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實地調查及查閱植物物種鑒定資料,對安徽新華學院的彩葉植物資源及景觀配置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學院彩葉植物共有25科、30屬、35種,其主要配置方式包括孤植、列植、叢植、群植。根據調查結果,對學院彩葉植物景觀配置和應用提出建議。
關鍵詞 彩葉植物;安徽新華學院;資源;配置
中圖分類號S68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30-10626-03
基金項目安徽新華學院校級質量工程(2012tszyx01)建筑學特色專業。
作者簡介趙智艷(1984- ),女,湖北黃石人,助教,碩士研究生,從事園林植物學研究。
彩葉植物是自然存在或經人工栽培選育,葉片在整個生長季節的某些階段表現出與自然綠色顯著不同的色彩,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總稱。彩葉植物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上說,彩葉植物不包括秋色葉植物,而是指在春秋季均呈現彩色的植物,一些彩葉裸子植物和亞熱帶地區的彩葉植物甚至終年保持彩色。廣義上的彩葉植物是指在生長季節或生長季節的某些階段可以穩定呈現非綠色的植物[1-5]。
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各高校對校園綠化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綠”,而逐漸向更高層次提出要求。在園林植物造景中,利用彩葉植物可以解決綠化色彩單調的問題,彩葉植物還具有觀花植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們隨季節的不同,變換豐富的色彩,形成艷麗的圖案和不同的季相感,極大地豐富園林景觀,成為校園綠化的新寵。通過合理布置彩葉植物,可為廣大師生營造一個舒適愉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園林景觀,對豐富校園文化氛圍必將起到積極作用。探討彩葉植物在校園內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現依據廣義彩葉植物的概念對安徽新華學院彩葉植物資源與應用配置進行調查分析,旨在為高校校園彩葉植物的應用提供本底資料。
1安徽新華學院彩葉植物資源概況
安徽新華學院地處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園南麓。學校占地面積100 hm2,建筑面積達48萬余m2,綠地率約為45%,植物資源豐富,校園環境優美。
經調查,學院校園彩葉植物共有25科、30屬、35種(表1),彩葉植物種類多少順序為:喬木>草本>灌木>藤本,其中喬木種類最多,共有20種,占總數的57.1%;草本7種,占總數的20.0%;灌木5種,占總數的14.3%;藤本3種,占總數的8.6%(表2)。種類最多的科為槭樹科Aceraceae,共有4種。
彩葉植物按季節劃分,可分為3類[5],①春色葉類:僅早春剛發出的嫩葉呈現彩色,如紅葉石楠(Photinia davidisoniae),或一年中不時有新的彩色嫩葉出現;②秋色葉類:在秋季葉色能有顯著變化的樹種;③常色葉類:有些樹木的變種或變型,其葉在整個生活史內都表現出非綠色的葉色。由表3可知,學院彩葉植物中秋色葉植物種類最多,共有19種,所占比例為54.29%;其次是常色葉植物,共14種,占總數的4000%,主要是一些灌木和藤本。比例最少的是春色類植物,僅2種,占總數的5.71%。春色葉應用較少,很難達到四季彩色交替呈現的景觀效果。
彩葉植物應用現狀上最常見的有4種,常見的有12種,少見的有13種,偶見的有6種(圖1)。彩葉植物應用數量最大,頻率最高的樹種分別是紅葉石楠(Photinia serrulata)、銀杏(Ginkgo biloba)、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is)、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2安徽新華學院彩葉植物的應用與配置
學院內彩葉植物的配置形式有孤植、叢植、列植、群植或片植、室內盆栽等,其中孤植、列植、叢植、群植或片植較為常見。
2.1孤植即單株樹孤立種植,主要突出植物個體美。彩葉植物色彩醒目,可以作為中心景觀處理,能達到引導視線的作用。如學院教學一號樓入口孤植的銀杏(Ginkgo biliba),樹干挺拔,葉形獨特,色彩富于季相感,增添了高校校園生機活潑的景象[6]。
2.2列植列植是指樹木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列式栽植,在園林景觀中起到延伸和導向作用。安徽新華學院校園綠化中列植方式常見于道路及教學樓側面。采用的彩葉植物主要是銀杏、馬褂木、無患子(Sapindus mukurossi)、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法國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道路中采用列植,從個體到數量上形成了變化,給人一種厚重及向上向前的延伸感,也形成了春葉、夏蔭、秋色、冬干的景觀特點[6]。
