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如何實現大夢想呢?一句話是‘誠信為本’,還有一句話是‘創新為魂’。更進一步說,監管方面要盡快建立信用體系,將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匯總起來,方便金融機構對企業進行考察。”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中小微企業投融資論壇上指出,目前社會上的確有一些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不夠,本身惜貸,貸給大的企業方便又節省成本,所以對小企業就有些忽視。但對于企業而言,抗風險能力不足、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難題,是更多金融機構開始直接為中小企業服務,而為中小企業的融資與發展提供另一種可能。
加快小微企業誠信體系建設
“目前我國存在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信用缺失這一點,所以小微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非常重要。”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田錦塵表示,目前,貸款、金融支持包括其他資源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信用就必須提供一些其他的抵押、擔保,而小微企業在這兩方面都有缺失。田錦塵認為,最根本的解決途徑是,小微企業在社會生產經營活動中一定要誠實守信,同時要對這些信用記錄進行很好的歸集、整理和應用,為以后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據了解,針對小微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不久前國務院印發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將小微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作為5個專項之一。而此前國家也已制定了不少相關的政策措施,比如2013年印發了《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數據項指引》,今年4月印發了《關于加快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
為了建立完善的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評價機制,各地將由各個部門分散掌握的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進行整合,建立了信用檔案系統,目前全國各地累計為244萬家小微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評定了1億多個信用農戶,建立了100多個信用信息系統和服務平臺。
國家構建的信息通報和應用機制,依托信用檔案系統提供查詢分析服務,實現了小微企業、農戶等經濟主體的信用信息共享,為地方政府履職、金融機構信貸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持。到今年3月底,全國累計已有37萬家小微企業、8900多萬農戶獲得了銀行貸款支持。
“應該聯合各方面關于信用建設的政策形成合力,引導金融機構結合小微企業的信用狀況,完善對小微企業信貸決策的流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敝袊嗣胥y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長張子紅表示。
政策創新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近些年,中央、地方加大了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比如在財稅方面,2013年7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3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這是自2009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再度為中小企業減負,超過600萬家小企業得到了優惠。今年4月8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文稱,從今年1月1日起,到2016年12月31日,享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微企業范圍上限從6萬元提高到10萬元。中國銀監會也在2014年3月出臺了《關于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列年度小微企業的信貸計劃,并要求適度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
此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7家銀行,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打造面向中小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斑@一創新方式將有效破解小微企業和商業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表示。
“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一系列穩增長的措施和中央專門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特別是財稅、金融、保險、信用體系等方面的政策,一定會幫助中小企業渡過結構調整的難關,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比闻d洲表示。
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受青睞
在經濟調整期,市場環境復雜多變,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放貸更趨謹慎。這是大浪淘沙、考驗企業經營實力的時候,也是考驗銀行的判斷能力與眼光的時候。
光大銀行中小企業業務部市場開發處處長陸文萍表示,銀行在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時,也要兼顧風險控制,在行業選擇上應注重“天時地利人和”,即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符合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要求,注重對企業的研究和調查。
“近年來我們在對科技類企業的放貸方面嘗到了甜頭。科技企業在抵押物方面是最弱的,但不良率是最低的,因為這類企業創辦人員素質較高、產品技術含量高、抗風險能力強?!苯K銀行副行長朱達書表示。
無錫買賣寶信息技術公司副總裁夏金鴿表示,科技類企業屬于輕資產行業,可抵押的有形資產很少。但從應收賬款質押到知識產權質押,銀行進行了不少產品創新。受益于銀行的創新,近3年來該公司以每年300%的速度發展。
“應該說,銀行通過信貸結構的調整,也間接支持了國家產業結構升級。”江蘇省銀監局副局長丁燦表示。
“依托國家產業發展規劃,在嚴格風控的前提下,銀行不會輕易錯過有發展潛力的小微企業,這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說不定哪天這些小微企業就變成了大客戶?!便y行業內人士表示。
