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建筑業迅速掘起的時代,混凝土因為其價格低廉、抗壓強度高和容易成型等優勢條件,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工程建設中,其施工質量關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建筑工程質量和其他產品質量一樣,既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又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關鍵詞: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近年來,混凝土廣泛用于各種工程建設項目,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結構材料。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拌合后,水泥水化反應形成凝膠,將砂、石膠結而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固體復合材料。與人民生命安全相結合,由此可見混凝土質量的好壞在建筑工程中變得重中之重。但因為混凝土施工的技術水平及施工隊伍的素質等問題,導致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變得相對困難。
1.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我國的各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占了相當重要的比例,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將對建筑物的安全產生直接和深遠的影響。我國一直在建設領域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質量管理工作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工程項目的管理者也認識到了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是市場競爭的有效手段,所以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在工程建筑中顯得尤其重要。混凝土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承受荷載的主要部位,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物的安危和壽命。
2.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2.1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
在澆筑施工之前,應該對鋼筋、控制模板、保護層等設備的規格尺寸進行檢查,使其偏差值符合國家驗收評定的標準。在混凝土硬化期間釋放的水化熱和澆筑溫度所產生的溫度變化以及混凝土收縮的共同作用,其所產生的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是導致結構出現裂縫的主要因素。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細度模數應在 3.7~1.6 之間。結構用砂含泥量一般不應超過3%,有害物質含量不應超過 2%。導致混凝土級配的改變,并將影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變化,對混凝土的水灰比影響極大。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質量檢驗,全部符合技術性能指標方可應用。混凝土模板并沒有支持牢固,從而產生了一定的變形,或者在局部出現了沉降;也有可能是由于拆卸模板的方式不當,導致混凝土開裂。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沒做好,也會引發裂縫。在施工中應該經常對骨料的含水率進行檢測和調整。在向攪拌機具中投料時應控制在機具的額定容量之下,拌合中應該隨時對拌料坍落度和離析現象進行監測。使施工單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澆筑順序,保證分區、分層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采用大面積的現澆模式也可能會因為溫度的變化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
2.2表面出現損傷,楞角并不平整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在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基礎上,要依照施工的環境及要求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攪拌機在攪拌中對于原材料的計算一定要嚴謹、嚴格及嚴密,以保證混凝土質量,這是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最重要出現的問題,導致該問題產生的原理是施工人員并沒有在模板的表面涂上隔離劑,使得模板的表面沒有得到完全清理,粘附有一些混凝土,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除經常性的檢測外,還要求質量控制人員隨時掌握其含量的變化規律,并擬定相應的對策措施。混凝土原材料的順序也要嚴格按施工標準進行,對攪拌時間也有嚴格具體的要求,以保證混凝土中鋼纖維不出現結團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應保證混凝土下落高度小于3m,如果采用的是分層分塊澆筑方法的話,應該結合鋼筋的密集程度和結構的特點來決定每一層的高度。防止任何環節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確保施工過程的規范及科學,確保整個施工過程不出現質量問題。
3.加強鋼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加強對材料質量的控制
原材料的質量及其波動,對混凝土質量及施工工藝有很大影響。如水泥強度的波動,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各級石子超遜徑顆粒含量的變化,導致混凝土級配的改變,并將影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現場監督人員也要認真檢查和核對,對各種材料的試驗單及合格證是否合格,各種指標是否符合要求,材料和試驗單是否相符等,在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第一要素,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應該滿足施工技術的要求,以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強度。
3.2加強鋼筋混凝土安全管理措施
凝土的變形主要有硬化過程的自生體積變形,濕脹干縮變形,溫度變形和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對原材料的質量檢驗與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與控制、混凝土生產和施工過程各工序的質量檢驗與控制、以及合格性檢驗控制,使混凝土質量符合規定要求。發現在混凝土施工中極易產生一些質量通病,雖然有些質量通病無多大危害,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熟,廣大業主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對質量問題反映極為敏感。證施工生產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加強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絕施工中的盲目性。
3.3控制混凝土配料的配合比
混凝土是我國很多建設項目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其使用是有一定的規則的,因工程項目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因此應根據實測骨料超遜徑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將試驗室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準確的實現試驗室配合比,而不是改變試驗室配合比。在進行混凝土拌合的過程中,至少需要達到標準最短時間,要充分的將所有配料攪拌均勻,在外觀上顏色要達到一致。
3.4加強混凝土的養護
在混凝土部件完成終凝后,應該及時對其進行養護,通過養護能夠使混凝土得到硬化和強度的增長。養護期間混凝土應該保證濕潤的狀態,保證溫、濕度。如果出現了冷縫就要適當延長振搗時間,要把混凝土的表面出現浮漿及混凝土不出現下沉做為標準,這樣就可以有效確保混凝土澆筑中質量的安全。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強度,達到工程各部位對混凝土各種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摻入不同類型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學配制,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顯。在混凝土養護期間,采用測溫技術,進行施工管理,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強度發展過程中內部溫度分布情況,及時掌握溫差變化,采取有效措施。對于混凝土的搭配比例不夠熟練,造成混凝土百分比的失衡,隱藏了后患;不注重對混凝土結構的后期保養。在施工完畢后,應盡快將可回填區域回填。另外,注意與氣象站密切聯系,尤其是降溫和降雨預報,不得在雨中澆筑混凝土。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的種類將越來越多。混凝土的變形主要有硬化過程的自生體積變形,濕脹干縮變形,溫度變形和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因此,加強鋼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施工管理人員應重視鋼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問題,并找尋解決措施,從而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與建筑物的結構安全。
參考文獻:
[1]秦振剛.淺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08,(15).
[2]梁漢金,歐慶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1(09).
[3]史萬紅,淺談鋼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與防治措施[J].煤炭工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