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朱云來辭去中金公司總裁及管理委員會主席的職務,董事會已經正式批準該申請。
近年來,中金公司經歷了多次人事動蕩。據不完全統計,從投行部門到研究所任職的臺柱及骨干,出走十于人。盡管公司人事變動頻繁,但朱云來的辭職著實令人驚訝。這位元老級人物,在中金公司辛勤耕耘16個年頭,很難說是中金成就了朱云來,還是朱云來成就了中金。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中金名副其實的最知名的代言人。
朱云來1957年出生于湖南長沙。1977年至1981年就讀于南京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學專業,畢業后進入中國氣象局工作,后赴美國深造。1994年,畢業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獲得氣象學博士學位。后轉往芝加哥De-Paul大學,用僅8個月的時間取得了會計學碩士學位。1995年到1997年,分別就職于安達信芝加哥分部和在紐約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兩家公司,開始了他的金融行業生涯。
結緣中金
中金公司于1995年宣布成立,是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合資方為中國建設銀行和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之后,中金日漸確立以行業重組為導向,幫助龍頭企業整體改制上市為主的業務模式。
1998年,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成立,成為中金公司香港業務及海外業務的重要平臺。朱云來就在這一年轉戰香港,就職于中金公司香港分部。正值不惑之年的他至此便與這家曾經被稱為中國最優秀的投行交織在一起。從基層職員到到最終掌舵者。在中金成立不到20年的時間里,這家投行對于外界來說,已然深深烙下了朱云來的印跡。
朱云來加入中金初期,開始在投行部門做基層管理人員。2000年初,朱云來成為中金常務董事。曾有媒體報道稱,朱云來喜歡連篇累牘地研究報告“不厭其煩地編寫關于國有企業財務細節的報告”。有一年,中金向一家擁有70家子公司的中國國有企業提供咨詢,朱云來提交了500頁的報告。
很快,朱云來便成為中金的靈魂人物,歷任管理委員會主席、總裁和首席執行官。
發力中金
2002年,中金公司與廣發證券、銀河證券、海通證券四家券商在證券業協會的7項指標排名中全部名列前茅,其中中金公司獲得股票主承銷金額、利潤總額和人均利潤總額三項第一。中金公司當年完成了4家公司的股票承銷,以家數論,行業排名第16位。其股票發行承銷金額達到359.17億元,高居行業第一。與中金公司相比,當時的證券公司與中金公司是無法比擬的。
2004年,朱云來升任中金CEO。這一年,中金公司獲批成為首批保薦機構。同時,中金向中國證券業協會提交的創新方案報告中顯示,經過9年多的實踐,深刻地感覺到,設計合理的員工持股計劃可以較好地將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結合起來。公司管理層正組織內部相關部門積極推進股權激勵計劃的設計工作,擬于時機成熟時報請主管部門批準。這一創新,為中金儲備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2005年以后,中金公司步入輝煌時期,中國迎來了一大批的國有大型企業上市潮。而朱云來在此時期帶領中金,幾乎抓住了每一家大型國企的IPO生意,贏得承銷和保薦資格。能源巨頭中石化、中石油,國有大型銀行工行、建行、農行,以及保險業龍頭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均通過中金改制和上市。如,中金公司保薦的建設銀行在香港上市,融資規模達92億元;保薦的工商銀行在A+H上市,融資規模合計達219.39億美元;保薦的中國遠洋在A股融資151.27億元。此時的中金是可謂真正的明星投行。
2007年,中金獲批開展直投業務。2010年,中金獲批開展人民幣普通股票自營業務、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并成為全國銀行間市場做市商。同年,中金投行部門的收入超過5億美金,在眾多券商中遙遙領先。據了解,中金公司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家薪資待遇可以和國際投行媲美的本土投行,很多愿意留在國內工作的行業優秀人才都向往并投奔中金。這一年中金公司幫助中國農業銀行完成A+H上市,創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IPO規模的紀錄,募集的資金高達221億美元。中金再造輝煌。
動蕩中金
中金通過國有大型企業的上市,在資本市場中賺得盆滿缽滿。不過,資本的狂歡并沒有持續到最后。國內大型IPO浪潮在2010年已屬最后一波,中金在前期過于重視投行部門,而忽視了經紀業務,同時受到國內IPO在2011年關閘等因素影響,導致利潤逐漸走低。2010年中金公司成立了針對中小企業的IPO團隊,之后又成立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團隊,開始向綜合型券商轉型。
2011年,中金公司獲得海外期貨中間介紹業務牌照,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RQFII試點資格,同年入股浙金信托獲銀監會批準。這一年,中金公司在財富管理業務發力,境內營業部達到16家。
近幾年來,中金公司行業地位不斷滑落。2012年,中金公司完成了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復星醫藥H股發行等IPO項目。2013年,公司又保薦光大銀行到港上市。光大銀行上市曾讓中金公司重拾一縷光輝,32億美元的總融資規模,使得該項目成為2013年亞洲市場(除日本外)最大IPO以及2013年全球第三大IPO。同年保薦上市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IPO項目規模也較大。
