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融繪畫、文學、書法、雕塑、建筑、園藝于一體,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園林具有廣泛和豐富的內容,和傳統的園林相比它有很大的發展。它必須按美的規律(包括形象美)配置園林植物。
植物的觀賞特性,多指植物所具有的形式美學屬性,有時涉及形象美學屬性。植物所具有的實用美學屬性顯然是不包括在內的。因此,植物的美學屬性包括了觀賞特性,觀賞特性不等于植物所具有的美學屬性。
以竹子為例,來說明對以上幾個問題的認識:竹子無論是在生產、生活,還是在環境保護中,都有很多的用途和作用,這是眾所周知的。由于它不斷重復滿足人的需要,竹子對人構成了一種功利關系,這種關系反映到人的頭腦中以后,形成一種觀念用語言表達出來,就出現了竹子是有用的判斷。在這里人從概念上賦予竹子一種“有用”的性質。這時,竹子才具有“有用的屬性”,由于這種“有用”的關系,人往往產生愉悅的情感反應,這種美的反應就是狹義的美感。這種刺激和反應的功利關系就是美??陀^的美反映到人的頭腦中以后,又形成一種新的觀念,這種觀念用語言表達出來,就出現了美的判斷。在這里,人從概念上賦予竹子具有“實用美”的性質。這時竹子也就具有“實用美”的屬性。
1 按照實用美的規律配置植物
公園是供人休息、娛樂、觀賞的場所,植物的配置也必然要滿足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按照實用美的規律來配置植物。因此,為了遮蔭,創造一個涼爽的環境,我們可以在人行道的兩旁行植法桐、樟樹、女貞等濃蔭植物;也可以在草坪的構圖重心配植體型巨大、樹姿優美的榕樹、銀杏、樸樹等;為造成一個芳香樸鼻的環境,可廣植桂花、梅花、臘梅、月季等花木;為了劃分空間、掩蔽墻體,可將黃楊、小葉女貞、法國冬青植成綠籬;有些果樹,如桃樹、銀杏、桔子等,既具有果子好吃的實用美學屬性,又具有花葉好看的形式美學屬性,更可采用適當的形式(如群植、林植等)進行配置。這些配置都能引起游人的實用美感,形成實用美。
2 按形式美的規律配置
植物的形式美就是植物及“景”的形式在一定條件下,作為刺激信號引起人的生理-心理上的愉悅情感反應。宅由環境、物性、生理-心理三要素構成。形式三要素的辯證統一規律,就是形式美的基本規律。按照形式美的基本規律,采用多樣統一、對稱、均衡、比例、尺度、對比、調和、節奏、韻律、艷麗等規范化的形式,配置具有形式美屬性的植物,其植物和“景”就能引起游人的形式美感,形成形式美。
植物的配置形式,如孤植、對植、叢植、群植、林植、本身就是按形式美確定的內容。很明顯,用這種形式配置植物或造“景”,就具有形式美。在這里以三株梅花叢植為例:三株叢植必須兩株相近,一株遠離,而且不能在一條直線上。兩株為一大一小,遠離的一株大小為中等。就此而言,從距離,從體量上就體現一條重要的形式法則-多樣統一規律,“多樣統一”就是一種美的形式。雪松、塔柏對植在現代規則式建筑大門的兩旁,體現了對稱的形式美。銀杏、樸樹、榕樹體型巨大,姿態優美,孤植在大草坪的構圖重心,這又是一種均衡的形式美。其它形式的配置也是如此,不再贅述。
以上是“景”的形式美,用為植物本身也具有形式美。以竹子為例:竹子具有盤根錯節的根,高低錯落、疏密有致中空有節的桿、“個”字形狀的葉,瀟灑飄逸,倩影娑娑。然后按一定的配置形式栽植,如叢植在大門兩邊粉墻的內側,當這種形式作為竹子的刺激信號進入審美領域時,便能引起游人的形式美感,形成形式美。
3 按形象美的規律配植植物
形象美就是形象作為客體的刺激物引起主體心理上的愉快的情感反應。它由環境、表現、心理三要素構成辯證統一的關系即形象美的基本規律。園林植物及“景”沒有社會屬性,更不具備心靈,沒有形象,它必須轉化成形象以后才可能有形象美。植物轉化為形象有三種情況:
第一,有些植物的環境的表現和人的形象的環境、表現相似,喚起審美者對人的形象的聯想,從而將人的形象轉化到植物身上,這在植物中是不乏其例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的環境和表現同身處腐化環境、仍能保持廉潔清正的人的環境和表現十分相似,故審美者可以將潔身自好的品質轉化到荷花身上。成為具有環境、表現、心靈三要素的完整的形象了。當我們選擇一定的配置形式,用荷花和竹子為主景配植或以荷花、竹子為主進行造景時,就能引起游人的形象美感,產生形象美。
第二,植物和景,沒有被人格化、形象化,而僅僅作一個環境要素和審美者身臨其境的表現及心靈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形象。不同的自然環境,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人對環境產生不同的選擇和不同的態度。象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如“萬壑松風”表現的是幽美的意境;“曲院風荷”、“柳浪聞鶯”表現的是優美的意境;“梅林春曉”表現的是幽美的意境,當游人身臨其境時都可以得到美的享受。這些都是園林植物配置成功例子??梢愿鶕匀画h境的不同特征或山水詩、風景畫的意境,創造出很多類似這樣的“景”來。作為環境要素的松、荷、柳、梅多采取林植的配置形式,同時還必須和壑、院、鶯、亭融為一體。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植物或“景”只具有某種象征的意義,象征著某人,或某集體的形象。
