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溝通心靈、塑造陽光心態”已逐漸演變為世人所熱衷探討和追尋的話題,尤其是教育領域,教師接觸的教育對象思想活躍、可塑性比較強,他們存在較為明顯的心理差異,所以溝通藝術,特別是有效溝通藝術顯得尤為重要。教育溝通藝術,看似是剛剛興起的熱門話題,實際上,早就貫穿在2 000多年前孔子與其弟子的教育交往與教學環節中,只是人們很少進行探究與效仿運用。孔子之所以被稱為我國古代教育的“大成至圣先師”,與其善于運用教育溝通藝術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
一、尊重學生學習興趣,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孔子在與其弟子的交往與教育活動中,非常注重尊重他們的學習興趣,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鬃臃浅V匾曃膶W藝術欣賞活動,大力提倡他們學習《詩經》。例如,《論語·陽貨》中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笨梢?,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與兩只善于辨別“音律”的耳朵,否則他們不能將學生帶入教育教學的審美殿堂。當前的許多教師在藝術方面的欣賞能力很差,根本無法給予學生一定的審美欣賞。
此外,孔子也非常重視娛樂教育,避免枯燥無味的道德說教形式。他會彈琴唱歌,用弦歌來教育學生,有“樂山樂水”的雅致,有“浴乎沂、風乎舞雩”的逸興,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包含著深刻的美學道理:一個人在生活中不能發現樂趣,生活對他來說沒有意義;一個人在工作中不能發現樂趣,工作對他而言只是痛苦,他絕不可能有任何的創造與發明。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娛樂生活,培養他們的審美愛好,這應當是審美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法國西蒙斯曾說:“如果教師能適當地用一種令人愉快而又認真的方式教授的話,那么所有的科學知識,就其本質及其關聯來說,都充滿趣味。”
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應讓學生想聽、愛聽自己的話,樂意并快樂地生活。那么,教師作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應該具有善于審美的眼睛和耳朵,這對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熱愛學習非常有意義。只有學生學會熱愛自然、熱愛社會,他才會熱愛生活,執著地向往與追求“美”的東西,立志為實現自己遠大的人生理想而奮斗。
二、真誠對待學生,了解包容學生
教師要真誠對待學生,在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實際情況的調查研究,盡量使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既能免遭冤枉,又能對他們進行因材施教,公正與公平地對待學生。然而,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把“了解學生”、“因材施教”等掛在嘴邊、吊在筆尖,但真正能夠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教師很少。
孔子有弟子三千,而賢者也僅有七十二,那么他所謂的“另類學生”也不少。然而,他不僅不會隨意排斥、責罵、體罰這些學生,反而比較注重調查研究,對他們的情況了如指掌。例如,子路和冉有同問孔子這樣的問題:聽到的道理要馬上去做嗎?孔子知道子路性子比較急躁,答曰:你有父母在,應該要先詢問他們,怎么可以隨便自己拿主義呢?但孔子給冉有的答案卻截然相反:是啊,要馬上做。這是因為冉有膽子小,凡事再三思考還是下不了決心,所以孔子鼓勵他要勇于行動。
對諸如宰予之類被孔子罵為“糞土之墻,不可抹也”的“另類學生”,他并非是無情地排斥,或一律拒教,每每看到這類學生,孔子只是心中不悅、說話有些粗魯罷了。其實,孔子并不討厭宰予,對他的缺點絕不姑息,對他的優點與長處也會給予肯定和細心呵護,依然把他作為自己最得意的學生之一,許為“言語科”的高才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和弟子們談理想,他從心底贊成曾皙的看法,但對其他弟子的見解,雖然與自己的想法有異,卻并未提出異議或進行批評、否定。實際上,孔子的教育溝通藝術正是在有效溝通藝術中善于居于教育同理心的有力再現。
弗洛伊德說:“別人之所以那么做,一定有他的一個原因。試著找出那個隱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擁有了解他的行為,了解他個性的鑰匙?!爆F在,尤其是在擁有眾多留守兒童的農村邊遠學校,學生遠離父母,缺少親情的沐浴感染,他們的感情往往比較脆弱,逆反心理較強,容易產生孤獨無助感。因此,教師平時要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與有效溝通。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多從孔子身上汲取經驗,在教育教學中構建和諧的班集體,積極地張揚人性,為構建和諧校園盡力做好育人工作。
三、謙虛正直,中肯地批評學生
在校園的班級里,教師具有如同學生家長般的教育影響地位。由于教師經常與學生朝夕相處,其言行舉止無時不在地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所以要想使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特長和個性,而且教師的身教尤為重要。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強將手下無弱兵”,這內在的道理便是如此。
