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揚州大學獸醫學院2009和2010級選修獸醫影像學課程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在該課程“骨折影像學診斷”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與基于講義的教學模式(LBL)相比,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PBL),可顯著提高學生的卷面考試成績、讀片考試成績和病歷書寫成績,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 問題引導式教學;獸醫影像學;獸醫專業
中圖分類號S-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30-10804-02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揚州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ZUJX201436B);揚州大學優秀中青年教師境外研修資助項目(YZU201326)。
作者簡介王亨(1978- ),男,山東招遠人,副教授,博士,從事臨床獸醫教學科研工作。*通訊作者,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從事臨床獸醫教學與研究。
問題引導式教學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20世紀60年代,由加拿大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麥克斯特醫學院首創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不超過8人。根據授課內容,給小組分配任務,在沒有指導教師的情況下,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思考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1]。該教學方式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可以培養學生溝通協作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該方法被廣泛研究和應用于醫學、生物以及法學等專業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3],受到教育領域的認可。在我國高等教育中,不少院校已經開展該方面的研究和嘗試。研究表明,PBL教學模式在預防醫學教育中,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知識理解程度,形成應用技巧[4-5]。筆者探討了PBL教學模式在獸醫影像學骨科疾病診斷部分的應用方法、存在問題及相應對策。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揚州大學獸醫學院2009和2010級選修獸醫影像學課程的學生。2009級選修學生共計113人,采用基于講義的教學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進行教學,作為對照組;2010級選修學生共計108人,采用PBL模式進行教學,作為試驗組。
1.2課程章節的選擇選擇骨關節系統影像學中的骨折部分作為研究內容。
1.3研究方法首先,進行骨關節系統的影像學講授,將PBL模式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不超過8人,以骨折的影像學特點為問題,要求每個小組搜集揚州大學動物醫院門診病例,學習骨折病例的臨床特點、影像學診斷方法、治療方法及護理。其次,重點留意不同骨折的影像學特征,針對病例的影像學資料展開小組集體學習和討論,形成對病例影像學診斷結果和闡釋,教師應旁聽病例的討論,適時進行引導針對不同骨折的影像學特征,要求學生課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該影像學特點形成的原因和可能的變異進行研究,從而學習不同骨折的影像學特點。最后,小組形成報告,于課堂進行匯報、討論和答疑。
LBL模式組,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常規課堂講授和實驗,學生不進行門診病例搜集和研究。
1.4考核方法首先,針對骨折的影像學章節,以卷面考察的形式,了解學生對骨折影像學特點的掌握和理解情況,共計20分。其次,選擇學生未接觸過的門診骨折病歷影像學X線片,由學生隨機抽取進行讀片和結果分析,共計20分。最后,要求學生撰寫骨折病例的影像學病歷,考察學生對病例的影像學詮釋,共計10分。此外,課程結束時,對2010級學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內容包括PBL學習模式對學習積極性、知識掌握程度和自學能力培養的影響。
2結果與分析
2.1卷面考試、讀片考試和病歷書寫成績統計通過對PBL組和LBL組學生的卷面考試、讀片考試和病歷書寫成績進行統計,結果顯示:PBL組學生在骨折部分影像學卷面考試、讀片考試成績和病歷書寫成績均高于LBL組,差異顯著(P<0.05)(圖1)。
2.2問卷調查結果對2010級選修課程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問卷調查108份,收回108份,均有效。結果顯示:97.2%的學生認為PBL學習模式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表示很感興趣;92.6%的學生認為該學習模式有助于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83.3%的學生認為,通過該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
3結論與討論
(1)PBL學習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下的教學學習模式。該模式賦予了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自我學習能力,提高交流溝通能力和協作意識。通過PBL在“骨折影像學特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看出,該方法相比LBL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醫學教育研究中發現,學生傾向于選擇PBL學習方法,因為該學習方法對學生有更大的吸引力,能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2]。AlAzri等在成人醫學教育的學習中應用PBL教學,發現該方法可以提高醫生的業績[6]。綜上,可以判斷PBL模式是一種有益的教學方法。
(2)PBL教學對教師是一種挑戰,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和學習內容,選擇適于PBL教學的章節。然后根據章節的內容設計問題,并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以便有力有序地引導學生探討問題[7]。
(3)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給予支持和指導,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優缺點,以便在總結中進行點評。對于諸如獸醫影像學這類臨床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臨床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 BARROWS H S,TAMBLYN R N.Problembased learning: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M].New York:Springer,1980.
[2] KHOSHNEVISASL P,SADEGHZADEH M,MAZLOOMZADEH S,et al.Comparis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Lecturebased Learning[J].Iran Red Crescent Med J,2014,16(5):5186.
[3] PREETI B,ASHISH A,SHRIRAM G.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Learning Outcomes in Medical Teaching[J].J Clin Diagn Res,2013,7(12):2896-2897.
[4] DING X,ZHAO L,CHU H,et al.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of preventive medicine education in China[J].Sci Rep,2014,4:5126.
[5] 秦超,黃華興,宋兵,等.PBL教學模式在泌尿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411-413.
[6] ALAZRI H,RATNAPALAN 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Can Fam Physician,2014,60(2):157-165.
[7] 孟霞,李建基,王亨,等.PBL在《獸醫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家禽,2013(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