但這并不能改變中金公司優勢漸弱的現實。2013年,中金公司總資產240.66億元、凈資本43.27億元、營業收入22.17億元、凈利潤2.15億元,行業排名分別是23、34、21、49,較前一年分別下滑了3位、7位、7位、20位。昔日的投行貴族,如今在行業中業績平平。
追尋中金公司業績下滑的緣由,國內大型IPO熱浪已退去,中國資本市場逐漸變化和市場格局的轉換有必然關聯。同時行業專業人士分析,中金公司一直以來都青睞大項目,很少接小項目,在內地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有些吃虧。
在如此形勢下,中金公司也在做出改變。公司近兩年進行了深入市場分析和系統梳理。一個表現是繼續鞏固香港市場的優勢。以IPO業務為例,公司已完成10個IPO項目,除在滬市發行上市的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之外,其余項目全部是香港項目,包括陽光100、哈爾濱銀行、中國北車以及中飛租賃等。另一方向是鞏固投資顧問、財富管理的優勢。在過去5年中,中金公司在財務顧問方面收入一直排名靠前。此外,中金公司對財富管理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先后推出“私募工場”、“中金金網”等互聯網平臺,主動大幅降低投資門檻,試圖從服務高端到包羅大眾。
然而,公司剛剛開始轉變,朱云來就離開了?!肮旧舷職v經近兩年的深入市場分析和系統梳理,形成共識,重拾方向,管理體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從長遠考慮,為了積極助推團隊成長,系統建立長效體制,形成健康良性的管理交接和延續機制,以及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已向董事會申請辭去CEO職務,將接力棒交給繼任管理團隊?!敝煸苼碓趦炔侩x職信中寫道。
中金公司近幾年人員流動非常大。2010年,在中金公司任職超過10年的投行部董事總經理貝多廣跳槽去了摩根大通。不久后,中金投行部執行董事陸垠也離開,赴任花旗集團亞太區金融機構董事;投行部的主管丁瑋出走,擔任新加坡投資集團淡馬錫中國區總裁。在更早之前,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轉投高盛,隨后,策略招牌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研究部副總沈建光等宏觀與策略團隊骨干紛紛外流。2013年,中金公司研究所的固定收益研究組研究員徐小慶、電子行業分析師趙曉光和文化傳播行業分析師金宇先后離職;今年,中金公司原投行業務委員會執行主席蔣國榮和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已離職。
后朱云來時代
總裁及首席經濟學家幾乎同時換人,在沒有朱云來的日子里,中金公司面臨一個新的時代。中金公司如要挽救下滑局面,建立新的高管激勵機制,穩固核心高管團隊、留住核心人才是關鍵。
目前首席經濟學家由公司原研究部負責人梁紅接任。董事會批準任命首席運營官林壽康代為履行公司總裁及管理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中金公司新任總裁將在全球范圍內挑選,目前董事會已成立遴選小組。
分析人士認為,中金公司要想重新回到快速發展的軌道上,完成IPO是最緊要的事情。中金公司幫助過不計其數的企業成功上市,但其自身的上市之路卻較為坎坷。近幾年以來,市場屢次傳出中金將赴港上市,但傳言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早期朱云來由于對信息披露的疑慮,曾一直拒絕將中金公司IPO。隨著競爭的加劇,朱云來也轉變了想法。而就在上市之路越來越明朗之際,高層人士的先后離職,讓中金公司上市之路再起隱患。據悉,離職前,朱云來已委托內部人員調研上市的可能性。中金公司一直在探討對公司發展有利的途徑,上市在其考慮范圍之內,但目前尚未有最終定論。
離開中金的朱云來,之后會以什么樣的新角色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有知情人士表示,朱云來曾多次表示對自主創業有興趣,但離職后是否真正邁向這個目標并不確定。他對互聯網有極大的興趣。近年來,朱云來關于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的言論時常見諸于眾。今年3月在中國IT領袖峰會上朱云來提出,互聯網金融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數量的人群可以共同完成同一件事。
除此之外,醫療和文化也是他感興趣的領域。業界揣測,朱云來有可能會進入互聯網行業。
Tips:
印象朱云來
中金員工——英文名為Levin Zhu,除了愛抽煙、喜歡研究報告,出入公眾場合喜歡穿白襯衣和深藍色西裝,非常樸素,行事低調。有著近乎頑固的自信,通常是一人做決策,很少征求他人意見。同時又十分勤奮,通常在辦公室工作到凌晨。
在中金內部,以“科學家辦投行”的特點著稱,對數字有嚴苛的要求,用數據統計分析來研究相關行業,分析師們經常被要求做更多的數學模型和數據輸入。管理風格謹慎,重視合規。
媒體評價——2012年7月 ,美國《財富》雜志選出“亞洲最具影響力商界領袖”,共有6名中國內地企業家入選,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總裁朱云來名列第15位,是中國唯一的國際投資銀行總裁。
《財富》雜志這樣介紹朱云來:沒有人能像朱云來那樣,橫跨環球金融界和中國政府主導的經濟體。中金公司在他的領導下,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向海外發行股票的核心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