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認為,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芬芳,所以咬的這一口更大罷了。馮某就是這么一顆上帝特別偏愛的蘋果。
語文課上,馮某從不翻動語文書。他坐在那里,巍然不動。我曾悄悄提醒:\"馮某,翻開書本,我們一起認真讀書吧!\"他終于打開了語文書,翻來翻去,卻總找不到正確的地方。很快,馮某又恢復了之前的那種狀況——人在心不在,神游天外。語文測驗成績出來時,我目瞪口呆——馮某7.5分。幾近空白的試卷上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字。我試著在上課時提問馮某。但他總是一言不發,茫然地望著我。班里多事者嘰嘰喳喳告訴我:\"老師,他笨笨的……\"我心中隱隱作痛。我告誡學生:\"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不能笑話同學!\"但我不敢再提問馮某。就這樣吧,他雖成績差,但不惹事。我悻悻地安慰自己。
那天,馮某媽媽突然來到辦公室,誠惶誠恐:\"老師,馮某雖然語言發育較為遲緩,成績很差,但我知道,他是好孩子。有時會煩人,但從不招惹別人。為什么他同桌那么殘忍,能狠心捏他,捏得青青紫紫的?他一直不說,怕同桌報復。但我心疼??!他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我驚呆了,馮某的同桌——不是那個文靜的女孩嗎?前兩天,我還悄悄叮囑她好好幫助馮某呀!怎么會……?掀開馮某的校服,他瘦弱白皙的手臂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是那么觸目驚心,它狠狠地刺痛了我的眼睛。\"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是我一向履踐篤行的\"師愛\"??裳燮さ紫掳l生這樣的事,我竟毫不知情。氣急敗壞之余,我聲厲色荏地批評那位女生,給馮某調了位。
但這解決問題了嗎?我一遍一遍問自己。我深深自責,若我時刻關注馮某,在同桌厭煩之初就能及時教育,這事絕不可能發生。教育是良心事,作為教師,面對這樣的學生,即使學習成績再差,我也不能漠不關心啊。上帝的偏愛讓他失去一些聰慧,我又怎能雪上加霜?我找來馮某的前同桌。這一次,我不再嚴厲批評她:\"馮某可能有些煩人,大家能成為同學,在同一個教室讀書學習,那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緣分。對于他某些方面的特殊,我們不能譏笑、漫罵、歧視,而要盡可能幫助他!\"我利用班隊活動課,開展了\"強大VS弱小\"的班會課,旨在讓班里學生明白這樣的道理:欺負弱小并不證明你的強大,幫助弱勢群體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
我吸取教訓,密切關注馮某:課上,我時時關注他的學習,即便不提問,也想方設法讓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課間,我細心留意他和同學玩耍的情況,溫柔地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并特別囑咐其他同學要保護好他;放學時,我會提醒他:\"收拾好書包,不要遺漏你的學習用品。\"直到他安全走出校門……要想馮某有所進步有所成長,我必須付出更多的心血:當他讀了老半天,卻讀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時,我不再惱火。我重新領著他一句一句地讀,直到他流利地讀出一個完整的句子;當他頻頻進出辦公室,在辦公桌前無所事事瞎轉悠時,我微笑而耐心地問他:\"你是需要老師的幫忙嗎?\"當他放學了不愿意回家,在教室里上竄下竄時,我和他聊天談心,拿出小餅干給他吃,哄他回家……我用微笑向馮某傳遞著對他的關愛之情。
班里學生都向馮某伸出友愛之手,新同桌也嘗試在學習上幫助他。馮某身上發生著可喜的變化:他上課認真了,雖然還不能和其他孩子相比,但他知道翻開書本,盡可能跟上老師講課的節奏。他有了一定的上進心,在周記中寫到:\"劉老師,我不想做全班倒數第一,您能幫我嗎?\"雖然這句話有五、六個錯別字,但我深深感動了。他的語文成績一點點地上升,12分、19分、22分……,雖然還是很低,但對馮某來說,這是質的飛躍——由個位數上升到十位數,他付出多少努力啊!馮某臉上終于露出了明朗的笑容!
素質教育提倡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所謂\"面向\",應是發自每個老師內心的\"面向\",應真誠關心每個學生,尤其要關心像馮某這樣特殊的孩子。他們比一般的學生敏感,更在意別人對他的態度。他們的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卑,這種自卑讓他們抬不起頭,更讓他們與一般的學生無法和諧相處。這些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
我們應該與上帝一樣,更偏愛這些可愛的孩子,付出更多的關愛,給予更多的理解,帶給他們希望和勇氣!不要再把他們遺棄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老師的憐惜與關愛能帶他們遠離地獄,步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