4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
由于綠化施工的嚴謹性、技術性都比建筑施工低,導致許多人誤認為綠化施工不過是種種樹,鋪鋪草而已;又加上其可觀的利潤,致使許多素質不高的施工隊紛紛涌入綠化施工行業。他們往往只重視最后的景觀效果,對土壤、基肥、樹坑規格等不是很強調,致使一些樹木生長不良,增加了后期維護管理的難度。
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造成返工率,施工進度慢,管理成本高,樹木成活率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還有由于胡亂施工,造成對環境污染。
根據大量調查研究和實踐經驗證明,要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綠化工程的施工,必須有綠化施工資質,無資質者,不允許從事任何綠化工程的施工活動。
第二,推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監理制。推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監理制是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保障。隨著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不斷完善,園林綠化工程監理制已全面進人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行業。園林綠化工程監理是一種高智能的技術服務,遵循科學準則,以科學態度,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工作,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第三,推行設計和質量現場交底制度,通過圖紙會審、現場調整,使一線的作業人員理解設計意圖,了解工序的技術、工藝和驗收要求。
第四,推行樣板大樣制度。在關鍵部位、細致部位全部施工前,必須先做出樣板,獲得批準后,方可大面積施工。
第五,實行預驗收制度。工程交業主驗收前,項目部、公司質檢部門先按標準進行預驗收,確保施工進度和質量。
5 施工過程的管理
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綠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設計要求藝術地種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設法使植物盡早發揮綠化美化的作用。設計是綠化工程的靈魂,離開了設計,綠化工程的施工將無從人手。施工人員對設計意圖的掌握、與設計單位的密切聯系、嚴格按圖施工,是保證綠化工程的質量的基本前提。
重視土壤的處理工作。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質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人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關要求。
嚴格控制園林綠化材料的質量。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是構成工程質量的基礎,嚴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質量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
遵循植物生長規律,掌握苗木栽植時間。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時間是苗木成活的關鍵,因此,必須遵循苗木生長規律,在苗木最適宜時間內栽植,確保苗木成活,提高工程質量。
園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備指導現場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較好地把園林工程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建造出既經濟、又實用、且美觀的園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