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線,電力行業屬高危行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更是凸顯。農電因設施點多面廣且相對分散、設備健康狀況不盡相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因素共存,致使農電安全生產工作存在諸多風險點。實現安全生產要“兩條腿”走路:一是“硬件”要硬。即加強電網以及設備的投入,使電力設備保持健康運行狀態;其次,要“軟件”不軟。尤其當前基層農電管理在電網、設備等健康水平不是很理想的狀況下,更需加強管理。
關鍵詞:透視;農電;安全;風險
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線,尤其針對電力行業屬高危行業的特點而言,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更是凸顯。作為供電系統的基層單位和一線,農電因供電設施點多面廣且相對分散、設備健康狀況不盡相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因素共存,致使農電安全生產工作存在諸多風險點。因而如何加強安全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助推企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成為擺在基層管理者面前的現實問題。
實現安全生產要“兩條腿”走路:一是“硬件”要硬。即加強電網以及設備的投入,使電力設備保持健康運行狀態,做到“物的狀態良好”;其次,要“軟件”不軟。尤其當前基層農電在電網、設備等健康水平不是很理想的狀況下,更需加強管理,嚴格獎懲,促使全員規范作業與操作,努力提升管理水平,確保“人的行為規范”。
一、當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為了加強安全管理,上級陸續出臺了很多制度、文件,基層企業也建立了一把手負責制,構建了保證安全的三個工作體系,堅持安全周報制,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管,加大了處罰力度,在安全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安全管理上仍與“可控、能控、再控”的工作目標存在一定差距。
1、監督體系不能對所有現場實施監管
當前,基層農電電網建設工作較多: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工程、整改消缺工作、低電壓改造,亮化提升工程等等,工作任務較為繁重,同時工作面廣,且施工點多。受人員力量、條件等因素制約,監督體系未必能對所有現場進行監管。失去監管的工作現場,有安全風險存在的可能。
2、管理層有重結果輕過程的思想傾向
應該說,企業管理層、基層管理者對安全的重視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但存在時緊時松現象。在基層實踐中,在遇到緊急任務,或完成上級限期完成的工作目標,抑或是在爭奪排名或免受批評等誘因驅使下,容易放松思想上緊繃的“安全弦”,將趕進度放在突出位置。上行必有下效。管理層重結果的思想傾向過甚,則易導致相應的過程管理流于形式。
3、保障體系對“被監管”的認識上不到位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來看,基層單位提前上報安全周報,有利于其加強安全生產的計劃性,同時,安全周報也是監督體系現場監督,以及領導到崗到位檢查的第一手資料。所以安全周報制的實施,有利于營造齊抓共管的“大安全”工作格局,促進基層單位及員工進一步加強對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
但在實際工作中,基層單位、班組作為企業安全管理的保障體系及安全生產工作的具體實施主體,往往存在個別單位不報周報、或周報與現場不符現象,沒能認識到多一層監管就是為安全多上一道“保險”。其原因主要是“兩怕”:
一怕麻煩。具體表現在對待小型消缺等工作上,容易存在僥幸心理:認為本來工作量較小,短時間內就能完成工作,而辦工作票、填安全措施卡、報安全周報等一套下來,比工作時間還長,因而嫌麻煩;
二怕監管。個別單位因工作計劃性不強,或前期準備工作不足,或人員配備不能滿足《安規》要求,或員工技能不佳等等,因而不敢將工作放在“明面”上。怕監管,其實就是怕被扣分、罰款。
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路徑
1、抓安全氛圍的營造
明白一個道理。企業要力避以往那種單調、枯燥的“我說你聽式”思想教育方法,在創新工作思路上,既要“重形式”更要“重效果”。比如可以采取互動式教育、現身說法等形式,提升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讓員工明白安全生產不僅是企業的需要,更是員工的自身需要。因為,每位員工都是自己家庭的重要成員,是家庭的重要支撐,從而在思想深處牢牢樹立生命至上的理念,扭轉對企業在安全管理和監督上的抵制思想,將安全意識內化于心、固化于行。
抓好兩個載體。在員工安全意識的植入上,目前,基層農電都能夠主動作為,采取多種形式在企業內網站宣傳、采取典型案例教育、在工作班組和現場懸掛安全標語和口號,在企業內部營造了較好的安全氛圍。
目前,也有一些企業采取了與員工家屬簽訂安全責任書,在借助員工家屬力量抓安全上進行了一定探索,但如果光一簽了之,只是留下過程資料,未必有流于形式之嫌。
近年的實踐表明,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與員工受八小時以外的家庭或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心理影響有著直接聯系,因而,在鑄牢員工安全意識上,企業既要抓好8小時內的“剛性”管理,更要借助親情的力量,做好8小時以往的“柔性”管理。
2、抓良好習慣的養成
抓物資投入。在基層實踐中,用高壓接地來代替低壓接地線使用,形成安全事故隱患的苗頭的情形可謂是屢見不鮮。所以,員工安全意識與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產生必然關聯。缺乏相應的安全工器具,員工就會采取“變通”的方式去工作,久之,安全意識逐漸淡化。因此,企業要為基層單位配齊安全工器具和相應的設備,避免因安全工器具不足而引起一線員工違規操作;此外,還要定期對驗電筆、保險帶等設備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實驗和補充,為員工安全工作提供基礎條件,同時,也表明企業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重視程度。
抓技能提高。害怕監管,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安全技能欠佳,所以提高一線人員的安全技能迫在眉睫。企業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以及“師帶徒”等形式,逐步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進而在企業內部營造全員學習的良好氛圍。另外,在學習內容上,切不可貪功求大,“眉毛胡子一把抓”,因為過于全面和宏觀,容易讓員工找不到重點,進而在情緒上產生麻木和反感。所以,學習內容應以員工崗位應知應會知識和技能為基礎,再逐步拓展和深入。當然,由于員工所處崗位和分工不同,因此對各個層面的技能的要求上應各有側重。
監督體系首先要加強安全規程的學習,做到學得透、掌握得牢、執法準,增加其監管的權威性,從而讓被監管對象在業務上心服口服、在思想上不抵觸;其次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宣貫工作。尤其在現場督查時,不能簡單地以罰代管,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現場監督發現問題的剖析,使違章者接受教育,并引以為戒,力爭做到舉一反三。
工作負責人一是要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將安全規定與工作現場實際相結合,避免出現違章指揮情形;二是要開好班前班后會,提前對危險點進行摸排,合理安排工作班成員,把握好安全和工作進度的關系,并對發現問題及時點評和總結。
工作監護人要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責任意識,本著對監護人的生命負責的態度,對監護人的工作能力、精神狀態進行監護,發現問題及時提醒,不得隨意離崗。
工作班成員作為具體的工作人員,一是要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具備與崗位工作相匹配的工作技能;二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安全技能、提升安全意識,當發現影響工作安全的情形出現,應及時提出。做到面對違章指揮,不盲從;發現別人存在安全風險,也要及時指出和提醒,共同把好現場安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