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大事件,尤其那些蒙上神秘色彩的事件,都不可避免要引起陰謀論者的熱切關注。這固然與有些事件確實含有陰謀成分有關,但更與人類認識的特性脫不了干系。當可靠消息匱乏,感官經驗和理性分析都無能為力時,猜測和臆想便會乘虛而入,這正是最適合陰謀論滋生的溫床。若再佐以趁機抹黑涉事者的不良企圖,陰謀論劫持整個事件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就算有朝一日真相披露,事件也難逃陰謀論的糾纏,更不用提那些本來就是由陰謀造就的事件了。
馬航MH370失蹤兩周之久,已經結成了世界商用航空史上從未見過的大謎團。僅這一已經確知的事實,就給陰謀論者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而涉事當局不可思議的信息管理,從按住關鍵信息遲遲不發到所發消息出爾反爾、自相矛盾,更足以讓陰謀論者忙個不亦樂乎。
從已經確知的信息看,馬航MH370的應答器是在3月8日凌晨1時21分,也就是起飛后40分鐘,失效/關掉的。16分鐘后,其ACARS(通信尋址與報告)系統沒有按預定時間自動向地面發出信號,說明它在過去半小時內已經失效/關掉。在商用航空如此發達的今天,地面控制系統應該馬上就意識到飛機上已有不尋常的事態發生,而當即采取包括調遣軍用飛機追蹤在內的應急措施,但馬來西亞航空當局顯然沒有這樣做,而且馬航直到7時24分,離飛機正點著陸已經過去一個小時之后,才告訴等候在北京機場的家屬“與飛機失去聯系”。在10個國家都在“失聯”周邊海域搜尋了整整一個星期之后,馬當局在西方媒體報道和分析的壓力下,才公布了飛機在失聯后曾折轉并飛行了近7個小時的關鍵信息。英國衛星公司Inmarsat早在3月12日便與馬調查人員分享客機可能墜入南印度洋的相關數據,但9天后,馬方才在北京麗都飯店披露了衛星與客機的6次握手信息。
這樣一來,就是沒有陰謀論傾向的人也不禁要問:有關當局,你這到底是要隱藏什么?馬來西亞政府也不得不為自己做出辯解:并不是有什么需要隱藏,而是應對自然災害的經驗不足。
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等鄰居相比,馬來西亞還真算安靜平和,幾乎不曾聽說過什么大不了的天災人禍,碰到國際航班失蹤這樣聞所未聞的事情就顯得手足無措,似乎也解釋得通。在剛剛過去的嚴冬中,美國靠北的城市就是遭遇再大的降雪也會運轉自如,而南邊的城市哪怕撒上一層薄雪就會全城癱瘓,亦同此理。然而,馬來西亞在這次危機中差強人意的表現背后,隱藏著更為深層次的原因。
馬來西亞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步亞洲四小龍后塵發展外向型經濟以來,國民經濟發展迅速,現在人均GDP已經達到1萬美元以上,是中國在亞洲僅次于日本和韓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其城市建設也光鮮亮麗可媲美發達國家,地處吉隆坡市中心的國家石油大廈仍是世界最高的雙塔型建筑。但是,自1957年從英國獨立以來,該國雖然理論上采取的是民主政體,卻在事實上保持著一黨執政。執政聯盟依靠改劃選區和控制媒體等手段牢牢掌握著政權。一旦反對黨有挑戰其執政地位的苗頭,他們就毫不猶豫地采取非常手段,比如幾度以雞奸罪將反對黨領袖安瓦爾·易卜拉欣監禁。其實,納吉布總理講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但是,他在飛機失蹤6天后才面對媒體,而且只抑揚頓挫地念了一個聲明,并沒有接受提問。當有記者向其下屬提出讓他召開一個正規的記者招待會時,得到的回答竟然是:“去看場電影吧。”他們明知這已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大事件,所面對的已不再是小綿羊似的國內媒體,卻不打算做進一步的改變以遷就挑剔的媒體。
雖然馬方讓好事的記者們自找樂子消遣,但是,人的大腦可不是那么容易消停的。為了使大腦安寧下來,信念就會無所顧忌地嫁接在非常薄弱的基礎之上。很多陰謀論就是這么形成的。
康德在《權利的科學》中曾分析道,當我們無法證明某事的存在時,就會試圖證明它不存在;當兩者都不能證明時,就會接受那種更為有利的可能。對馬方來說,要接受是自己的航班故意偏離航線,尤其是其中存在飛行員劫機的可能性,無疑非常令人難堪,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將軍方雷達監測到的不明飛機承認為馬航MH370。