2.3叢植由兩株到十幾株同種或異種樹木組合而成的種植類型,以表現小規模群體美。在學院園林綠化中采用的叢植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彩葉植物是小檗科的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漆樹科的五角楓(Acer mono)、三角楓(Acer buergerianum)、雞爪槭(Acer palmatum);薔薇科的紫葉李(Prunus cerasifera)。在配置中多將其錯落有致地植于綠色主景或建筑物的角落或植于某個景點的轉角處,起到峰回路轉又一景的效果[6]。
2.4群植或片植即植物成片地種植。在園林景觀中起到分隔空間、指引作用,形成雕塑背景和不同形式的圖案作用。充分體現園林植物點、線和面的有機結合,增加焦點、靈動和全景的作用。在安徽新華學院園林綠化中,這類彩葉植物主要是金縷梅科的紅花檵木,在各個景點的運用頻率均達到50%以上。
3關于彩葉植物在校園綠化中的幾點建議
3.1植物種類和應用形式應進一步多樣化 據調查,學院彩葉植物共有25科、30屬、35種。盡管學院彩葉植物種類豐富,但僅有1/2的種使用較多,接近半數的種在學院校園綠化中不常見。從配置方式來看,不常見種以孤植、叢植、盆栽為主。其中,適于垂直綠化的彩葉植物僅有3種,并且只在小范圍調查地出現。建議增加空間延伸的配置方式,縱向提升植物和景觀的空間層次感,增加墻壁和柵欄的彩葉植物的運用,如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彩葉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和五葉地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等的運用。
目前學院彩葉植物在應用形式上以綠籬、列植為主,而其他的如模紋、色塊種植,花壇、花境等方面的應用很少,種植種類有35種,但數量、色彩上都表現不足。因此,應該結合不同的造景要求,多引進適合本地生長環境的彩葉植物種類。
3.2加強彩葉植物的養護管理 彩葉植物應用除了要強調彩葉植物的生態習性,還要注意養護管理。學院的彩葉植物,特別是用于模紋圖案、綠籬的彩葉植物,需要經常修剪,控制彩葉植物生長高度,既保證植株枝葉緊密而整齊,又保證植株有較多的頂梢新葉延長彩葉植物的觀賞期[7-8]。
3.3加強引種馴化、本地種選育依托新華學院良好的栽培基地,加強引種馴化和本地種選育工作。一方面引進一些適應合肥環境的春色葉植物,如在該地區生長良好,再推廣應用于校園綠化;另一方面,選育一些比較有價值或者春色葉的本地種,如金邊六月雪(Serissa foetida)、鹽膚木(Rhus chinensis)、斑葉絡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等,從而增強學院校園園林彩色景觀。
3.4彩葉植物的配置應遵循美學原則彩葉植物色彩突出,在造景中應遵循植物造景的美學原則,注意多樣與統一、協調與對比、韻律與節奏等。不同色彩的彩葉植物只有與背景植物合理搭配,才能獲得最佳觀賞效果。樹種配比確定后,還應注意它們與環境之間的協調。如學院大門與圖書館之間的大面積草坪內僅叢植幾株常綠植物欏木石楠(Photinia davidisoniae),此處理手法顯得景觀單調、空曠、呆板。如在此處進行大面積的色塊種植或較大體量的孤植,一方面在色彩上可與草坪、常綠植物形成鮮明的明暗對比,獲得鮮明而引人入勝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空間中樹木蔥蘢是實,林中草地是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使得園林空間富于變化,更有層次感[8-9]。
參考文獻
[1] 楊善云.高校校園彩葉植物資源調查[J].北方園藝,2013(4):80-84.
[2] 易綺斐,成夏嵐,曾慶文,等.廣州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彩葉植物調查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08,35(1):112-116.
[3] 蔣華偉,李靜會,李欣,等.蘇州城市綠地中彩葉植物種類及其應用[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2):175-177.
[4] 錢長江,趙建華,張華海,等.貴陽市彩葉植物種類及應用現狀調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5):8622-8624.
[5] 李曉薇.合肥市彩葉植物種類及應用調查[J].安徽農業通報,2006,12(11):61-63.
[6] 王雷蕾.彩葉樹種在北方校園綠化中的選擇及應用[J].中國林副特產,2011(3):93-94.
[7] 鄭艷霞.菏澤城區彩葉植物的種類及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3):18957-18959.
[8] 吳瓊峰.彩葉植物在校園綠化中的應用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23):112-113.
[9] 張巧蓮,寧妍妍.園林植物造景與設計[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1.