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以“加強動物保護立法和執法,促進世界生態保護進程”為主題的“首屆美中動物保護法國際研討會”在休斯頓大學城中校區隆重舉行,會議由美國休斯頓大學、中國西北政法大學和美國南德州法學院聯合主辦。來自主辦單位及中國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會、中國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美國動物法律辯護基金、南德州律師協會、德州哈里斯縣檢察署的檢察官、中國各高校在美訪問學者組織等單位的30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在開幕式上,美國休斯頓大學(DOWNTOWN)教務長愛德華-胡戈茲博士、中國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汪世榮教授以及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會常輝會長代表主辦方致辭,發言充分肯定了美中兩國法律界人士加強聯系、互通有無,倡導人與動物的和諧共處,提升保護動物的意識的重要性。會議得到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會、湖南華美潤茶業有限公司和西安墨之軒廣告公司的大力支持。
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是當前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動物保護事業作為維護生態平衡、推進人類文明歷程的重要一環面臨比以往更為尖銳的現實困境。會議主要發起人、美國休斯頓大學皮特-李教授指出動物虐待不是哪一國家特有的問題,而是個全球范圍的挑戰。美中兩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加強動物保護立法、執法、公民動物保護教育不僅有利于美中兩國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而且有利于全世界“生態文明”的發展。
五位一體的“和”之道
中國大陸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有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在近30來年,中國大陸民眾的食物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肉蛋奶的產量, 雄踞世界第一把交椅。美中兩國飼養的農場動物數量占到全球的約40%,工業化養殖及其動物福利的含義,為全世界關心糧食問題、關心生態、關心氣候變化和關心動物福利人士的注意。野生動物的跨國非法交易,向全世界尤其是主要消費市場美國和中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將生態文明提升到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五位一體”的戰略高度。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如何可持續發展面臨來自人口、資源、環境的強大壓力。對中國來說,如何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同時, 兼顧環境保護、動物保護是個新的課題。中國到了運用法律調整人和自然、人與動物關系的時候了。
目前,中國大陸動物保護存在的諸多問題,動物保護立法相對滯后。中國西北政法大學的孫江教授作為主要發起人之一,在會上系統介紹了中國豐富的涉及動物的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分類概述了有關野生動物、實驗動物、農場動物、工作動物、娛樂動物等保護法的建設情況,并深刻解讀了中國現行動物保護法的問題與不足,論證了傳統主客二元論的文化理念、立法價值理念所導致的中國現行動物保護立法的局限性。同時,他還重點介紹了中國在動物保護立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客觀分析了中國動物保護法制建設發展勢必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展望了中國動物保護的立法與動物保護的美好未來。
來自中國西北政法大學和中國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孫玉紅和陳曉憬兩位教授分別從物權法和環境法的角度出發深刻分析了動物致害賠償責任及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制度困境。來自中國湖南農業大學的朱海燕博士在會議期間以中國茶藝為載體,讓與會者在茶香中充分感悟了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中國文化。當今,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人的“和諧”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向往。在討論點評環節,西北政法大學李集合教授和高珊琦教授分別做了精彩點評。
它山之石的“新”思路
美國在動物保護法相關工作上起步較早,會上來自政府、學界、業界、保護組織等多方機構的代表就美國相關法律活動的實踐情況和難點問題進行了介紹。其經驗教訓具有指導意義,為我國開展動物保護法機制建設提供了更為開闊的視野。
休斯敦哈里斯縣司法局、副檢察官錢寧-巴克納介紹了地方政府執法權在處理動物事務中的作用和問題。地區檢察長、動物虐待事務專家杰西卡-米里甘則指出刑法雖是動物免受傷害和虐待的主要手段,然而諸如缺少詳細內容的法條,執法人員對法律的生疏和缺乏興趣等問題都使動物的保護打了折扣。
南德州法學院教授芙蘭-奧蒂斯、動物法律辯護基金共同創始人喬伊斯-緹謝勒分別就實驗動物、農場動物兩個子類別探討了目前美國相關的法律框架、實驗動物和農場動物保護的種種限制、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動物法律辯護基金克里斯-格林律師介紹了動物保護立法中的主要議題、動物辯護基金如何分析和給州一級動物保護法打分、如何在各州和聯邦政府以及推動動物保護立法。
來自克萊里律師專業事務所的艾美-丹娜律師則通過生動的案例介紹了動物法律師日常面臨的工作。動物法律律師的業務范圍越來越大,使之成為一個錯綜復雜的專業領域,相關實踐與理論研究不斷互相促進。
思辨相生的“法”之行
法律作為人類文明世界的重要規范是在全球面臨重大環境挑戰、謀求可持續發展視閾下探討人與自然關系的有效話語途徑。動物保護立法工作作為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以及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高度一致,其離不開涵蓋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等全過程的系統制度體系。
目前,我國動物保護立法現狀不容樂觀。保護、反虐待、福利等相關各個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立法難度大,地域差異大;從中央到地方的各個層級監管體制還不健全;整個社會的認識還有待深化,道德譴責缺少理論的支撐,科學的自然觀還需貫徹落實。經濟是基礎,道德是準繩,環境是依托,動物保護立法工作還任重道遠。
本次研討會以美中動物保護法比較分析及立法實踐研究為立足點,圍繞美中動物保護及立法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等進行了廣泛的溝通與交流,不僅對美中動物保護立法及實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成為促進動物保護立法工作順利展開、鼓勵社會力量投入動物保護事業、加強學術思想交流共享的堅實平臺。同日下午,休斯頓大學(DOWNTOWN)校區與西北政法大學就學術交流合作簽字儀式也同步舉行,美國休斯頓大學(DOWNTOWN)教務長愛德華-胡戈茲博士、中國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汪世榮教授分別代表兩校簽署備忘錄并互贈禮品,兩校將在教學研究、聯合項目、師生交流交換方面開展更為廣泛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