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泳是人類憑借自身動作,使身體在水中游動的一項老少皆宜的健身及娛樂項目,同時也是一項全身運動。通過游泳對嬰兒、老年、孕婦健康的促進和一些疾病的預防、治療作用,體現了游泳促進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游泳;運動;健康;治療;作用
人類的游泳活動源遠流長。很多城市分析過游泳運動的開展現狀,現在很多發達城市游泳運動開展得又快、又好,對體育市場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游泳運動是集競技、健身、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群眾體育不可缺少的體育項目。游泳運動對人體健康的研究還是不夠全面,目前研究游泳對人體健康的促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并為以后游泳運動的普及、推廣提供了相應的參考與借鑒。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嬰兒、老年人、孕婦和一些疾病的預防、治療。
2.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課題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的需要,查閱相關文獻數篇,通過分析、歸納,形成文獻綜述,為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二、游泳鍛煉的好處
1.游泳對心血管系統的改善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冷水的刺激通過熱量調節作用與新陳代謝能促進血液循環,此外,游泳時水的壓力和阻力還對心臟和血液的循環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時,身體所承受的水壓就已達到每平方厘米0.02~0.05千克,潛水時隨著深度的增加,物理條件的變化,壓力還會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會加大壓力負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組織能得到加強,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漸加大,心臟的跳動次數減少,這樣心臟的活動就能節省化,整個血液循環系統卻能得到改善,靜止狀態下舒張壓有所上升,收縮壓有所下降,因此,血壓值變得更為有利;血管的彈性也有所提高。根據有關專家統計,一般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臟跳動約66~72次,每搏輸出量約為60~80毫升,而長期參加游泳鍛煉的人,在同樣情況下持續收縮50次左右,每搏輸出量卻達到90~120毫升。
2.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游泳時呼氣一般都是在水中完成,而水的密度要比空氣的密度要大800多倍,因此,要想呼氣就必須用力,這樣不管是吸氣還是呼氣都能增加呼吸肌的收縮力,從而增強呼吸系統的功能,加大肺活量。一般健康男子的肺活量為3000~4000毫升,而經常參加游泳者可以達到5000~6000毫升。呼吸肌負擔大大加重,12~15千克的水壓壓迫著整個腦腔,有助于肺活量的增加。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水域的球體,因此,在生活中就難免要和水打交道,游泳不僅是一項體育項目,更重要的它還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技能。
三、游泳對嬰兒健康的作用
1.能盡快適應“內”“外”世界的不同
胎兒從子宮內到子宮外經歷了人生中翻天覆地的變化。胎兒在宮內全身泡在羊水中,不用肺呼吸,而出生后開始起用各種感覺器官感受世界的變化,需要一個過程。嬰兒出生后,讓其保持一段時間與水的接觸,可以使其更快地完成過度。
2.能刺激腦神經發育良好
水環境的刺激可以更好地促進大腦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使腦神經發育又快又好。
3.能增強新生兒腸胃消化系統的吸收功能,使體重增加的速度加快。
4.由于水的浮力作用,減弱了自身重力對血管循環的影響,為新生兒的心臟工作減輕了負擔。
四、游泳對老年人健康的作用
隨著人口壽命的不斷提高,以及老年人的不斷增加,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作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質疏松癥及所引起的骨折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受到政府及老年醫療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成年后的骨骼,則能夠促進骨的再生,進而促使骨形成增加和骨礦物質的沉積,減緩隨年齡增長發生的骨丟失,同時還可以促進Ca、P等營養元素的吸收,增加骨血量,促進骨形成增加,提高骨量儲備,對骨質疏松起到預防作用。
五、游泳運動量的掌握
掌握游泳鍛煉運動量的方法有多種,但對普通游泳愛好者來說,最為簡便的方法,是根據游泳者脈搏變化的情況,來衡量運動量的大小。我國正常人安靜脈搏頻率為每分鐘60~80次。經常參加游泳鍛煉的人,安靜脈搏頻率較為緩慢,為每分鐘50~60次;鍛煉有素的人,脈率還要低一些。對普通的游泳愛好者來說,每次游泳后,脈搏頻率達到每分鐘120~140次,此次鍛煉的運動量則為大運動量;脈搏頻率為每分鐘90~110次,則為中運動量;游泳鍛煉后,脈搏變化不大,其增加的次數在10次以內,則為小運動量。選擇游泳鍛煉的運動量時,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游泳能磨煉人的意志,而且也是鍛煉身體的好方法,應該大力推廣,不僅有利于全民健身,而且還有利于提高我國的游泳水平,同時游泳也并非適合所有人的運動,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請大家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掌握好運動量和科學的健身方法。
參考文獻:
周先講.孕婦游泳益處多[J].游泳,2001(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