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態建筑設計就是人們對社會需求下,形成的必然產物。建筑是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生態建筑設計的理念,就是給人們提供舒適、美觀、環保的居住環境。因此,本文就對生態建筑設計原理與方法展開了分析論述。
關鍵詞:生態建筑設計;原理;設計方法
前" 言:建筑行業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是最大的,所以,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一定要改變建筑對能源的使用方式。所以,建筑設計要從節能環保的理念來進行設計和施工,這樣既能體現環保節能,又能夠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
1 生態建筑概述
1.1 生態學對建筑領域的影響
生態學概念的首位使用者恩斯特.海克爾曾經說過“研究生物體同外部環境之間關系的全部科學的稱謂。”生態學自身具有井然有序原則、循環再利用原則、相生相克原則和自我調適原則,而這些內容直接影響了生態建筑學的內容。生態學對建筑領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首先,生態學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容與生態建筑學的目標是一致的;其次,生態建筑作為整個生態環境的一部分,與其所在的外界環境融為一體,相輔相成,幫助人類有效解除當前日常生活面臨的各種生態和環境危害。
1.2 生態建筑的含義和特征
生態建筑學從生態學的視角來研究和觀察建筑活動與環境的聯系,在建筑實踐活動中兼顧其所在的生態環境保護,是能源能夠得到循環,重復的利用,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近年來,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影響,生態建筑學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特別是受到建筑工作者和環境保護主義者的親睞。生態建筑學相對于傳統的建筑學而言,具有整體性和系統系強、資源利用率高、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少、資源可循環利用等特點,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實際利用價值。
2 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內涵
現代建筑設計的思想源于“以人為本”。因此,從偏頗角度而言,人類對社會造成的破壞,自然生態功能逐漸失衡,此時將這種結果仍然歸結為“以人為本”,難免有些自私。同樣,有人將生態建設設計理念單純的歸結到以“自然為本”。實則不然,真正的生態建設設計理念應能顧及到人、建筑、自然三要素的和諧相處。其中,“以人為本”固然是需要放在首位。生態設計理念會改善生態效益,就必須考慮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在過去人征服自然的同時,也要學會改造自然。因此,在生態建筑設計上,要盡可能不以破壞自然環境為基礎,打造出經濟適用的生態建筑。
3生態建筑設計的原理
3.1 和諧性
建筑施工對其周邊的生態環境,都具有一定的破壞性。在建筑工程結束之后,如果還對其周圍的自然環境進行破壞和污染,就會導致人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化。所以,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要有效的利用對建筑周邊自然環境,這樣不僅能夠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還能夠對建筑周邊環境起到保護作用。例如:有效的利用太陽光,對建筑內部進行補光和照射作用,利用水池和噴水系統對建筑內部進行降溫,進而減少空調風扇等電器設備的使用。
3.2 提高能源利用率
生態建筑設計的宗旨就是節能環保。因此,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的時候,在建筑功能,能夠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盡最大的可能,減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費,進而有效的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與此同時,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要充分的利用建筑周圍的能源,例如:太陽能、光能、風能等。以此來減少建筑對礦物質材料的使用,進而有效的降低其對環境的污染。
3.3 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生態建筑的建筑理念,就是為人們提供舒適、安逸、環保的居住環境,從根本上體現出對人們的關愛,有效的增加人們與自然環境的交流和溝通。生態建筑在保證建筑的功能使用功能完整和完善的前提下,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建筑的通風、光線、建筑內部的溫度與濕度等進行有效的控制。從根本上為住戶提供舒適、安逸、環保的居住環境和工作環境。
3.4 開發新技術和新能源
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能源的日益短缺,人們對建筑的節能和環保等工作越來越重視。因此,在綠色建筑理念的推動下,與環保、節能、綠化等相關的技術和材料正在慢慢的出現。這些材料的出現,為綠色生態建筑設計提供了有力的條件。所以,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的時候,設計師一定要重視新技術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從根本上降低建筑材料的消耗與浪費,同時有效的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3.5 高效性
建筑一般是人們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因此,在對建筑進行建造、使用、維護、拆除上,都要滿足人們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是生態綠色建筑的前提。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融入系統采集集成技術,進而來提高建筑的功能使用效率,優化對建筑的管理,進而實現生態建筑高效性的原則。
4生態建筑設計的方法
4.1 建筑內部環境的設計
建筑在進行內部環境設計的時候,其使用的材料,一定要是綠色環保的。使用綠色環保的材料不僅能夠節約能源,還能夠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不受污染。建筑內部裝修最大的污染就是油漆,油漆所散發出的各種分子氣味,不僅對空氣的污染較大,對人體的危害也比較大。所以,設計師在進行建筑內部環境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環保型的油漆。在建筑裝修完畢之后,剩下的建筑廢料要進行合理的處理,千萬不要隨地丟棄,以免破壞生態環境。在建筑能源的使用方面,一定要選擇既環保又節能的材料,因此,設計師要從這樣的角度來進行建筑內部環境設計。其次,室內空氣的溫度能夠根據室外空氣的溫度來進行自我調節,從而使得建筑內部環境溫度適宜,除此之外,對人們生活中排放的廢水和污水,一定要進行處理,才能夠排放,將其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例如:位于南昌市,南京路口處的金色水岸,該建筑樓道中的燈光照射,都是選用節能燈,并且采用聲控感應來控制樓道燈光的照射。
4.2 建筑外部環境的設計
建筑外部環境良好,能夠給人們帶來舒適愉悅的心情。因此,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對建筑周邊的環境進行合理的規劃,進而對建筑周圍的綠化面積,進行大幅度的提高,在現有的綠地基礎上,再增加一些綠色植物的種植和建設,可以充分的利用樹木的遮蔭避涼的效果。盡量減少水泥路面的鋪設,采用帶孔的磚塊來鋪設地面,可以在磚塊的孔中,種植一些草,讓建筑周圍的環境顯得勃勃生機。這樣設計,不僅能夠保護建筑周邊的環境,還能夠凈化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廢氣,有利于人們的健康。除此之外,還在可以在建筑周邊設計一些人工湖,給人們的生活增加一些水文色素。例如:位于南昌體育廣場的金域名都,該建筑的外面就是體育廣場,體育廣場內有很多綠色植物,以及健身器材。金域名都適合居住、辦公、經商等一些列活動。其外部的設計不僅能夠有效的保護好綠色植被,還能夠降低二氧化碳等氣體對環境的污染。
4.3 建筑自然采光
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可是利用自然光為建筑進行照明,這樣就能夠節約電能的使用。建筑設計中,可以利用窗戶、玻璃幕墻來補充建筑光線不足的問題,從而改善建筑的采光質量,將自然光引進建筑內部。建筑采用自然光照明,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還能夠起到綠色環保的作用。
結束語
生態建設沒有規定的標準,不能夠通過制定相關的準則來對其進行規范。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期,就會出現不同的條件,因此,要根據每個時期的本質來制定相關的設計方法。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已經成為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正確的掌握設計的方法和原理,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生態建筑設計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強.生態建筑設計原理及設計方法研究[J].現代園藝,2012(10).
[2]周朝暉.低碳生態建筑設計策略與實證分析——以某第碳展館為例[J].建筑,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