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推行建筑節能,發展綠色建筑,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共識。中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短缺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發展綠色建筑,實現能源的節省和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是擺在中國建筑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綠色建筑GreenBuilding 在西方國家蓬勃興起,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問題的日益嚴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國內的推廣,綠色建筑設計越來越引起廣大建筑師的重視。筆者對綠色建筑的概念和內容進行了分析,闡述了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的基本原則,最后,總結出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要點;問題
1 綠色建筑的概念
所謂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實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要追求人與自然的系統發展,要將建筑科技與仿生學、工程學、自然科學相結合,營造有利于發展的綠色建筑類型,更好地實現生態平衡,以人工美的形式補償自然美,以科學的設計營造出優良的建筑和自然環境。
2 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內容
2.1 全壽命周期理念
建筑物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一直到拆除,這是建筑物的一個全壽命周期,綠色建筑設計的關鍵就是立足于這一周期,通過對建筑物不同階段表現出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設計,在提高建筑設計水平的基礎上,實現建筑的健康、綠色、高效和環保。要在建筑設計建設的初始階段加大投入,這雖然會增加建筑的初始成本,但是隨著建筑的使用會從各方面的節約和環保的角度來收回成本。
2.2 節約資源的理念
綠色建筑設計的核心就是對各類資源的節約,綠色建筑設計主要靠土地資源、能源、水資源、建材等各種資源的節約達到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的目標,因此,進行綠色建筑設計要以污染的降低和資源的節約為關鍵,要根據建筑的功能進行合理設計,在節約資源消耗的基礎上,實現綠色環保的發展目標。
2.3 綠色建筑設計的功能目標
綠色建筑設計的主旨在于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因此,進行綠色建筑設計不能以環境污染、使用者健康侵害和自然環境改變為代價,要突出綠色建筑設計的功能,要提倡綠色建筑的適度功能,做到節約和效率,使綠色建筑更好地發揮功能和系統價值,達到設計綠色建筑的目標。
2.4 綠色建筑設計的自然目標
綠色建筑設計中要以對自然的保護為基礎,不能為了建筑物的功能而多耗能源消耗及增加污染,在優化傳統建筑設計形式的基礎上,適應新時期生態和綠色的建設需要,達到建筑與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協調發展。
3 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
3.1 建筑總平面設計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現場資源,減少建筑能耗以及改善室內環境,合理的朝向設計能使建筑物從陽光中獲得大量的能量,居住建筑往往平行布置,并朝向南面,同時彼此之間留出足夠的間距保證冬季有充足的陽光。建筑物的體形系數(建筑物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直接影響建筑物能耗的大小,體形系數越大,建筑物耗能越大。在同體積時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模式大,故應規劃選擇合適的建筑層數。建筑平面設計時應減少建筑外墻面積,合理的控制層高。建筑層高確定時,對于一定的建筑面積,都有與之相適宜的最佳節能樓層數。同時應盡量減少建筑平面的變化,采用規則的平面形式。
3.2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風等有利因素
自然界的風能、光能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應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照明用電,還提供更健康、高效、自然的光環境,從衛生的角度看,充分的日照還可以起到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目的。良好合理的自然通風能有效排除室內污濁的空氣,改善室內熱環境,提高熱舒適。還可有效降低過渡季節空調設備的運行時間,節約能源。自然通風和采光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通過綠色建筑設計可以增加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進而實現優化室內環境、節約能源的目標。
3.3 改善建筑物的圍護結構
建筑物圍護結構的節能是綠色建筑設計的一個重點。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對改善室內熱工環境及建筑節能具有重要意義,可以采用外保溫技術、內保溫技術及夾心保溫技術實現圍護結構的改善,進而降低建筑物總能耗,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目標。
3.4 改善建筑物的門窗系統
建筑物門窗系統和玻璃幕墻都是維護結構中的能耗大戶,但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產品的不斷出現,窗及玻璃幕墻的性能已獲得了極大的提升:新型高性能玻璃給窗及玻璃幕墻的保溫及防輻射性能得到明顯的提高;新的結構形式起到了明顯的作用,新型型材及斷橋技術的應用對窗和幕墻的整體熱工性能及氣密性都有很大的提升,是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過濾裝置,幕墻設計屬多功能的,除基本的防護功能外,還應考慮室內環境品質的調節,提高建筑節能效率。
3.5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1)從環保的角度出發,建筑設計時應該盡量在己被用過的、建造過的場址上或地表環境已被破壞的土地上建造,而不要去侵占那些沒有開墾過的土地和自然環境。
(2)要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和循環利用。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遠遠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分布極不平均,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水資源的保護和循環利用,在建筑設計中一方面要盡量保護水源,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廣循環用水,比如目前住宅建筑的中水的利用和雨水的收集和中水處理系統等。
(3)可以通過結合各地的氣候特點設計出低耗能建筑;通過就地取材來節約建筑的運輸成本;通過使用各種節能墻體材料來實現建筑體內的保溫節能;利用空調冷凝熱作為生活熱水的輔助熱源,利用太陽能和地熱能產生的熱水作為日常生活用熱水。利用太陽能光伏系統來支持日常生活用電。在混凝土中埋設光導纖維,可以經常地監視構件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狀況,自我修復混凝土可得到實際應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過多功能的組織進行呼吸,可凈化建筑物內部的空氣,并降低溫度。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頁窗的調整或空調系統風口的開合,自動調節風量。建筑物表面的太陽能光伏系統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4)綠色建筑是對資源的節約、再利用、循環生產。綠色建筑的形式必須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層將不再是“內部”與“外部”的分界線,而將逐步成為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界面。綠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將是多樣的,尤其是外層材料將是高度綜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建筑行業將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種先進技術,創造一種能更加適合居民生活的、與大自然高度和諧的高科技建筑環境。
3.6 做好綠色建筑的綠化
綠化可以滿足人們與自然界接觸的渴望,同時綠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為使用者提供舒適的環境和新鮮的空氣,同時植物還可以起到遮擋太陽直射光,降低環境溫度,減少空調的消耗,從而起到環保的作用。
建設用地內的綠化應避免大面積的純草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喬木是復層綠化不可缺少的樹種;進行屋頂綠化和墻體的垂直綠化,增加綠化面積,改善屋頂和外墻的保溫隔熱效果,改善居住區生態環境。
4 結束語
綠色建筑設計還具備很多優點,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綜合經濟效益,是值得建筑企業大力投入的發展對象。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綠色建筑設計必將成為未來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建筑師應注意把握綠色建筑設計中的設計要點,積極貫徹節能環保理念。讓我們共同致力于建設綠色建筑、綠色社區、綠色城市,共同樹立環保觀念,共同建設和諧社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威. 綠色建筑設計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4).
[2]王杰. 朱文浩,馬天龍. 論建筑設計中綠色節能設計[J]科技資訊.2009,(13).
[3]推行綠色建筑促進節能減排改善人居環境[J]. 中國科學院院刊.2011,(04).
[4]李敏. 淺談住宅節能設計[J]. 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S2).
作者簡介:
孫盼盼""" 單位:北京龍安華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林雁""" 單位:北京龍安華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