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閱讀的豐富性為學生的個體發展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通過對學生課外閱讀氛圍的營造、興趣的培養、方法的指導、習慣的培養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勢、新標準下課外閱讀有效引領方式,完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引領策略,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引導的實效性,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興趣培養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并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明確規定背誦優秀詩文不少于150篇(含課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積極創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教學要達到大綱這樣的要求,不能僅靠課堂上的課文閱讀指導,還要指導學生在課外大量閱讀。
課外閱讀對提高小學生語文水平和獲取生活知識經驗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本人結合自己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的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1創造適合學生讀書的空間,營造良好氛圍。
每天抽出一節課談課外閱讀體會,講精彩的故事以及精彩的語段,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這樣以點帶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讓同學們交換閱讀,把自己喜歡的書(當然得經過老師審閱)和其他同學交換,比賽誰讀的書多,記住的好詞多。使讀書成為同學們不可缺少的課外生活。在班里辦一個圖書角,學生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書拿來和同學分享,使每一個同學都以讀書多而自豪。
2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只有讓孩子讀書的欲望增強,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漸漸培養學習的持久性,提高讀書能力,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2.1通過講解培養興趣
孩子不愛課外書,從根本上說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不懂得課外書的趣味。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契機,讓孩子產生對課外書的一種向往。每周三的閱讀課,我們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發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激發孩子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幫助學生分析書中深奧的內容,培養閱讀興趣。
2.2親身帶領讀書
古語道: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每次讀書時間,老師也和學生一起讀書、作讀書筆記;每次讀書展示周,老師和學生一起撰寫讀后感、共編閱讀小報。我們用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以師道的示范作用帶動孩子,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課外閱讀。
2.3賞識激發興趣。
為了學生能保持讀書的熱度,在閱讀教學的開展中,老師要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閱讀過程,發現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孩子某一做法進行激勵、表揚、喝彩,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我們還開展\"讀書小明星\"、\"課外知識小博士\"、\"書蟲\"、\"書迷\"等榮譽的評比活動。通過多種途徑激發閱讀愿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3傳授讀書方法,讓學生會閱讀
3.1在閱讀中積累閱讀方法
我們應當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發展多種思維,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⑴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⑵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對于一本書中的重點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⑶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慨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
⑷摘錄批注法。此閱讀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做到讀與思共,思與讀隨。
3.2在活動中形成閱讀品質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展開各類讀書活動,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薦家\"、\"我是小小評論家\"、\"我是小小創作家\"、\"我是小小編輯\"……,還可以是讀書經驗交流會,與作家面對面等,這樣一系列的活動開展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形成閱讀品質,提升閱讀品位,從而進入閱讀的良性循環。
3.3在評價中培養閱讀情感
閱讀到一定的程度,學生也會在日記中有所表達。因此,鼓勵學生在習作中運用積累的語言特別重要。對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教師在修改文章時,用紅筆標出并加以好的評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慢慢體會到正確應用積累的語言的方法。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外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評價同學的語言。在辯論會上,在小記者會上,在演講會上,對學生在表達時應用的好詞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級制度中,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交流所積累的語言,積極進行展評,從而給學生一個舞臺,讓積累騰飛。
4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是為了將來不用教\"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理所當然要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做法如下:
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讓學生置備卡片盒,避免散亂,每張卡片應適當留有空白,以備補充資料。教會學生不僅會做文摘卡片,而且還要求學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樣及時地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隨時摘錄下來,指導學生到知識的海洋中去尋寶。
創造口頭交流信息機會,進一步加強指導怎樣選擇、積累有益信息,讓他們在交流中獲取更多信息。
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既可以在書上做眉批,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后用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多看書,及時寫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
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秀讀者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說,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領悟到閱讀和寫作的方法,學?;蚪處熞m當地提供學生把閱讀的感受和習作展示出來的場地。
總之,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有益橋梁,而且更是大語文課堂所必不可確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習,讓課外閱讀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