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基是公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保證公路沿線具有堅實而穩定的路基,是路基設計的中心任務。路基又是支撐路面的一種土工建筑物,路基和路面構成了公路建筑的主體,因此就整個公路工程的施工而言,路基施工往往是施工組織管理的關鍵。本文主要探討公路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技術與應用。
關鍵詞:公路路基;質量控制;施工
路基是路面的基礎,路基的設計和施工質量都直接影響路面的使用品質、公路的使用壽命、交通運輸的暢通和安全,路基必須“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理想的設計必須通過嚴格施工來實現,就耗費人力、資源和財力來說,施工比設計更為重要、更為復雜。路基施工中為確保工程質量,實現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須重視施工技術與管理[1]。就目前情況而言,實現“精心施工”,首先要有一個穩定的專業施工隊伍,配有相應的技術骨干和機具設備,制定周密施工組織計劃,建立和健全施工技術操作規程與質量檢查驗收制度,采用現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
1公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道路結構暴露于外界,長期受自然因素的作用,在不利水溫條件作用下,其物理、力學性質將發生變化。浸水后濕度增大,土的強度降低;巖性差的巖體,在水溫變化條件下,加劇風化;路基表面在溫差作用下形成脹縮循環,在濕差作用下形成干濕循環,可導致強度衰減和剝蝕;地表水流沖刷,地下水源浸入,使巖土表層失穩,易造成和加劇路基的水毀病害;沿河路堤在水流沖擊、淘刷和侵蝕作用下,易遭破壞;濕軟地基承載力不足,易導致路基沉陷。所有這些均取決于道路的物理力學性質及自然因素,且與道路承受行車荷載的情況有關。合理的道路結構設計,應在路線位置、橫斷面尺寸、結構組成等方面綜合考慮。為確保道路結構的強度與穩定性,路基的防護與加固,是不可缺少的工程技術措施。隨著道路等級的提高,為維護正常的汽車運輸,減少道路災害,確保行車安全,保持道路與自然環境協調,路基的防護與加固更具有重要意義[2]。路基施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工程性質、地質條件、施工期限、現有條件等因素經過論證而定。
影響路基穩定的因素很多,在自然因素方面,有地質、氣候、水文和水文地質等等,其中影響路基強度和穩定性的關鍵因素是水。路基水毀、塌方、沉陷、翻漿、涎流冰等病害的發生均與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活動有關。在人為因素方面,設計、施工和養護工作的正確與否,都直接影響到路基的質量[3]。
影響路基壓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內因包括含水量和土質,外因是指壓實功能(如機械性能、壓實遍數與速度、土層厚度)、壓實機具和方法。路基壓實的質量標準是以壓實度來衡量。壓實度是指路基經壓實后實際達到的干密度與標準擊實試驗方法測定的土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壓實度的確定,要考慮土基的受力狀態,路基路面設計要求,施工條件、公路所在地區的氣候等因素。土質路基的壓實度試驗方法可采用灌砂法、環刀法、灌水法(水袋法)或核子密度濕度儀法[4]。
2公路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技術及應用
公路是一種帶狀的三維空間實體,它的中心線是一條空間曲線。路基是公路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筑的帶狀構造物,是路面的基礎,承受由路面傳來的行車荷載。路基工程線長量大,投資多,影響因素復雜,其工程質量直接影響著路面工程和道路建成后的服務水平[5]。尤其是高等級公路,由于技術標準較高,受地形、地質、重要地物的限制,高填或深挖的路基、特殊地質條件的路基增多,更易發生路基沉降變形,橋頭跳車等質量隱患。另外,路基的排水、防護及加固等工程的施工相互制約,有時又與橋梁、隧道、路面等分項工程的施工相互交叉、相互影響;路基施工為野外作業,工程質量受氣候條件影響很大,雨季時土質路基往往無法施工;交通運輸不便會使物資、設備和施工隊伍調遣困難[6]。保證路基質量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技術手段克服各種因素的影響,嚴格控制工程材料的采用和施工工藝的實施,確保路基幾何要素、整體穩定性、路基強度和水溫穩定性符合技術規范和設計要求,使工程按照進度計劃,優質、按期實現預定目標。
施工階段是每一施工項目和每一分項工程質量的形成階段,而每一分項工程施工又由若干道工序構成,因此在這個階段監理工作的重點應狠抓工序質量監理。特別是直接影響施工質量的主要關鍵工序,要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施工規范規定的施工工藝、檢查頻率和試驗方法進行,施工單位自檢后向監理工程師報檢。對影響施工質量的主要關鍵工序,未經監理工程師抽檢與簽認,不得進行下一道作業或下一道工序施工。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其他各道工序,也要有現場監理旁站監督。對施工中出現的質量缺陷,監理工程師有權令其修復或返工,由此而發生的一切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路堤必須在整個清場寬度范圍內水平分層填筑,在最佳含水量條件下,分層碾壓。壓路機對路基填土壓實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靜壓后開振動碾壓的原則。其碾壓遍數,可根據地基強度、土質、壓實機具的類型而定,或視壓路機碾壓到填土層表面無輪跡為止(一般至少碾4遍以上)。然后檢查壓實度并同時檢測壓實厚度。施工單位應將檢測結果向監理工程師報檢,經現場監理工程師抽檢、評定報檢段的壓實度代表值和單點極值達到標準要求時,方可進入下一層填土[7]。
軟土地基處治的施工必須保證施工質量,科學地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加強工地技術管理,嚴格按照有關的操作規程實施,嚴格執行有關安全、勞保和環境保護等規定。所有運至工地的軟土地基處治材料必須分類堆放,妥善保管,按有關標準進行質量檢驗,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
3結論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工程的主體,又是路面的基礎。它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筑的帶狀構造物,承受由路面傳遞的荷載,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與穩定性。路基的強度與穩定性是保證路面強度與穩定性的基本條件。因此要求路基必須密實、均勻、穩定,為路面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麗麗.淺談公路路基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2:201.
[2]牛致一,周寶鵬.探究公路路基施工控制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03:87-88.
[3]宋紅艷.淺談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J].中國科技信息,2014,06:101-102.
[4]胡家和.現代公路路基施工技術現狀[J].江西建材,2014,17:210-211.
[5]王銳.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管理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4,23:206-207.
[6]李銀鎖.公路路基施工重要性與關鍵環節探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09:67.
[7]余偉.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術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