孔子特立獨行,執著地追求理想,雖歷經磨難,卻九死而未悔。他有追求富貴生活的欲望,卻過著“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清貧生活。他不矯飾自己,謙虛而好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即為這方面具體言行的例證。這對當今一些一味吃老本的教師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鞭策。正如孔子說的那樣,“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孔子還是一個典型的復合型人才。他道高德隆,公正無私。冉求是孔子的弟子之一。當時,季氏比周天子王朝的周旦還富有,而冉求還替他搜刮,增加財富。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你們學生大張旗鼓地去攻擊他,是沒有關系的?!倍F在有些班主任或科目教師,只喜歡別人在自己面前報喜不報憂,其他人或學校領導稍稍提及自己班級有學生違紀之類的事,心情就會不悅或在心中惱恨他人。實際上,這雖在表面上維護了學生的尊嚴,卻是在包庇他們。而且,這也是教師在維護自己的面子,是遮掩自己班級劣跡的一種慣用方式。
此外,孔子會真誠地幫助與批評學生。顏淵可謂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但因為顏淵太順從自己,孔子便說道:“顏淵不是幫助我的,因為他對我什么話都一律接受!”子貢有陷于一偏的傾向,所以他批評子貢說:“你只是個器具??!”只因為子貢并未注意到自身全面的發展。試想,面對這樣一個如此謙虛好學、誠摯無私、真誠教育學生的教師,學生怎么會不接近于他、不樂意接受他的教育呢?
教師沒有理由在學生面前居高臨下,停止自身修養的學習。作為一名教師或者班主任,只有自身的思想深度和廣度得到拓深與拓寬,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只有讓學生親自感受與體驗到教師對他們真誠的幫助和關愛,他們才會愿意親近教師,才會愿意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信任你,因為你是教師、導師和人性的榜樣。你必須嚴格地、堅決地關心兒童,毫不妥協地反對我們的教育工作中那種對兒童漠不關心、冷酷無情的現象?!?/p>
四、用幽默與學生搭建和諧關系的橋梁
幽默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化干戈為玉帛,使對方容易接受和采納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取得春風化雨的教育教學效果,尤其是在現代班級教育教學管理中顯得格外重要?,F代的受教育者更需要他人的關心與呵護,力求人性得到張揚,渴求在審美愉悅中得到教育,獲得知識。
公元前496年,焦急的子貢在四下尋找走失的老師——孔丘。這時,一個鄭國人對他說:“東門口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產,可是從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憊的樣子好似喪家之犬?!弊迂暟堰@話告訴孔子??鬃有χf:“他說的形狀,那倒未必。但說我像喪家之犬,是??!是??!”這個人就是孔子,一個端坐在中國人意識深處的“大成至圣先師”,此時已完全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圣人之感,令人覺得幽默風趣,容易接近。
孔子還經常和學生開玩笑。子游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做著一個小小的地方官,將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條??鬃忧叭タ此?,樂了:“就這么個小地方,也值得賣力?”子游認真地回答說:“夫子不是經常教導我們,管理國家要從教育老百姓入手嗎?我正是按夫子意思做的呀!”孔子看子游當真了,這才正色對其他弟子說:“同學們注意了,子游是對的,我剛才不過是和他開玩笑而已!”這個故事說明,在孔子眼里,要想真正不朽,不在于權力,不在于威嚴說教,而在于文化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缺乏幽默感,就會筑起一道師生互不理解的高墻;教師不理解兒童,兒童不理解教師。意識到兒童不理解你,就會使你生氣,教師生起這種氣來,就往往無法擺脫。親愛的同行,相信我,侵蝕學校生氣勃勃的肌體,毒害學生集體生活的沖突,多半正是這種互不理解引起的?!边@與當今一些教師板著面孔、一味說教的教育方式相比,幽默教學取得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很多教師粗劣蠻橫的教育態度弄得自己與學生、班集體出現尷尬僵局,甚至產生師生對立情緒。幽默中的感化教育,才會讓學生對教師的教育說服心服口服,而不是被迫地“聽從”或“順從”,這樣才能切實地貫徹實施“寓教于樂”的教育教學規律和原則,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管理質量。
整體而言,孔子及其弟子的溝通是高度的有效溝通,依靠自己對學生的尊重、誠摯的幫助與關愛、謙虛幽默的人格和其弟子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教師更應該研究與了解孔子,從中探究他的教育教學思想,汲取精華,不斷補充當前教育亟須的營養成分,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的人才,為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夯實基礎。正如賴斯·布吉林所言:“各種各樣的科學已證明,如果學會了如何與他人溝通,不管你的工作和職務是什么,那么你就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上有了99%的把握?!?/p>
(作者單位:貴州省丹寨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