全世界范圍內,包括美國自身,都有15%左右的人相信美國政府才是“9·11”真正的幕后策劃人。而更多的美國人則確信美國政府和“9·11”調查委員會并沒有徹查“9·11”事件,故意隱瞞了很多事實。
而對中國人來說,承認一種已被確知、容易識別的威脅,總比認識一種新的、不確定的人為威脅,更容易被認知系統接受。比如,在剛聽說馬航MH370失去聯系時,我們的第一反應中就有恐怖襲擊的猜想,而當聽說有兩名乘客是利用失竊的護照登機的時候,我們的猜想就得到了“有力佐證”。因為剛剛在昆明發生過暴恐事件,這次劫持飛機的恐怖分子的背景也就“大致確定”了下來。等到知道了丟失護照的是意大利人和奧地利人,近似的樣貌又給我們提供了“另一有力佐證”。
當然,后來我們知道冒用護照的是伊朗人,但是,我們的認識卻并沒有為當初匆忙結論而停下半刻稍作檢討。恰恰相反,它毫不猶豫并信心滿滿地搭上下一個目標。當著這個槍口,正好闖入了閃爍其詞、出爾反爾的馬當局。那么,他們在試圖掩藏什么就是“肯定”的了。我們丟了斧子,而馬來西亞方面比我們丟了斧子的先人的鄰居還要可疑得多,他們可能是在和盟友美國合作下把飛機弄到了疑似航線途中的美國空軍基地。他們這么做到底為了什么呢?啊,有了!飛機失蹤4天后的3月12日,已經在押一年的美國人本杰明·畢紹普承認向中國籍女友泄露過軍事機密。相隔僅僅4天,足以“證明”是美國發現了馬航370上載著揣有美國軍事機密的人,才迫其關閉通信并改道的。至于畢紹普是幾年前在歐洲等地向其女友泄密的,至于獨立后的馬來西亞政府最忌諱的就是在反美的伊斯蘭教國人面前表現得與美國過于接近,因而也不甚歡迎美國這次的搜救合作,那都是無關宏旨的細節,怎么能讓它們干擾一個美好的敘說呢?
更假模假樣的故事假托一個偽稱總部在歐洲的《歐盟時報》發出,稱克里姆林宮內部流傳著俄總參情報部門出具的一份報告,指370航班上面裝了“高度可疑的貨物”,該貨物來自印度洋國家塞舌爾,當時護送貨物上飛機的美國海軍海豹隊員不久后死于“可疑的環境”,猜測貨物是核或生化武器,結論是美國海軍趁該航班未進入中國領空,“俘獲并轉移”了這架客機,并試圖掩蓋真相。
由于該文披著新聞報道外衣,且有中英文版本,與權威媒體有關兩名前海豹隊員過量吸食海洛因而死的報道和英國《每日鏡報》關于洛克比空難專家、美航總裁比利·文森特表示馬航客機恐因貨艙內危險材料(警方懷疑貨艙內3到4噸的山竹有貓膩)著火或爆炸而墜毀的新聞,以及1987年失火墜海的南非航空公司295航班黑匣子揭示機上可能載有臺灣非法軍火的舊聞相“吻合”,著實迷惑了不少人。其實,所謂《歐盟時報》(EU Times),不過是一個注冊在巴拿馬的不靠譜小網站,而化名為Sorcha Faal的作者做過一大票針對美國的不著邊際的報道,他的這篇所謂報道更是移花接木,錯漏百出。但是,這篇偽作卻在天涯論壇、中華網社區、百度貼吧等上面引起熱議。
即便馬航MH370客機找到了,這些陰謀論也不會坐以待斃,而會利用一個個信息盲區轉移突圍,甚至時機合適時發起反攻。不要以為這難以想象,眾目睽睽下的“9·11”事件已經過去13年了,用“9·11真相”作為關鍵詞搜百度視頻,出來好多版本的陰謀論,都是英文原始出處。其中有的認為布什政府明知恐怖計劃,故意擴大災難(配合飛機撞樓,在世貿大廈內部預埋炸彈定向爆破),通過保險、戰爭等發災難財;有的認為撞入五角大樓西翼的77次航班,和賓州墜毀的93號航班都是當局偽造的現場甚至乘客名單;有的認為當局公布的自殺式劫機者很多仍在世界各地好好活著,甚至有著體面的職業。如果網友對當年的新聞信息所知有限,沒有相應的科技知識,很容易被其迷惑。畢竟,全世界范圍內,包括美國自身,都有15%左右的人相信美國政府才是“9·11”真正的幕后策劃人。而更多的美國人則確信美國政府和“9·11”調查委員會并沒有徹查“9·11”事件,故意隱瞞了很多事實。
我們對馬航MH370的下落暫時沒有鐵證,但這更堅定了我們確知其下落的信念,并自發生成了“邏輯鏈條”:馬政府不是又要以雞奸罪監禁安瓦爾嗎?他的支持者馬航MH370機長別無他法,只有通過引起國際搜救才能將其政府的獨斷無能昭示天下。想想看,還真滴水不漏。當然,這事情還得有美國介入,那就繼續編吧。世界上,尤其是陰謀論的世界里,哪樁事件是沒有美國介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