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一系列穩增長的措施和中央專門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特別是財稅、金融、保險、信用體系等方面的政策,一定會幫助中小企業渡過結構調整的難關,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
未盈利企業的上市渠道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金德本金德本:截止到2013年底,我國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已經超過了1517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所創造的品牌和服務價值,相當于GDP總量的60%,還創造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所以,中小企業融資難與融資貴的問題,涉及面如此之廣,可以說與中國經濟、也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香港啟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能公司”)北美及大中華區副總裁謝曉謝曉:啟能公司和香港其他機構投資者一起,共同投資中國境內的優秀企業;同時我們也為中國優秀企業在海外上市提供上市前的融資和顧問服務。香港金融中心為內地的中小企業帶來什么機會?從融資來講,在香港融資和內地比較有以下優勢:第一,利率比較低;第二,香港上市后再融資非常便利,通常是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不需要額外的行政審批;第三,香港上市公司可以使用的融資手段非常豐富,包括配售、控股、可轉債等等;其次,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有利于并購,有助于建立國際化的運作平臺。
香港的創業板對于企業的盈利企業的資產,都沒有明確的要求。在財務方面的要求是,企業過去兩年的現金流達到2000萬港幣,達到這樣的條件就符合創業板上市這個條件。主板上市對財務方面的要求也是,一個企業在過去三年純利潤達到了5000萬港幣,其中在過去一年純利潤達到3000萬港幣。
北京明德天盛投資管理中心執行合伙人張曉麗:未來十年的資本市場,將為我們中小企業提供千載難逢的好機會。2014年5月19號,中國證監會發文說,中國有兩類企業沒有利潤也可以在創業板申報上市,一個是互聯網企業,一個是高科技企業,只要在新三板上面呆上一年也可以向創業板申報上市。這個法規發布,表明我們金融改革在向國際靠攏,中國的金融改革從理念和大的操作的制度上面已經開始了,只是最后剩下具體操作步驟。
新國九條上面說, 2015年5月或者6月,證券法修改好后,2015年末正式推行注冊制。如果新股發行改成了注冊制,就會和國際接軌,我們沒有利潤的好企業也可以上市募集資金,到時中國證監會不會因為一個企業在哪個行業而否掉它,關鍵看這個企業有沒有創新。
房西苑:怎么能活下去,怎么樣突破自己?產業企業應該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不是空坐著等待夏天的到來。比如對于房地產企業,基本上有三條路:第一,上天,就是跟互聯網擁抱,互聯網企業不需要盈利就可以上市,只要你把自己跟互聯網沾了邊,你們就是互聯網企業,不用盈利就可以上市。
第二,是入地,房地產業已經入地了,入地就是金融服務業,深深抓住服務者,深深抓住消費者,把根扎到消費者,把自己的產品賣給他。
第三,到別人那里學習先進的技術,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產業方也不要老是怨恨,有的時候能不能自己想點辦法。
PE助力“產融結合”
新徽商聯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晏文勝:關于融資,現在大部分中小企業還是沒有找到更好的切入點。我們去年走訪了大約500多家企業,在這幾百家企業當中有一個通?。壕褪侨谫Y的通路太狹小。有很多企業家拿到一個項目,不惜去融一些短期資金,如典當或者是小額貸款。但是這樣的融資不是促進企業的發展,而是加速企業的死亡。在短期的融資當中,如果一個企業進入高利貸這個行業當中,那么這個企業就離死亡不遠了。
我認為,中小企業一定要明確:我向誰融資,這個資金是需要半年、一年或者兩年?這過程中,如何把現有的有限資金盤活,能夠使自己的項目不斷地拓展,讓市場能夠認可自己的產品,讓自己的企業能夠真正地運作起來。
我認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企業的未來;要有一個好的團隊,需要用智慧把這個團隊培養好,能夠認同你;在融資層面,一定要科學合理地融資。
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瑋:我們公司大概一年看1300個左右的企業。我們投資看幾點:第一,看商業模式,你怎么賺錢?但是商業模式創新一定要有基礎,一個企業要在成長過程中要碰到非常多問題,比如和互聯網結合,新的商業模式確實有機會。企業自身具備什么條件這個很重要。商業模式最重要的,我們要看到你這個主意怎么變成產品;第二,看行業;第三,看團隊。
美國“911”時,沃爾瑪總部在15分鐘之內做了一個決定:生產25萬面國旗,因為很多人在網上說要買一面國旗。他生產完了以后,好像50萬面國旗一個月內全部賣完了。這是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一個新的思維,我們所有的企業都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帶來最大的價值是信息免費,就看你怎樣使用這個信息。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最喜歡投資這樣的企業,因為一個房地產企業市盈率就是10倍,但互聯網企業是50倍,如果兩個結合起來,不一定是減的關系,可能是一個加的關系,可能是60倍。所以我覺得,重要的是我們創業時要找一個基點,是有其商業邏輯,而且能夠利用現在最新的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任何一個傳統企業都要考慮如何發展,你要么靠規模,做并購產生更大的效應;你要么就創新。
北京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房西苑房西苑:房地產不是最缺錢的,缺錢的是實業和工業。資本運營主要是解決四個字:信息對稱,就是雙方要信息透明。房地產之所以容易借到錢,是因為信息是透明的。一個房地產企業去借錢,用地去抵押,金融機構只要看了這塊地在好地段,信息就透明了。這就是銀行不愿意借錢給實體,而愿意借錢給房地產的重要原因。本質上是金融機構偷懶了,按理說金融機構應該要調查要融資的企業,信息對稱了,就可以借錢。但是咱們的金融體系很懶,不愿意去調查你,所以只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就是你有塊地或是有個房子去抵押,他就借錢給你,至少抵押的資產是透明的。這是咱們整個金融體系偷懶,不愿意解決信息對稱的問題。
所以,產融結合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信息對稱,怎么樣讓雙方相互信任,然后才能夠結合。中小企業聯盟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探索,它有兩個工作,一個工作是產業聯盟,一個是資本聯盟,產業聯盟是服務于企業家,資本聯盟是服務于陳總這樣的資本家,這兩個聯盟是相互配合,但是同時也要相互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