
朱德群的畫呈現出對這世界“詩意的默想”,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變幻不停的具有生命力的無限空間,其中包含著人的詩意和繪畫元素間的契合。
——朗貝(J.C.Lambert法國詩人與藝術評論家)
在朱德群的畫面中找不到東方山水畫的移植痕跡,乃以意念在先,但畫的時候物我兩忘,以一股洋溢的熱情,自由奔放地涌泄出來,成為一種‘幻想的自然’。換言之,他用一種不可遏止的激情,描繪宇宙的張力和和諧……他的繪畫是那么清新而具有靈性,用色潑辣,氣魄宏偉,結構精美,使整個畫面都像生命的初生。他憑著直覺進入幻想領域,并不是文學性或民俗性為主的觀念繪畫。朱德群用憾人的熱情,告訴我們大自然最重要的內涵。
——旭里古拉(Grard Xurigura法國藝術評論家)
對記憶的東方事物,朱德群毫不拋舍,也不擯棄,而是明智地將其融匯在他的畫布上,做了最妥善的應用。他避開了東拼西湊的混合物的陷阱,自然而然地找到了一中“和而不同”的繪畫路向,而不是異種雜交。
——艾洛瓦( Gillbert Erouart法國藝術評論家)
朱德群是連接東西方鏈條上的一個新環節,他的創作來源于兩種文化,卻只有一個意圖:用動人的色彩來構筑,讓繪畫通過自成的整體和自由的筆法說話。
自然是圖像的源泉腹地,畫家在見過的事物和受到的震撼之間找到新的形式。他的畫是萬象的宣言,是畫家內心對宇宙秩序的尋覓,藝術家成為宇宙的一塊感光板,還不曾有人達到這種狀態。
——卡巴納(Pierre Cabanine法國藝術評論家)
朱德群是通過兩方面汲取養分:第一個方面是畫家本人的文化修養,第二個方面則是他的記憶寶庫,通過親近自然貯藏無數形象,使情感交流而不斷充實、豐富。朱德群的畫不再茫然尋求世間美妙,而轉換為宇宙之歌,帶著其喧嘩、顫動和氣息。朱德群好像離開大自然,但事實上卻是回歸到天地間的深處。朱德群改變了畫家與宇宙的關系,在西方世界鋪架出一座未曾預見到的跨時光橋梁。在線條與斑點相結合中,作品由混沌中冒出。
——戴浩石(Paul Desroches巴黎吉美博物館館長)
朱德群受源遠流長的文明催發,將我們帶入生命之河,乃至宇宙生命的急流當中。他畫中的中國大哲之眼,讓我們享受到大視野的樂趣。
——毛磊((Pierre Morel前法國駐華大使)
如果讓我們來探討一下,朱德群的作品在現代國際潮流中占據何種位置?其答案很簡單:在整個潮流中,找不出這樣的畫來,是獨一無二的。
從朱德群栩栩如生的筆路中可以“默讀”到如云、如浪潮、如開天辟地的混亂中宇宙的旋律。
——蘇利文(Michael Suliivian英國藝術評論家)
朱德群的畫把人帶進一個由他的筆法和用色構成新的世界,充滿了清新和醇美的詩意,遨游其間使人感到自由、舒適、痛快、淋漓盡致,達到一種忘我之境。
——李鑄晉(美籍華裔美術史學家)
朱德群的抽象藝術是以水墨畫的視點論述用西方的油彩語匯,使西方油彩的筆觸效果蛻化為筆墨一般的情境,使油彩的線條和筆觸“有筆有墨”。朱德群以他的修養,對中國文化潛在的體認,更純粹地來呈現中國之藝術精神。
——楚戈(臺灣畫家、藝術評論家)
朱德群的抽象抒情風景畫是對人類新視覺方式的一個發現。現代人在大腦記憶庫中儲存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圖像,這些圖像部滲透著強烈的在旅游時由情景誘發的同步情緒,不同于照片和錄影那樣清晰和確定,而是朦朧的動態的主觀化了的。朱德群率先把它畫出來,成了新的視覺方式發現者,贏得了中國和法國藝術界高度矚目和評價。
——祖蔚(朱德群傳記作者)
朱德群在大刀闊斧的油畫揮寫中竭力發展中國筆韻、墨趣的時代性、世界性,發揚了中國傳統中對筆墨運轉及對絹或宣紙質感、肌理的講究所創造的東方繪畫宜近看而耐人尋味的特點。
——吳冠中(畫家)
朱德群將中國的智慧與西方的眼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中創造了無限。“光”視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陰與陽的關系散落開來,撒到畫面的每一個角落,使世界在陰與陽的互補中獲得生機。
——閔希文(畫家)
寫得一手優美書法的朱德群先生將書法的藝術精神運用到抽象創作之中,在色彩與線條之間造成一種有筆有墨的書法韻味。在此意義上,畫家的創作成功地結合了東西方兩種藝術傳統——這也正是二十世紀以來諸多中國藝術家、乃至西方藝術家所孜孜以求的目標。
——陳燮君(上海博物館館長)
在“融合主義”的大潮中,朱德群找到了一個巧妙而獨特的切入點,對“中”與“西”、“體”與“用”做出了自己獨到的處理:表面看,他以西方之“體”(眼睛)來駕馭中國之“用”(智慧),實質卻是以中國之“體”(智慧)來調動西方之“用”(眼睛)。“西方的眼睛”是他的形式,“中國的智慧”是他的內涵,他以西方之“眼睛”來把握和認識這個世界,而以中國之“智慧”來充實和豐富這個世界。他的抽象藝術既是現代意識的體現,又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古典精神,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幻化出一個既包含中西又超越中西的朱德群自己的獨特的藝術世界。因此朱德群在這一點上他已超越了整個中國當代油畫中的“融合主義”取向,也超越了傳統的“體用論”,而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藝術新的希望和可能。
——高天民(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
常務副院長,藝術評論家)
朱德群的抽象藝術擁有嶄新的內涵和形態,以大自然萬物的生命為主題,以光和色的交響構筑起天籟般的藝術境界,充滿人與自然和諧的樂章,閃耀出人性的光輝。最為重要的是他將東方文化的思想觀念、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語言與西方抽象繪畫的優長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中國藝術精神和內涵的抽象風格,反映出一種超越時空和跨越文化邊界的創造,啟發了我們進一步認識中國藝術與文化對于今日藝術創新的價值與意義。
——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
在朱德群的藝術中,我們總能夠體驗到一種生命流動感的存在,意象、色彩、筆觸,還有很多空靈之處,帶給我們許多生命的想像和感受。在這樣的體驗中,我們似乎在超越現實中的個體生命的具體,超越于焦慮、痛苦、抗爭,而是趨向于生命本體的超然的存在。這種超然,也許是很“東方”的。這里的“東方”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她可能是西方的“東方”,是因西方而呈現的“東方”。朱德群以他的藝術,一種書寫性的色彩,營造了這樣的關于東方與西方的對于生命的理解和表達,也凸現了“東方”的意象和靈性。
——王璜生(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